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4章 奸臣天团(第2页)

    徽宗找好了原材料,得到了萧兵忆的两台油印机后,已经开始印钞。

    同时大力促进商业,已经跟倭国那边磋商了几次,双方拟定了共同开发倭国矿业的草案。

    事情这么顺利,跟倭国这一时段的国情有关。

    翻开历史不难发现,倭国因为自身土地的狭小、自然环境的恶劣,从未放弃过对登上大陆版块的谋划。

    哪怕是在盛唐时期,为了生存,倭国也敢拼命,更别提后期已经有些衰弱的大明。

    虽然每次都被打得满头包、流着泪回去舔伤口,但这是出于生存的压力,他们从未放弃过。

    可奇怪的是,中原军力比较强大的盛唐、大明时期,他们都敢悍然入侵,却唯独放过了中原力量相对薄弱的宋朝。

    有人认为是彼时的倭国仰慕天朝文化,但萧兵忆觉得那都是一厢情愿的臆测。

    国与国之间讲究的是利益,怎么会出现这种人性化的操作?

    要说这事还得从倭国本身说起。

    北宋末期的倭国,已经进入平安时代的尾声。

    也就是说,从这个时期开始,他们所谓的“天皇”,就开始没有实权了!

    北宋是如此,后来的南宋,倭国进入了镰仓时代。

    这正是历史上倭国进入幕府时代的开端。

    实际上,这就标志着倭国开启了内耗模式,内部之间互相打来打去,没有统一的政权。

    内部都是人脑子打成狗脑子了,哪还有余力对外战争?

    宋徽宗研究了这一时期的倭国,制定了扶持计划。

    有周正这个懂经济的学生支招,宋徽宗还提出古代版的“粮食换石油”计划。

    徽宗派人联系上了倭国方面,起初都不知道倭国方面谁做主。

    实在是有点乱啊,天皇、上皇、法皇,傻傻分不清楚。

    按照最初的理解,天皇应该是在位皇帝,上皇就相当于太上皇,上皇再出家为僧,就是法皇了。

    如果这么说,很明显是该找天皇,但目前是很不现实的。

    只因为现任崇德天皇才特么九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