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67 章(第3页)

谁知簪缨听后却茫然又诧异地重复:“夜夜到天明?”

看着年轻女帝不曾经历过的神情,李蕴这个风月老手一激灵,仿佛发现了一件不得了的事,比她还诧异,脱口道:“怎么,十六竟不成?”

这是什么话?

簪缨不悦地蹙起妙丽的蛾眉,心中却也泛起嘀咕:她与观白成亲以来云雨和睦,每晚一次雷打不动,每次到三更子时、至多丑时初刻便了,虽每每疲惫,却也不妨次日的早朝。一切都美好得恰到好处,她初为人妇,便也从未觉得有何不妥,难道,这竟不是正常的上限吗?

想到李蕴所嫁也是武将,听她说夜夜到天明的语气是习以为常,难不成,那样才是正常的?

簪缨咬住唇瓣,不动声色地计算,可若到天明,那得是几次,那她的腰还要不要了?

她什么事都可以勤学好问,唯独此事,所有的经验全部来自卫觎。

簪缨从未像此刻这般迷惑。

继而,她又想起一桩说大不大说小不小的事:一个月中,除了她来小日子的时候,卫觎还会特别算着在她月信后的半个月,前后五日不与她同房。

还记得她问他缘故时,卫觎并不瞒她,抱着她道:“我问过傅姆,说女子在那几个日子同房最易有孕,阿奴还小,再等两年吧,不然我不放心。”

她已十八岁,并不小了,寻常的同龄夫妇只怕盼儿女还不够,观白身为帝王,却细心计算着避开她的生育之险。

当时簪缨心中除了甜丝丝的感动,也只是佩服他真能忍得住。

今日被李蕴这么一点,簪缨才忽然意识到一个从未想过的问题——他是不是从未尽兴过?

李蕴在耳旁再说什么,簪缨都听不进去了,她自不会轻易向人透露自家的私事,随意笑谈几句,将郡君送走。

而后她的目光落在那两瓶新得的清淤散上。是不是的,试一试便知晓了。这一日女帝会完客,回到内殿中,将仪表堂堂的卫觎从上到下看得直发毛,差点以为自己未着衣缕。

而李蕴从皇宫乘辇回到府中,才一进门,便见侍女青鸦慌慌张张地跑过来,“主子,错了,那、那个青瓷瓶……”

李蕴一时没听明白,慢悠悠地扭腰走近:“有何事慢慢说。”

青鸦白着脸道:“前几日主上说那个描金青瓷瓶精致,里头的东西用完不要扔了,奴婢记着,昨儿‘眼儿媚’调制出来后,顺手便装在里头了。今日主上要入宫,吩咐白鸳带两瓶清淤散,白鸳认瓶子,便将那个拿了去——”

李蕴罕见地瞪大双眼,倒吸一口气。

那“眼儿媚”是她自己调着玩的助兴之物,用后酸痒莫当,与小江嬉闹别有一番滋味,她很喜欢。

这么说,她给女皇的就是这个了……

“你们怎么办的事,成事不足!”

李蕴返身就要回宫,走了两步,又停住,不知在想什么,神色莫名变幻了一会儿,又轻舒一口气,似笑非笑地轻扶鬓边,透出一股看好戏的妩媚来:“无妨,不是还有咱们皇帝陛下在么,区区玩意儿,还能没法子了?咱们只当不知道吧。”

碍于明日要早起坐朝,簪缨虽心有疑云,亦按捺着等了几日。

五日之后,又逢休沐。

合德殿中,簪缨不想显得自己太露痕迹,寻了个理由让卫觎先去沐浴,自己遣退侍婢,于昏昏帐中先将那药膏涂好,有备无患。

不过年轻女郎到底是娇气的,想了想,她又挖出一块,抿唇忍羞多抹了厚厚的一层。

幽馥的香气在指尖融化开来,与她从前用的感觉似乎有些不同,但簪缨心头打鼓,一时未曾在意。

她只知道过去观白中蛊时,不能与她成亲是没法子,到如今,她不想让这个男人再受一丁点委屈了。

她轻轻躺好,欲盖弥彰地掩上被子,只待夫君出来。

没有簪缨作陪,卫觎洗得很快。

天渐热了,他身上换了件玄色轻绸寝衣,宽松柔软的绸缎一垂到底,修衬出年轻帝王荦荦风流的好身姿。

今日正是他们同房的“禁日”,卫觎本无什么想法,心中思量着眼看又是簪缨的生辰,她登基后第一年的圣寿节,需得热热闹闹地操办,走出来才发觉今夜殿内似乎分外安静。

龙榻上帘幔低垂,红绡纱内影影绰绰,看不真切。

卫觎的脚步一顿。

“阿奴今日这么早歇?”

他嗓音里带着浴后的清凉,说着话,漫漫走至帐前,抬指挑起一隙纱幔。

垂眸,看见衾被下的女子那张红得出奇的脸。

卫觎眼里闪过一片深晦的黑潮,余光扫过榻旁小几上的那只描金瓷瓶,视线再重新落回那张桃李欲燃的小脸,喉结微滚,神色莫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