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创业实录恶的呃呃呃

第1363章 基特韦市的转型之路(第2页)

 德伯尔恩点点头说道:“不错,还有呢?” 

 有人说道:“除了产业结构之外,我们市的经济所遇到的困难,还包括外部的竞争,并且这种竞争愈演愈烈。” 

 基特韦市市长德伯尔恩说道:“没错,近些年来,南美和南洋地区的铜矿产地,对国内铜矿带地区造成了重大威胁,这间接导致了我们市铜矿出口的萎缩,已经对本市产业形成了巨大冲击。” 

 “同时,东西海岸相对应的设立了一批铜矿冶炼,金属加工企业,对我们市的下游产业形成了竞争关系。” 

 “国外进口铜矿,产量大,价格低廉,而且对本国环境污染小,这让上面也支持这类依靠进口铜矿而发家企业发展。” 

 铜矿开采,或者说任何矿产资源的开发,都是伴随着环境污染进行的,但是,东非铜矿带的城市在这方面尤为严重。 

 因为这里处在东非的腹地,同时是刚果河以及赞比西河流域交汇地带,每年东非铜矿带城市排放的工业废水都会对河流中下游产生严重的影响。 

 基特韦市的铜矿产量十分丰富,但是东非从自家殖民地或者经济落后地区进口的铜矿性价比也很高,对本土环境影响小,这就让基特韦市这类东非本土铜矿产区陷入了十分尴尬的境地。 

 “为了应对海外铜矿产地的竞争,以及国内同类型生产企业,尤其是沿海地区的竞争,基特韦市已经到了不得不改变的时候了。”德伯尔恩市长说道。 
 “实际上,从这些年基特韦市的经济增速上就已经可以初见端倪,那就是我们市虽然依旧处在高速发展阶段,但是增速却已经开始放缓。” 

 “现在还不明显,但是,等到沿海地区的铜矿冶炼,有色金属加工等等企业和工厂建立起来,而那时我们基特韦还没有完成转型,那对于我们市的经济来说,将是一场灾难。” 

 有人问道:“市长,那你的意思?” 

 德伯尔恩市长说道:“自然是要变革,对我们市的经济进行重塑,现在是1920年,正值国家第五个五年计划执行的初年,我们应该响应中央政策,对本市经济进行转型。” 

 接着德伯尔恩说道:“目前,我对我们市经济发展的看法如下,首先,我们市的条件,在排除铜矿资源以外,和国内的其他城市对比,并没有显著优势。” 

 “基特韦市是依靠铜矿开采而兴起的城市,但是除了铜矿之外,我们市还有哪些显著的优点么?” 

 “在政治上,我们市仅仅是一座普普通通的地级市,在省内的地位,不仅比不过莱茵市,新法兰克福市和卢萨卡市,甚至可能排在卡布韦市之后。” 

 “交通上,我们市也没有显著优点,虽然有铁路,公路和运河,但是却不是新法兰克福市那样重要的全国性交通枢纽。” 

 通过几十年的发展,如今东非的交通已经十分发达,建立了遍布全国的铁路和公路网络,而这也就使得所谓“交通枢纽”在东非的含金量大大贬值。 

 除非是新法兰克福市那样在东非全国拥有重要地位的交通枢纽,才值得重视。 

 这一点反应在铁路上尤为明显,上个世纪,东非铁路数量少,里程短,这使得任何铁路沿线城市都能从中获益,推动城市的发展。 

 但是,到了今天,东非已经是世界第二大铁路国家,全国铁路里程超过三十万公里,只要稍微重要点的城市,基本上都连通了铁路。 

 这种情况下,铁路沿线城市,甚至部分铁路枢纽城市的地位大大下降,在铁路缺乏的年代,路线可选择少,而如今东非铁路如此发达,可选择路线多,这反而疏解了部分铁路枢纽的作用。 

 就比如上个世纪,东非中央铁路建成时,大部分人员和物资都十分依赖中央铁路运转,放到现在,中央铁路的人员和货物占比,其实已经大大下降。 

 一些重要的铁路或者公路枢纽尚且如此,更何况基特韦并非重要交通枢纽城市,当然,基特韦也是公路,铁路和运河交汇的城市,但是这种交通枢纽在东非比比皆是。 

 就像前世远东帝国,随着公路网络和铁路网络的建成,形成了众多的区域性交通枢纽,这对于整个国家而言是好事,但是对于原本的一些重要交通枢纽城市反而不是好事。 

 基特韦在上个世纪,虽然不是交通枢纽,但是因为当时东非铁路少,作为中央铁路沿线的基特韦市因此获利,但是随着东非国家铁路网络的建成,铁路沿线对城市发展的影响已经变得很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