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魂山栀子

82. 行路难(三)(第2页)

    “将军其实很敬重他这位伯公,”

    段嵘又自顾自地说道,“只是自打将军一力维持破除旧俗的军令之后,他与他这位伯公之间,便少有话说了。”

    “为什么”

    倪素听他提及旧俗,便转头望向他。

    “百年的风俗,本地人尚不以为恶,何人又敢置喙唯有那一个而已。”段嵘抬了抬下巴。

    “你说的是”

    “徐鹤雪。”

    段嵘很轻易地说出这个被刻在桑丘残碑上的名字,“当初就是他,不顾秦魏两族威势,在此地行破除旧俗之法令,敢有挑衅或再犯者,都被他从严处置,被处置的人中,多有秦魏族中子弟。”

    “若非如此,徐鹤雪当年即便身负死罪,也不至于要受早已被废除的刑罚,将军延用他的这道军令,岂非与族中作对”

    段嵘絮絮叨叨,而倪素却因为他这样一句话而脑中轰然,城墙之上寒风呼啸,她滞了片刻,又猛地朝底下望去。

    她浑身冷透了,几乎站不住,踉跄地往后退了几步。

    “倪小娘子”

    段嵘连忙伸手来扶。

    徐鹤雪就在不远处的几级石阶下与人交谈,听见段嵘的惊呼,他提着衣摆走上去,正见段嵘稳稳地握着倪素的手肘。

    长巾遮掩了徐鹤雪的面容,他一双眸子定在段嵘的那双手上,神情亦清冷无波,却步履无迟,走到她的面前去。

    “倪素。”

    段嵘的手何时握着她的手肘又何时松开,倪素其实都不曾注意,唯有他的声音落来,才令她倏尔从尖锐纷乱的思绪里回神。

    倪素看向他。

    蒋先明临危受命知雍州,从民意,以凌迟之刑处死叛国罪臣徐鹤雪。

    市井之间,人声纷繁的热闹之处,哪里有蒋先明的清名传颂,哪里便有叛国将军徐鹤雪的恶名广流。

    可是蒋先明从的民意,到底是什么民意

    是如今日这般,二姓大族的族长振臂一挥,千万附庸簇拥而来的所谓民意么

    徐鹤雪只见她脸色发白,以为她肩上的伤痛得厉害,正欲说些什么,却不料她的手忽然伸来,一下握住他的手。

    她的掌心温热,反衬他的冰冷,而她的手指越收越紧,徐鹤雪发觉她有些细微的抖。

    “我杨天哲可以暂不入城”

    忽的,城墙之下,城门之外,传来一道声音。

    段嵘立即跑到城墙另一边去,果然见城墙之外,是一身甲胄未脱的杨天哲,他身形高大,下巴蓄着青黑的胡茬。

    “我年少之时因一时激愤而转投丹丘王庭,”他说着,忽然双膝一屈,竟在众目睽睽之下,重重地跪了下去,“我愧对君父,亦愧对尔等雍州百姓,我可以暂不入城,我手底下的起义军也可以跟着我暂守城外,但请秦将军,请诸位,能够放我带回的老弱妇孺入城安顿”

    他所说的老弱妇孺就跟在他身后不远处,被兵士们护着,一个个衣衫褴褛的,怯生生地朝城门靠近。

    城门之内,一时寂寂。

    “不能相信他”

    “谁知道他什么居心他带回来的这些人里,有没有他安插的奸细也未可知咱们雍州城要是进了这些人,指不定又要遭什么样的难”

    有人起了头,如乱石击水,惊起波涛。

    “秦将军这么些年您一直将雍州城守得很好,咱们大家都记得您的好,可此人实在不足为信”

    “是啊秦将军”

    眼见这样的声音越来越多,秦魏两姓的族长却一直没有开口说话。

    被起义军的兵士们护在中间的老弱妇孺一时再不敢抬步往前,他们瑟缩在一块儿,埋着头,茫然又难堪。

    杨天哲闭了闭眼,干裂的唇翕动,颓然地跪在那里,什么声音都发不出。

    “诸位之中,难道没有在十三州至今未能归来的至亲”秦继勋抬起下颌,扫视着面前这些人,“本将军就在城门之内的方寸之地,给他们搭建毡棚暂作栖身,诸位也要拦”

    城墙之上,倪素忽然拉着徐鹤雪朝石阶底下去,她的步子有些急,察觉到徐鹤雪的步履有些跟不上,她想起他身上的伤,一下慢了许多。

    “此处搭好毡棚后,本将军自会派人来守,无论何人,胆敢妨碍军务,我必治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