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章 粮食安全(第2页)
毕竟,从整体上来说,东非是一个相对干旱的国家,在东非的东北方向有索马里沙漠,西南有纳米布沙漠,卡拉哈里沙漠,北方更是挨着撒哈拉沙漠,而这仅仅是沙漠,还要算上沙地,干旱草原等地方。
除此外,雨林边界的开发,也遇到了问题,大规模森林砍伐,从而造成刚果雨林等森林地带的水土流失问题,进而引发刚果河,赞比西河,尼罗河等河流含沙量增加等问题。
总而言之,东非很多地区的生态是比较脆弱的。
这其实也可以理解,东非早已经不是多年前那个人口仅有百十万的殖民地,而是一个人口朝着两亿迈进的超级人口大国,目前,人口超过东非的国家也只有远东帝国和印度。
而如此庞大的人口,对生态的影响自然也会十分显著,尤其是对于生态相对脆弱的东非来说。
毕竟,连美国这种“天选之地”,在人口刚刚突破一亿的情况下,美国的生态也在极速瓦解,大规模沙尘暴和植被破坏问题日益凸显。
所以人口更多的东非,在这个问题上只会更加严重,而且这还涉及到东非过去几十年里的破坏式发展问题。
虽然说,东非的国土面积庞大,这也就意味着东非的人口密度,其实比欧洲和美国要小很多,但是,问题显然不会这么简单,因为东非人口分布是很不均匀的。
就东非本土而言,实际上绝大部分人口生活在中部的宜居带上,也就是东非所谓的季雨林地带,可以模糊的理解为草原和雨林过渡带,而这个区域的面积实际上也就四百万平方公里,也就是占到东非本土总面积的不到三分之一。这其实也就和远东帝国的国土宜居面积相当,远东帝国的宜居国土面积差不多在四百到五百万平方公里之间。
当然,远东帝国的人口是东非的两倍还多,加上工业水平落后,这使得远东帝国的环境恶化程度远超过东非,光是一个燃料使用问题,就让远东帝国许多山林毁于一旦。
而东非居民在这些年东非能源政策上的推动下,好歹能使用煤炭,天然气,电力等清洁能源,相对于直接烧柴,煤炭确实也属于清洁能源的一种。
不过,在这个时代,东非的环境问题,显然不能和远东帝国或者印度做对比,毕竟发展层次不同,考虑的问题也不同,东非是工业国家,所以应该和欧美国家对照更有参考意义。
而欧美国家,美国的宜居国土大约在六百多万平方公里,但是,要知道美国本土的面积才七百多万平方公里。
欧洲就更是老天爷赏饭吃了,就土地质量,地形地貌,水源等自然条件来说,现在的欧洲就是全世界最宜居的地方。
当然,宜居是一个没有统一标准的概念,就东非所谓宜居国土面积来说,其中掺杂的水分就比较大。
不过,相对于东非的国土而言,东拼西凑出这么多的宜居国土面积,已经是相当不易,至少相比较俄国,东非的整体自然情况要好上不少。
曼弗雷德高官回复道:“陛下说的也正是我们省这几年正在做的,虽然北大湖省在国家定位中是最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之一,但是我们同样在生态,以及工业等方面下了很大功夫。”
“就拿我们省的耕地规模来说,虽然排在全国前列,但是,这已经是我们克制后的结果,为了保护一些湿地,森林,我们建设了一系列保护区,同时,在新耕地开发上,也多汲取过去的经验教训,重视专业人员意见。”
“如果不是如此,那我们省的耕地早就突破一亿亩,甚至达到一亿五千万亩也不成太大问题。”
曼弗雷德这并不是说大话,实际上如果真按照远东帝国开发土地的模式,北大湖省就能建成两亿多亩耕地。
当然,如今粮食卖不上价,而且东非中央政府出于粮食安全考虑,也不会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北大湖省就是想如此扩张耕地面积,也需要东非政府的同意才行。
所谓的粮食安全,不仅仅是针对国外,东非国内同样也有安排,就比如东非的五大粮食生产基地,分别是大湖区,东部高原农业区(东非高原的非大湖区地带),赞比西河中下游农业区,南方农业区和西部农业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