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创业实录恶的呃呃呃

第六十八章 客户(第2页)

 

大家都对韩凯德的观点表示认同,亚历山大港和木萨米迪什能发展起来,属于意外情况,毕竟两地都属于沙漠里发展起来的城市。

 

前者能够在沙漠地区建市,主要得益于海军基地选址,而后者则是莱塔尼亚省省政府选择的出海口。

 

亚历山大港作为军港,不可能满足莱塔尼亚省发展经济的需要,所以莱塔尼亚省才必须选择和建设木萨米迪什港。

 

而这也就是这两地的成为城市,客观和主观因素都很重要,而除了这两地的市区以外,莱塔尼亚省沿海的广大地区,人口基本可以忽略不计。

 

就算发展农业,当地也要有基础才行,而东非又不是阿拉伯半岛,没有必要和荒漠死磕,自然而然的莱塔尼亚省的人口主要流向内陆地区,尤其是位于威拉高原上的威拉工业区。

 

而能被称为工业区,显然威拉工业区不仅仅只有卢班戈一座城市,而是连带着大大小小十几座工业城镇。

 

这些工业城镇的主要发展产业,基本围绕钢铁产业展开,毕竟钢铁是工业发展的基石,属于最基本的发展要素。

 

而当地除了有丰富且品位高的优质铁矿以外,锰矿资源也比较丰富,而锰矿同样是钢铁产业发展的重要原材料之一,所以威拉工业区的锰钢产量占比很高。

 

当然,当地发展工业的不利因素也有许多,就比如缺乏能源型矿产,所以,威拉工业区所需要的煤炭,石油基本依赖进口。

 

后者不需要多说,毕竟石油这种矿产在全世界都属于分布极不均匀的存在,所以世界上绝大部分国家都需要进口石油,而把范围从国家降低到城市,全世界需要进口石油的城市更是数不胜数。

 

而关于煤炭,东非西部煤炭产量很少,所以并非煤炭产区的威拉工业区在钢铁等工业发展上,严重依赖从外部进口煤炭。

 

而威拉工业区的煤炭来源主要有两个,一个是通过铁路和公路从东非其他省份调运,一个则是从海外进口,再通过铁路转运到这里。

 

关于第二条路线,看起来多一道步骤,增加了成本,但也是无奈的选择,威拉工业区不选择海运便利的沿海区域,而是内陆的原因也很简单,那就是沿海地区因为沙漠气候的原因,水源相对匮乏,而工业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量是很大的。

 

这也是亚历山大港和木萨米迪什为什么没有部署钢铁产业的原因,但凡是对水量需求太高的产业,基本上和这两个城市无缘。

 

不过,通过以上原因,也可以看出铁路的建设才是威拉工业区能够形成的基础条件,毕竟没有铁路建设,威拉工业区所需要的煤炭,也就没有办法大量且稳定的进口。

 

而没有煤炭资源,那威拉工业区的钢铁产业也就无法发展,而钢铁产业又是威拉工业区其他产业发展的根基所在。

 

目前,威拉工业区的煤炭进口比较多元化,除了东非中南部以外,还有西非和南美,西非以及南美各国的煤炭,从木萨米迪什入关,然后沿着木卢铁路进入威拉工业区。

 

说完了经济层面的一些介绍,韩凯德开始科普一些关于卢班戈的其他情况:“卢班戈算是东非气候比较优良的地区,这里因为海拔的原因,年均气温较低,而这也是导致当地小麦质量相对高的原因之一。”

 

小麦这种作物喜欢温凉的气候,而卢班戈最冷的时候,气温甚至能接近个位数,平时也就在十几度左右,完美符合小麦生长的最佳需求。

 

而东非绝小麦种植区,基本上都处在高原地带,就比如东非高原还有马塔贝莱高原,当然,一般情况下还要搭配上气候相对干旱这个条件。

 

毕竟,以东非人的作风,但凡雨水充足的地区,更倾向于种植水稻等农作物,而不是小麦。

 

韩凯德接着说道:“同时卢班戈也是整个安哥拉温度最低的地方,而这导致这里成为了全国重要的避暑胜地之一,尤其是在山区,怡人的风景和气候,使得这里成为很多富人或者达官显贵的疗养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