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1章 举家共商大事(第2页)

  张秀芬非常激烈地反对。

  苏妘点了点头,“确实,一般情况来说,修建学校、搞教育,这是国家政府的责任。可是,我们国家这么大,政府再努力,也不可能兼顾到所有乡村的教育设施。”

  “我刚才说了,从我们自家出发,这个头我们不该出。”

  “但如果有能力的话,我觉得,适当出点钱改善一下孩子们的教育环境,让村里的孩子们有机会接受更好的教育,那无疑是对大家有益的好事。”

  听到这里,张秀芬依然有点意见,“自家都管不了,还管别家?”

  苏妘笑了笑:“婶,那你小瞧你儿子了。”

  她望着丈夫,眼中带着骄傲之色。

  “现在的廿四,可不是过去那个游手好闲,只会赌钱的浪荡子了。他有担当有能力,这在咱们村是公认的事实。”

  “我们在深圳买的房子,都已经还完房贷了,虽说现在市里还有个大商铺的贷款没还,但比起村里其他人,我们家的经济境况是最好的,有句话叫‘能力越大责任越大’,所以这种时候我支持廿四的决定。”

  苏妘的父母都是教师,她自己又吃过被迫辍学的亏,对于读书看得比常人更重要。

  这种心态不仅仅是针对自家孩子,很多时候看到村里那些因为不好好上学,导致过早辍学外出打工的孩子,她就会感到很惋惜,有种说不出的心痛。

  苏妘想到,既然以后一家子要在这里扎根,那么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帮助村里的大家改善下生活条件,是一件两全其美的事情。

  否则,这里的人整体生活条件都差,就他家一枝独秀,未免太扎眼了,反而容易惹来祸端。

  更何况,想在这个地方发展好,肯定离不开村里人的支持。

  一旦他家出钱修学校,那就是做了大善事,谁敢和他家过不去、使绊子,附

  近几个村的村民都会自动自发护着他家。

  如此一来,自家与乡亲们关系更加紧密,发展自然更加顺畅。

  同时也能搞好教育,让孩子们多了几分出人头地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