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思想教育(第3页)

  “走走走,快,听书去,一会儿没好地方了。”

  众人呼朋唤友,到广场去。

  鲁大明带着几个兵在那里,高声喊道:“分队坐好!”

  众人经过了棍棒教训,又有红烧肉诱惑,变得听话无比,很快的就按白天分好的队坐下了。

  待众人坐好,一个说书先生上了台,不是别人,正是那于得水。

  这也是韩枫工人训练计划的一部分,思想教育工作。

  工人们初来乍到,实际上并没有什么身份认同感,而没有身份认同感的工人,绝对不会成为好的工人。

  所以,韩枫首先要让他们忠于自己,感恩集体,认可身份。

  除了说书,后面还要进行基础的扫盲,还要唱歌。

  像什么《咱们工人有力量》这样的歌,韩枫按照记忆准备了一大堆。

  “诸位工友!我给大家问好了!”

  于得水上台先做了一个四方揖,跟大家问候。

  大伙儿觉得工友这个称呼挺好听,也很新鲜。实际上这就是潜移默化建立认同的过程。

  统一的服装,独特的称呼,甚至以后还有徽章,旗帜,早上要升旗。

  这些统一的细节和仪式,很快就能建立起对于集体的认同。

  如今的工厂主,还抱着那种地主思想,把工人当长工使用,极尽压榨剥削之能事,劳资关系十分紧张。那工人能尽心尽力干活吗?

  韩枫是明白建立了集体荣誉的工人能爆发出多大的能量的,后世我们的工业体系从无到有,不就是靠这些人一锤子一锤子敲出来的吗?

  于得水一拍响木,“诸位工友,今天啊,咱们既不讲三国,也不讲水浒,您可能会问了,那咱们讲什么呐?别着急,我可不是拿各位寻开心,今天啊,咱们讲的是韩大少天桥杀鬼子,被拘捕怒吟断头诗!”

  “好!”

  气氛一片火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