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创业实录恶的呃呃呃

第八十六章 人口和城市(第2页)

 1900年东非人口只有八千多万,而现在已经过亿,在城市化率不变的情况下,东非城市人口也会大量增加,所以东非城市人口增长和本国工业发展政策息息相关,如果没有良好的政策引导,人口增长甚至会成为工业发展负担。

 “截止到今年十月份,我国人口超十万的城市已经达到六十三个,其中达累斯萨拉姆市人口首次破百万,蒙巴萨人口也增加到九十万,同时有十二座城市人口突破五十万。”

 东非城市发展速度是比较迅速的,虽然东非超百万的城市只有一座,而且只是刚刚超过百万,放在其他国家依旧不太显眼,但是东非人口超过五十万的中型城市数量多,超十万的城市也不少。

 同期德国人口超十万的城市有四十多座,柏林人口更是接近三百万,其城市化水平达到百分之六十以上。

 这也可以看出如今东非工业和德国之间的差距,东非人口将近是德国的一倍,但城市人口数量只达到上个世纪后期德国水平。

 “我国中大型城市主要集中在东西沿海以及中部地区,其中西部和莫桑比克地区城市人口增速最快,其他地区城市人口增长相较而言比较缓慢。”

 产业和交通布局,使得东非城市发展相对均衡,尤其有利于贝拉,卡宾达,罗安达以及东非首都莱茵等新兴城市发展。

 这也使得东非的政策向这些地区倾斜,不然的话像达累斯萨拉姆等老牌城市人口恐怕早就在上个世纪就突破百万了。

 东非城镇化率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就比如美国城市化也在百分之五十上下,比东非高出了近二十个百分点,不过东非城镇化水平也超过了世界平均水平,坚实的向着工业化强国的方向迈进。

 除了本国公民以外,黑人人口数据也是东非政府比较关注的,不过随着两个五年计划的开展,东非的黑人数量恐怕再一次迎来巨大折损。

 果然,罗宋说道:“截止到1909年,我国非法劳工数量大约七百多万,绝大部分分布于西部,南部和北部。”

 东非黑人人口已经彻底跌落千万,在东非人口结构中几乎造不成任何影响,就算这个时候来个东非版“解放黑奴”运动,也不可能对东非社会造成冲击。

 1909年,东非十年一次的人口普查再次展开,经验老道的东非政府很快就获得了大致人口数据。

 东非政府比较重视的数据分别是最新全国人口总量,当前城镇化水平,城市人口规模等。

 虽然东非在一五计划期间工业得到长足发展,但是彼时东非并没有比较详细的统计相关数据,这就使得目前东非城镇化水平包裹着一层迷雾。

 就比如1905年东非政府推测的当时城镇化率是百分之二十七左右,不过这只是推测,而随着东非大规模人口普查的展开,这次就能比较清晰且全面的了解东非近十年的全国发展情况。

 这次人口普查依旧由东非统计部门主导,涉及农村,城市两大块,包括军队等特殊系统和部门。

 莱茵帝国国家统计局局长罗宋:“截止到1909年10月11日,我国本土人口规模总计11236万,人口首次破亿,稳坐世界第四人口大国位置,仅在远东帝国,英国,俄国之后,排在美国和法国之前。”

 这个数据显然将其他国家殖民地人口也算在内,其中英国加上殖民地人口超过四亿,光是印度就超过两亿,而法国加上殖民地人口接近一亿。

 法国本土人口依旧没有突破四千万,要知道早在19世纪初期,法国人口就超过三千万,比当时尚未统一的德国还要高,不考虑殖民地因素,当时法国人口仅在远东帝国,俄国和印度之后。

 就算19世纪中期,法国人口依旧在德国之上,当时法国人口大约三千五百万,而德国地区差不多两千七百万,1910年法国人口大约三千九百多万,接近四千万,而德国已经超过六千万,就连英国本土人口也以微弱优势超过法国。

 近几十年来,法国人口增长不到只有近四百万,而人口增长缓慢也是法国工业发展受到严重制约的主要原因,最直接的体现就在于法国城市无法获得大量本国劳动力,反观德国,不仅通过人口增长带来的红利刺激了本国工业发展,同时外溢人口也为东非,美国,奥匈帝国,阿根廷等国家做出了巨大贡献。

 在过去的十年,美国人口增速十分夸张,从七千多万增加到九千多万,除了本土人口自然增长以外,美国已经从东非手中重新夺回世界第一大移民目的国的名头,而这十年又刚好是美国新生人口的一个高峰期,在高生育率和移民两个因素加持下,美国的人口增长可以说丝毫不逊色东非,光是近十年新增人口数量几乎就相当于大半个美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