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诸天从知否开始从知识学到力量

第一百五十二章 清理盐政(第2页)


 听到这话,李皓便知道他肯定出门问了人,以为自己往那边走,是要走西华门出宫。


 所以先找去了那里,然后估计又从右承天门的侍卫口中,知道自己的要从宣德门出宫,便走了好大一个冤枉路,才找到的自己。


 于是李皓解释道:“我本来是要打算去找顾廷烨的,可后面听说他带人在后宫巡视,我便绕道宣德门了。


 这边不是离三司衙门近嘛,而且我要直接从这走,估计早就出宫门了,到时你找我更麻烦。”


 解释完后,李皓就问道:“对了,我刚从官家那里离开不久,怎么官家又召我回去,是有什么事情吗?”


 朱内官说道:“这个我就不知道了,不过刚刚欧阳学士和两位大相公去了福宁殿,然后没过多久,官家就命我来找李大人了。”


 听到这里,李皓也是心里有数了,连忙说道:“多谢朱内官了。”


 朱内官也是点头示意,这让李皓感慨,自己当初在宫里面广结善缘还是有用的,至少这些消息能更加灵通一些。


 等两人到了福宁殿外,朱内官先进去通报,很快李皓就进到了殿内。


 而殿内的场景,果然就和李皓想的一样,赵祯手上就拿着李皓所写的那份变法纲略再看呢。


 看的极为入神,似乎都没注意到已经进来的李皓。


 反倒是在旁边坐着的韩琦与富弼两位大相公,在李皓进来后齐齐的望向李皓,那眼神之中透露着奇怪,似乎是看着一个怪物一样。


 只不过没有赵祯发话,殿内众人也就没有人说话,于是李皓便感觉殿内的气氛有些怪异了。


 而这个沉寂,一直到赵祯看完了整套方略,附带着沉思一会之后,才开始好转。


 因为这时赵祯终于说话:“朕刚听欧阳卿家说,这套方略是你一个人想出来的,这可是真的。”


 李皓答道:“这套方略也不能算是臣一个人想出来的,毕竟在这里面臣也结合了很多旧政。


 尤其是庆历年间的新政条文,才总结出来的。”


 听到李皓这话,赵祯还是有些不信,又说道:“朕还是有些难以相信,你这初入官场才几年,便能有如此造诣。


 你若是现在说实话,朕也算你献策有功,绝不怪罪。


 可若是让朕查出来,这是你冒名顶替,那可是欺君之罪。”


 李皓坚定的答道:“这就是臣自己总结的,臣绝不敢欺君犯上。”


 这话李皓说的是义正言辞,反正出台这些政策的家伙,现在确实都没想好呢。


 论起时间线来,首创肯定是自己的,那自己这么说当然没有问题了。


 话都讲到这了,其实赵祯已经有些信了,但为了验证。


 便还是像欧阳修那样,根据这套方略,提出问题来让李皓解答。


 在看到李皓能深入回答,并能结合实际情况,细化讲解,那种烂熟于心,并明显带有个人思路的想法,也就让赵祯真的确信这是李皓自己想出来的。


 于是不由夸道:“朕还不知道你有如此经世致用之才,如此完善的方略当不是一日之功,看来你是早就开始做准备了。”


 李皓听了这话,心中想到:“那当然不是一天能写成的,不过也没有赵祯想的那么长时间。


 毕竟很多内容都是后世研究烂了的,自己只是根据现实情况,进行了整理调整罢了。


 不过这话自然得接着赵祯的说,要不怎么显得出自己功绩。”


 回道:“为朝廷效力,是臣应尽的本分,臣自读书一来,便一心想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所以自臣入朝,有感于庆历年间,新政失败的沉痛,便开始准备这些,如今得官家看重,也是臣的福分。”


 结果李皓话还没说完,赵祯他们就已经被震晕了。


 这时李皓才想到自己刚刚说的横渠四句,这个时候还没问世呢。


 毕竟张载和自己是同年进士,这个时候还在渭州任职签书判官厅公事,都没开始讲学,这四句话自然也就还没应运而生。


 所以在初听到这四句时,刚赵祯他们带来的震撼可想而知。


 很快几人反应过来,赵祯说道:“好,你这四句说的真是太好了,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你有如此大志,朕很高兴。”


 当然不止赵祯,富弼、韩琦、欧阳修三人看着李皓的眼神,也是变得更加温和。


 很快,赵祯恢复过来,说起了正事,说道:“不过你提出的想法,倒是与几位大相公想到一块了,就在前几日,几位大相公方才请命继续变法。


 已经选好了人选,派到永兴军路试行方田均税法,同时也有涉猎其余举措,其中有不少都与你这方略有异曲同工之妙。”


 听到这个李皓刚要谦虚,便听富弼说道:“官家就不要为我等虚言了,李皓这套变法方案,远比臣等所想更加完备。


 当然其中没有强兵之法,想来也只是考虑到如今情形,所以引而不发。


 否则李皓在军中领兵时日也不短了,绝不至于没有洞察其中利弊。”


 听到这话,众人又望向了李皓,等着李皓的回复。


 李皓答道:“这确实如此,其实我朝素来重文轻武,在武备上错漏之处自然是存在的。


 只是在我看来,事有轻重缓急,有些事情现在就可以做,而有的事情却不能急躁。”


 赵祯问道:“哦,那你来具体说说。”


 李皓解释:“若要在大宋力行变法,首要前提就是需要让朝野上下明白,如今的朝廷已经遇到了危机,变法到了不得不行的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