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创业实录恶的呃呃呃

第1364章 城市间合作(第2页)

 德伯尔恩来到卢本巴希的目的就是为了和卢本巴希当地政府达成合作,只有两座城市达成一致,才能对整个铜矿带的资源,产业进行整合,从而帮助铜矿带完成经济领域的产业转型。 

 不过,这显然不是容易实现的,毕竟卢本巴希和基特韦的利益并不完全一致,甚至过去二者长期存在竞争关系。 

 虽然基特韦的体量比卢本巴希要小很多,但是基特韦同样对铜矿带除卢本巴希以外的其他城市有压倒性优势。 

 所以,两座城市从上个世纪开始,就一直争夺铜矿带的经济主导权,而最直观的体现,就是两者产业结构上雷同。 

 而产业上重合,自然也就少不了竞争,这又导致产品价格上波动,最终结果也就是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两个小时后…… 

 德伯尔恩一行人终于抵达了卢本巴希市政府,从基特韦到卢本巴希也就一百多公里路程,由此可见,两座城市之间复杂的关系,毕竟常言道一山不容二虎。 

 “德伯尔恩市长,你可真是贵客。”卢本巴希市长波克迎面走来道。 

 德伯尔恩:“好久不见,波克市长,最近你们卢本巴希市可不得了,经济进入全国第七位,这铜矿带第一大城市的名誉进一步坐稳了。” 

 听到德伯尔恩的恭维,波克心里十分高兴,不过还是谦恭的说:“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罢了,我不过是站在前辈们的基础上,做出了一些小成就,这些年你们基特韦市发展的也不差,也算是中部经济排行前列的城市了。” 

 通过二者的对话,就足以看出基特韦市和卢本巴希发展的差距,卢本巴希在全国都算大城市,而基特韦的影响力也就在中部能够排得上号。 

 而实际上,基特韦的经济,如果以东非全国为维度对比的话,也能排在中上游水准,但是,和卢本巴希这些真正意义上的大城市,差距还是过于明显。 
 德伯尔恩说道:“唉,我们基特韦市比不了卢本巴希,上个世纪,我们或许还能和卢本巴希在经济上对比,但是如今,不得不承认卢本巴希拉开了和基特韦的差距,我们就是想追也追不上了。” 

 波克没有接话,而是问道:“德伯尔恩市长,这次你们来卢本巴希的目的是什么?” 

 德伯尔恩也没有客气,而是直言不讳的说道:“我们这次过来的目的很简单,就是想和你们卢本巴希达成合作,看看能不能达成合作,邀请铜矿带的其他城市,达成经济领域的合作。” 

 “嗯!不知道怎么合作?”波克市长好奇的问道。 

 德伯尔恩解释道:“波克市长,我想你应该很清楚,我们铜矿带能够在全国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靠的是铜矿资源,可以说铜矿开采和有色金属加工,是我们这个区域的核心产业。” 

 波克点点头说道:“当然,毕竟从名称上就能看出铜矿对我们这些城市的重要性。” 

 德伯尔恩:“这就对了,但是我想你们应该也知道,这些年铜矿产业所面临的危机,这个时候虽然不明显,但是已经生出了苗头,那就是非铜矿带铜矿资源开发,以及进口铜矿对我们造成的影响。” 

 “尤其是外部进口铜矿,对铜矿带的威胁最大,他们打破了国内铜矿的市场行情,导致这些年铜矿价格缩水。” 

 “而中央出于外交,环境,殖民地开发等因素的考虑,并不拒绝进口铜矿进入国内,这就让我们的经济发展遇到了瓶颈,如果突破不了这个瓶颈,不说更进一步,未来整个铜矿带都有可能因此没落。” 

 外交层面的典型体现就是,东非从南美各国进口了大量铜矿资源,东非拉拢南美各国之心,路人皆知。 

 而想要拉拢这些国家,自然要和他们进行利益上的绑定,而购买当地的农产品和矿产资源,是最常见的办法之一。 

 而从客观角度来说,东非从来都不是一个铜矿缺乏的国家,完全可以做到自给自足。 

 但是,东非政府并不介意通过购买智利,秘鲁等国家的铜矿,来拉近双方的关系,更何况这些国家的铜矿量大质优,价格也并不比本国铜矿高多少。 

 而国家利益显然未必和地方利益完全一致,东非政府不介意大量引入国外或者殖民地的铜矿,铜矿带地区显然是介意的,但是他们又无法阻止这件事,毕竟铜矿带在东非本土都不具备唯一性,东非产铜矿的地方还有很多。 

 德伯尔恩的话也让波克陷入了思考,就像德伯尔恩所言,铜矿带城市过度依赖铜矿资源开发,而现在有了外部竞争,确实对卢本巴希造成了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