第344章 初明印象

    萧兵忆好奇地问了一句:

    “陛下,宋太祖‘杯酒释兵权’的旧事,你应该听说过,为何不借鉴一下呢?”

    朱元璋摇头:“此一时彼一时,我不是没研究过历代王朝的兴衰,正是总结了先代的利弊,我才下了狠心,想给大明开个好头。其实对老四篡位,我没有太多想法,听说他干得很不错。”

    萧兵忆应和着,稍微理解了朱元璋的意图:这叫是肉都烂在锅里。

    从他建立的机制来看,明朝确实没有臣子造反上位的。

    反倒是自家的子孙不太消停,不过也没酿成类似八王之乱那种大场面。

    看来他的打算是:哪怕真有什么不测,那也只能是老朱家的人有机会,不管谁成功了,总归还是姓朱的。

    朱元璋继续说道:

    “后来我投胎几次,都想起来了往事,等待过程中,也接触过后世的人。他们都说,大明最后是因为财政困顿而亡。这事让我有点自责,都是因为我对商人有偏见。”

    见朱元璋停住了,萧兵忆插了一句:

    “请问陛下,在你晚年的时候如果有人劝谏,谁的话你能听进去?”

    朱元璋的脸色肉眼可见的灰败下去,喃喃地说:“恐怕只有发妻和太子了……”

    萧兵忆也苦笑了一下:这看来又得当儿子了!

    嗯……装孙子也行!

    据说朱元璋还是挺疼朱允炆的。

    想到这,萧兵忆忽然想到一件事,问朱元璋:“陛下,你后来见过皇太孙吗?”

    朱元璋摇头道:“没见着!耿炳文来了以后,我以为不久就能见到那个不争气的孙子,结果等了好久他也没下来。”

    萧兵忆证实了一点猜测,更好奇了:建文帝到底死没死?

    传说他跑到西方去了,还留下了子孙后代,在现代还是个明星!

    据法国著名球星里贝里自述:他们家族的先祖是皇帝,但不久后被亲人夺位而逃亡到波斯,之后来到了法国。

    家族中保留的一些习惯与我国民俗几乎一样,至今仍保存着一些不知名的文物,

    极像我国古代皇宫的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