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袁府(第3页)

  白文礼道:“是,少爷。”

  “顺子,去找黄胖子,让他四下留意风声,随时回来报我,另外,让那个叫于得水的说书先生来见我,我有事情嘱咐他。”

  “是,少爷,我这就去办。”刘顺子答应一声,出去了。

  韩枫并不太担心,主要是他知道袁大头的态度。

  事实上,袁大头在高丽时期就跟扶桑有过节,到了北洋时代,虽然面对扶桑步步紧逼,但仍然尽力斡旋,这一点在他的诸多批示中就能看出。

  虽然后来还是签订了一些条约,但那就是一笔糊涂账了,总的来说,这人跟李鸿章一样,属于毁誉参半,挺矛盾的一个人。就拿李鸿章做例子,有人骂他是卖国贼,有人则称他努力裱糊,尽力维持局面实属不易。

  韩枫不想随意评价,他更关心的是袁大头在这件事情上的态度。

  ......

  袁府。

  大头正又喜又怒,喜的是最喜爱的二儿子终于主动来找自己商量事情,父子关系有一定缓和的希望,怒的是袁二竟然掺和到这件事中去。

  “二子,你糊涂!那扶桑人狼子野心我岂能不知?只是国力如此,不可擅开边衅啊!”

  袁寒云侍立一旁,目光炯炯,“父亲,儿子请您保住韩大哥,无论于公于私,都说得通。”仟韆仦哾

  大头一向觉得自己这二儿子很聪明,是神童,听他这样说,不禁也奇道:“哦?那你就说说,这于公和于私,都有什么道理?”

  袁寒云施了一礼,“父亲,于公,自甲午以来,两国结成世仇,百姓莫不对其愤恨莫名,然而国力衰微,扶桑势力渐起,在我国土地耀武扬威,甚是跋扈,坊间对此多有痛恨,亦埋怨官府行事不力,未能尽保境安民之责。”

  观察了一下大头的反应,袁寒云才继续道:“这本是民间人士纠纷,既不涉及军队,又非外交人士,父亲可借此事,展示态度,收拢民心。”

  袁大头听儿子这样说,很是欣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