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三六章 儒家传承,恩怨已清
你,还愿意接受么?
如同地狱天平一般的质问,蔡邕却是没有丝毫犹豫,沉声道:“我儒家已经沉寂太久了,不过是区区寿元罢了。”
小萝莉张嘴想要说些什么,却被蔡邕拦住。
他眼神中带着慈爱之色,“文姬,为父不会阻止你想走的路,但现在这条路,是为父自己选的。”
小萝莉委屈地闭上了嘴,可怜巴巴地看着蔡邕和林远。
林远不再犹豫,从怀里取出了指环,第三次在蔡邕面前显露自己的手段,施展了“授篆”的神通。
蔡邕默然看着这一切,突然问道:“就不能直接为人授篆吗,依靠指环,终究属于外物,有损毁的危险。”
林远笑道:“人最能依靠的,永远都只有自己。只要足够努力,让指环的颜色从大红色完全变成紫色,那它就会完全属于你。”
说着,他将渐渐隐去红色光芒的指环递了过去。
至于说为人授篆什么的,这个世界的他,现在还无法做到这一点,而且就算能做到,也不可能轻易交出去。
毕竟,圆满境界的附魔卡可以完全将功法的力量归属于个人。
尤其是对林远而言,在自身理解的程度之下,若是再加以圆满境界的附魔卡效果,会让他对这一门功法的实力,达到远超圆满境界的地步。
“好,老夫明白了。”
蔡邕这才满意地接过指环,随后便如同之前的小萝莉一般,陷入到了“顿悟”的状态。
红色的光芒将蔡邕包裹其中,四周微风渐起,无数的天地灵气往蔡邕身体中涌来,同时也带动了海量的煞气。
蔡邕露出痛苦之色,就仿佛在经受着折磨一般,就连一头黑发都生出了几根银丝。
“师傅……”
小萝莉心疼地叫了起来,可林远只是说道:“这是你父亲的选择,就像他尊重你的选择一样,你也应该尊重他的选择。”
小萝莉心疼父亲,但终究是懂事的。
她不忍地看着蔡邕那一头黑发渐渐变白,心疼无比,林远暗自摇头,没有做什么。
倒是貂蝉,替林远走了过来,牵起小萝莉的手,给予安慰。
不知过了多久,蔡邕头发已经花白,但却并不是病态的苍白,反而有着一股莫名的韵味。
尤其是他周身的气度,似乎有着极强的威严。
当他睁开眼时,一股强大的气势压迫而来,让貂蝉和小萝莉都下意识地退后几步,眼神稍显畏缩。
那感觉,就仿佛是小学生逃课遇到了教导主任一般。
随后,他又看向林远,眼中精光乍现,同时手握腰间汉剑剑柄,浩然气度透体而出。
一时间,小萝莉居然自责地想起了小时候偷吃父亲糕点的事情,惭愧无比。
林远微微颔首,没有受到丝毫影响,“不错的气度,有点浩然之气的意思,不试试剑法威力?”
蔡邕缓缓开口,声音严厉而充满威势,“剑乃护道之技,老夫修身,不以剑技而彰显。不过既然是你开口了,那老夫自然却之不恭。”
瞧着蔡邕真的要动手,林远连忙拦住他道:“别了别了,之前不是说过嘛,这手段是用寿命换的,没必要浪费在这里。再说了,贫道对这门功法的理解,可不比你差啊。”
蔡邕点点头,认可了林远的说辞,“今日待老夫熟悉一下,明日,老夫会亲自与都城内的各家分说。”
“好。”
蔡邕转身去闭关了,这才让貂蝉和小萝莉松了口气。
“爹爹感觉又强势了啊,不过师傅,琰儿可不可以换功法啊,琰儿也想学儒家的功法。”
貂蝉连忙说道:“你不是已经有功法了啊,而且不比儒家的剑法弱才对,又没有影响寿元的缺陷,为什么要换?”
小萝莉理所当然地说道:“因为,琰儿也是儒家学子啊。之前不知道儒家的修炼之法也在师傅的神通范围之内,所以琰儿选择了兵家煞气之法,可现在,琰儿想用儒家的功法,还请师傅成全。”
林远摇摇头,“你已经承受了霸王枪锤,既然走了兵家煞气一脉,想要改变路数就很难了。”
小萝莉顿时委屈地嘟起了嘴。
果然,还只是一个小丫头啊,就算再怎么知书达理,可终究也还是一个没长大的孩子罢了。
事实上,只要小萝莉将附魔了霸王枪锤的指环取下,就可以恢复到正常状态,再接受儒家功法,完全没有副作用。
不过林远不想小萝莉拿命去拼,自然不会说实话。
显然,林远在小萝莉这儿的信任度极高,所以也没有怀疑他的解释。
第二天清晨,蔡邕便如往常一样去上早朝,而在等候之时,王允、曹操、陶谦、刘备等人,尽皆发现了蔡邕的不同寻常。
往日的蔡邕虽然是大儒,但最大的武器还是他的学问,而没有什么惊人的气度。
而今日的蔡邕,哪怕只是安静地站在那里,都给人一种心惊肉跳之感。
尤其是那一身气度几乎凝成实质,常人看之一眼,都有种自惭形秽之感,甚至会反思自己的过错。
刘备、曹操、陶谦、王允、杨彪等人对视一眼,都看到了彼此眼中的惊疑不定,以及不敢置信!
还有那些大大小小的官员,除了关羽、张飞这些被授予散阶将军的真·武将以外,大部分人都走的是儒家一脉,在蔡邕的身上,他们都看到了在某种几乎要被人束之高阁的传承之中的描述:
大儒者,养浩然之气,慑魑魅魍魉!
而蔡邕此时身上那股气势,与书中记载的浩然之气,似乎没什么两样。
王允没有忍住,上前拱手道:“蔡中郎。”
“王司徒。”
蔡邕拱手回礼,明明只是很平淡的一眼,却让王允心中大骇,不自觉地回想起自己所做种种,尤其是想要牺牲貂蝉这个女子……
淡淡的铁锈气息在嘴中绽放,王允靠着咬舌尖醒来,惊骇无比,却又目光火热地问道:“蔡中郎,已达大儒之境了?!”
明明是询问的话语,却是极其肯定的语气。
蔡邕目光扫过在场的几十名大小官员,声音朗朗,“老夫不才,知命之年方才以儒家三剑之当仁不让,破境于此。老夫能有此际遇,则全因太傅所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