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形势判断(第2页)
农业领域,东非的耕地面积世界第一,毕竟东非本身就是一个人口大国,对农业的消耗要大于美国,所以东非的耕地增长一直都比较快。
电力系统方面,东非则完全是布局早,而且发挥了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硬生生将东非建设成为全世界电力最普及和发达的地区。
交通方面,东非拥有世界第三大的铁路网络,仅次于北美和欧洲地区,在公路方面,东非公路建设长度仅次于欧洲,硬化路面长度又排在世界第一位,同时是世界第一大汽车生产国,最后则是航运,东非的航运发达程度同样仅次于欧美地区。
水利体系方面,东非只能排在世界第四的位置,而东非之前的区域是,欧洲,美国和远东帝国。
前两者比较好理解,毕竟欧美工业发展早,欧洲本身水利就比较发达,且有历史积累的优势,而美国则同样有其地利上的加持,水利建设成本低。
至于远东帝国为什么能排在东非之前,这是因为远东帝国长期以来的历史底蕴,遗留的家产丰厚,远东帝国的历史中水利建设领域的史料就比绝大部分国家的历史都要深厚。
当然,这三个地区能够排在东非之前,还有一个共同原因,那就是他们的自然条件优势比东非要强的多。
长江,珠江,淮河……
莱茵河,多瑙河,伏尔加河……
密西西比河……
上述三个地区的河流条件就足够让东非眼馋的了,而且他们的区域平均降水量普遍要高于东非,相对于东非来说也更加稳定。
而这也为他们的水利设施建设提供了有利的自然基础条件,毕竟水利建设的前提条件在于“水”,没有水,水利也无从谈起。
当然,换套标准的话,东非的水利建设实际上应该可以排在世界第二的位置,也就比欧洲差一点,和美国处在并列的位置,就比如从效率的角度来看,东非的水利系统就排在世界第二的位置。
远东帝国的水利建设规模虽然经历过长期历史积累,甚至有都江堰这种运营了数千年的活化石,但是这无法改变如今远东帝国水利系统大而无用的现实。
毕竟水利系统需要不间断的维护,而远东帝国如今正处在“乱世”,水利系统也受到波及,很多水利设施处在荒废阶段。
更别提,现阶段远东帝国技术水平比较低下,即便稳定下来,短时间内也很难追赶上和其他工业强国的差距。
恩斯特说道:“过去几十年里,我和你的祖父,为了这个国家付出了诸多努力,才取得今天的成就,把东非建设成为一个相对强大的国家。”
“但实际上,东非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就比如东非的高速公路网建设,内陆航运进一步提升,还有中大型水利设施建设,铁路电气化,民生工程等等。”
“之所以没有现在实行的一个重要原因,为了留给你和后继者完成,这些都将成为你的功绩,从而提高皇室的威望,维护帝国的统治。”
东非的大基建时代,实际上并没有结束,或者说可以不结束,但是在第二个五年计划结束后,恩斯特就暂缓了这些大型工程的。
毕竟,恩斯特如果把这些工作都完成了,弗里德里希上位后,就可能会处在一个尴尬的地位。
这样一来,弗里德里希成为帝国的掌舵者之后,就很难做出成绩,人们天然会拿他和恩斯特进行对比。
当然,除了这个原因以外,恩斯特还有其他方面的考虑。
“这些工程,除了可以作为日后你的功绩以外,也是我有感世界经济可能出现一次大问题,所以为你准备的筹码。”
“别看现在世界经济出现了复苏的苗头,而且很有可能全世界经济在接下来一段时间里空前繁荣,但是我预感,接下来的大繁荣之后,世界经济也很有可能盛极而衰。”
“由此引发一次规模空前的全球经济危机,毕竟我们都很清楚的知道,整个世界的工业产能增加必须对应合理的市场规模,而世界市场本身就是固定的,至少相对于盲目增加的工业产能来说如此。”
“但是,现在世界各国工业在接下来几年里,都会迎来一次爆发期,英、法、德、美、奥、俄,远东帝国和日本等等国家都会展开工业领域发展的军事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