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 …准备 三天模拟,盯梢高考,现场出分。……(第2页)

 此话一出,再经过下人们愈发夸张的渲染后,立刻就让所有人都打消了把女儿送到这位西席门下的想法。


 毕竟绝大多数人想让女儿去读书,其实并不求太高的回报,只要她们将来能嫁个好人家就行了。


 通过科举做女官什么的,相较于嫁人来说,其实并不是个太好的去处,因为从前朝后期开始,女官就再也没有以前那么风光了,多半都会被派到不甚重要的位置上。


 真是不怕最烂,只怕更烂,相比之下,嫁人还真是个不错的选择。


 总之,先不提秦姝如何不动声色地和谢家成功撇开了日后可能会有的一切关系,等主家的人们看着自己派出去的最信任的管家,被气若游丝、浑身鲜血地抬回来之后,心脏不太好的老人当场就厥过去两个。


 一时间,主家院子里的热闹程度和谢爱莲那边刚刚的热闹程度不相上下,等到部分能够艰难维持清醒和理智的人,忙里忙外叫太医来给老人们看病开药,再安置好伤员,同时还要把这个太监的消息偷偷藏起来,免得被外人发现,顺便再收回部分他的家产的时候,这一收,就收了个大问题出来:


 好家伙,虽说马无夜草不肥,但你这也吃得太肥了,都要比你的本体看起来还要肥了!怪不得近些年来的钱米一直看起来不太对,原来都是你小子在下面吃大头啊,行了,别问了,直接把他的消息拖出去卖了吧,让官府来收人,速度!


 在这一片混乱中,很难有人注意到,这位管家迎娶的那十几房小妾,在得到了此人被阉割成了非法太监,且即将被没收家产、下大牢、严加看管的消息后,只是做了个表面上的伤心的样子,实际上一拿到主家给的遣散费和卖身契,就一秒都不想多待地离开了这里。


 由此可见,真的不是什么人都想借着这条路往上爬的,只可惜还是有人看不透这点。


 谢爱莲的反应,在谢家主家的人看来,真是“给脸不要脸”的典型,以至于接下来的三日里,谢家内部对谢爱莲的态度也分成了旗帜鲜明的两派:


 主家和部分依附他们的人认为,谢爱莲虽然不知好歹,但她现在是摄政太后点名要见的人,就万万不能出岔子。


 因此表面上,他们还是做足了礼节,将宫中派来的、专门教导谢爱莲礼仪的女官给照看得那叫一个妥当,心想,等你面圣回来,还不是要落到我们的手心里?到时候肯定让你吃不了兜着走!


 然而也有不少旁支的人认为,这是谢爱莲在对他们发出信号。毕竟在和主家撕破脸之后,如果能将这个消息放出去,将会有多少同样不愿再受主家压迫的人齐齐赶来,投在她的麾下?这个举动虽然冒险到斩断了自己所有的退路,但如果想要突破主家的压制,的确就该有这样破釜沉舟的气势,才能够吸引到同样具有反抗精神的人!


 于是这三天里,这帮人纷纷写好了上门拜见的帖子,还有些性子比较急的人已经开始打听起谢爱莲有什么爱好来了,打算来个投其所好,等谢爱莲被外放任命出去后,他们就跟着一起过去,在“京城谢氏”之外,再造第二个谢氏出来。


 ——然而很可惜,谢爱莲和秦慕玉的这番作为还真没有这么深刻的考量,她们只是单纯地打心眼里认为,在一帮小女孩还什么都不懂的时候,就要成为大人们用来获取利益、勾心斗角、争权夺利的工具,实在太痛苦,也太可怜了。


 只可惜能理解她们想法的人太少了,方圆百里内怕是也找不出一只手的人数来,还得把秦姝也算上,才能勉强凑够这些人。


 而很不巧,谢爱莲的父母也不是这样的聪明人。


 只不过合格的父母和不合格的父母之间,还是有着本质的差别的:


 像谢爱莲之前看走眼了的秦越,就是后者;而前者哪怕一时间受限于时代背景、成长环境、传统观念等种种因素,转不过弯来,没有办法和子女达成一致,但他们总归还是愿意听子女说一说话的。


 这一说话,谢爱莲就敏锐地察觉到了,自己和父母在十几年前就存在的分歧不仅没有消失,甚至还随着年龄的增长,因此能够把以前一些不能明着说出来的话摆在台面上之后,而变得愈发明显了。


 只见谢父眉头紧皱,忧心忡忡道:“你这也太偏激了……日后如果太后不赏识你,你求不到官职,还是要给自己留条出路的好。”


 而谢母那边也在对着秦慕玉叹气,遗憾道:


 “阿玉这身本事好是好,只可惜在仕途上怕是不能有什么帮助。唉,要是阿玉还是个小孩子就好了,你进宫的时候和太后陛下多提一提她,让她和陛下青梅竹马在一块儿,也未尝不是一件美事。”


 谢爱莲听着这番和主家的人几乎一模一样的言辞,一时间都不知道如何应对了,幸好秦姝此时终于开口,将谢爱莲从这种“说什么都不对”的尴尬困境中解救了出来:


 “请允许我打扰一下,女郎她现在还要进行今晚的最后一次模拟考,实在不该再在这些俗事上浪费时间。”


 谢父谢母闻言,忙忙起身,这么个按照常理来说,能唠上半个多小时的话题,此时此刻,竟然真叫这么一句轻飘飘的“她需要学习”给带过去了:


 “秦君说得很对,既如此,我等改日再来拜访。”


 “我的女儿打小就聪明,只是不知这么多年过去,还能不能行……秦君请千万不要太心疼她,该怎么教就怎么教!”


 ——此言一出,谢爱莲突然从那种过分沉闷的、似乎都能让人窒息的压迫和灰暗里,找到了一点突破口:


 我的父母,和主家的人还是有区别的。


 如果真的是主家的人,他们只会觉得女人读书是可有可无的小事,不会这么认真对待;而我的父母虽然说着跟他们相似的话,可事实上,他们还是觉得我能够通过这条路,搏个前程出来。


 否则的话,他们现在就不会为了这么个小理由而离开,而是劝我莫要太执念,还是安心学习礼仪比较要紧。


 可为什么会这样呢?我的父母,明明也是在关心我,照顾我,希望我能够靠自己的本事吃饭,并没有像主家那样,把所有的希望寄托在婚姻上……可为什么他们的话语,会和主家的人那么相似,甚至带给我同样的痛苦?


 抱着这样的怀疑,谢爱莲在送父母出门的时候,不自觉的就将心里的疑问问了出来:


 “父亲,母亲,我有要事相询。”


 “如果我从一开始,就不是旁支的女儿,你们还会从小就劝我藏拙么?”


 这个问题一出,谢母当场就吓得面色惨白,拼命上前去捂住了谢爱莲的嘴,往周围不放心地看了又看才惊恐道:


 “胆子愈发大了,怎么敢就随随便便说这些?!要是被主家的人听见,日后还不得为难死你!”


 谢父也不赞成道:“就算你能得陛下青眼,但万一他们暗中给你小鞋穿呢?哪里有千日防贼的道理,凡事还是留有三分余地的好。”


 然而这两人的轮番劝说却并没能让谢爱莲的态度软化下来。她只是倔强地看着她那苍老的父母,只觉在心底涌上千百万种情绪,让她一时间都说不出什么话来了:


 如此门阀……真是可怕。


 哪怕是让我这个身在其中,却又因着来自仙人的帮助能暂时超脱于外,只受利不受害的人来看,也有被抽筋吸髓的感觉;就更别提那些得不到神仙助力,只能默默忍受来自主家的剥削的旁支了。


 而谢父谢母在没能得到女儿的应声后,心知今晚若不能拿出个明确的态度来,她是不会善罢甘休的,于是谢父只得叹了口气,低头惭愧道:


 “阿莲,对不住,是阿父不好。如果我不是出身旁支的话,你的确不用受这个委屈……”


 谢母也叹道:“若我俩再争气些,你这么聪明,哪儿用得上藏拙?十几年过去了,我现在都还能记得你当年入家学的第一天,回来就能给我理清家中当月所有账目的聪明劲儿。”


 谢父对自己女儿的聪明劲儿,向来只是处于一个“我知道但是我没亲眼见过”的状态,只有曾经直面过谢爱莲在算术方面的过人天赋的谢母,越说越感慨了,甚至如果此时有人不要命地路过这间院子,将这番话报上去,说一个“谋逆”都不过分:


 “不,这样说来的话……如果我们不在这里,在长江以南,那凭你的本事,什么户部侍郎户部尚书,还不是随便由我儿挑选?”


 谢爱莲闻言,终于觉得心中一块石头落地了,然而还没等她和父母再多说几句话,秦姝就又屈指在窗棂上敲了敲,提醒她赶紧回来继续进行模拟考。


 谢父谢母见西席催得紧,便是心中再有千万言语,也不敢啰嗦,生怕打扰了谢爱莲的温习,便匆匆离去了,而谢爱莲虽然不明白秦姝为什么会把一场简简单单的考试给严加规矩加成这个样子,但是既然秦姝这么提出来了,她也就照做了,反正横竖不过是多做几套题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