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 警告(第2页)
德莱恩对哥里肖恩科普道:“哥里肖恩先生,你也不用太着急,实际上你心里也应该很清楚,我们这个部门早就已经存在,而东非工业标准委员会更是一个计划经济时代,就已经存在的组织。”
东非工业标准委员会,是上个世纪就成立的机构,类似德国工业标准委员会,不过,德国工业标准委员会成立时间比东非要晚许多。
而工业标准委员会的成立,对于早期东非工业确实起到了巨大作用,树立了诸多东非工业产品的制造标准。
这使得在计划经济时代,东非商品的口碑还是很不错的,尤其是在东非比较擅长的工业领域,不过在此前,东非工业标准委员会主要和东非国有企业打交道。
毕竟,市场经济兴起在东非也没有多少年时间,而在1910年以后,东非工业标准委员会也消停了一段时间。
所以德莱恩说道:“但是,因为前十几年,国家为了鼓励民间企业的发展,所以对于市场监管放松了尺度,但这并不意味这种局面会长期存在下去。”
“这十几年来,因为监管的缺失,市场上出现了大批假冒伪劣商品,严重损害了我们东非制造的名誉。”
“尤其是在一些海外出口产品上,因为制造工艺不达标,或者缺斤短两等问题,对东非商品出口造成了不可挽回的损失。”
“你们的商品,就涉及到出口工业品,有部分厂家使用你们提供的零部件,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成本,但是也导致产品的质量出现问题。”
哥里肖恩对着德莱恩调查员回复道:“这也不应该是我们的问题吧!毕竟做买卖本来就是一个愿打一个愿挨,一些厂家从我们这里订购产品,我们都是按照他们的要求来做事。”
“毕竟,我们的产品如果不达标的话,他们完全可以不从我的厂子里下订单,所以说,他们付出的价格,以及自身要求,因为达不到国标,你们应该去找这些厂家,而不是我们厂啊!”
在哥里肖恩的话里,仿佛哥里肖恩电器厂蒙受了不白之冤,不过,德莱恩可不吃这一套。
他对哥里肖恩说道:“哥里肖恩先生,你不用揣着明白装糊涂,你们厂用的这种生产工艺,本来就是十几年前的工艺,已经明确在东非是要被淘汰的落后工艺。”
“我们在三年前就已经提醒过你,应该采用国家新出炉的制作工艺,根据最新国家标准,生产相关产品。”
“但是,你为了节约成本,没有及时更新生产设备,在我们已经多次发文提醒的情况下,继续生产落后产品,这本来就是不对的。”
“毕竟,你们厂的这种工艺,对于水源的污染性很大,我们早就接到了投诉,而新工艺下,不仅能提高生产效率,产品质量,同时还能降低污染。”
“所以说,你这是明知故犯,不用在我面前装无辜,你们厂的产品,有很大一部分流入到南美和欧洲市场,也确实对东非制造形成了负面影响。”
哥里肖恩说道:“那那些下游厂家怎么说?我们的产品又不是直接面向民用的,仅仅是初级加工产品,并不会直接流入市场,所以要整改也应该从下游厂商开始。”
对此,德莱恩的解释是:“如果是1920年以前,那我们自然不会揪着这个问题不放,但是1920年后,新的国标制定,而且随着五五规划中的要求,所以要推动全国工业的高质量发展。”
“在过去,我们部门主要是和国有企业打交道,近些年来,开始涉及到一些已经有一定规模民间大厂,而你的企业就在其中。”
“毕竟,说直白一点,在卡宾达市还有很多小作坊,这很难监管,所以我们只能从源头上解决问题。”
“你们厂就是很多小家电作坊的重要供应商之一,所以为了提高东非制造业发展水平,我们这次优先从规模以上企业开始排查。”
“至于,你的一些客户,他们也跑不了,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随着我们部门的重新扩张,对于市场的监管力度,也会不断加强。”
德莱恩直言不讳,至少从现阶段开始,东非政府对市场的监管主要是类似哥里肖恩电器厂这种规模以上工业。
过去,东非市场监管部门可以说为了助推东非市场经济发展,处于隐身状态,而现在,东非政府认为,经过十几年的发展,东非已经形成了一大批有实力的民营企业,而这些民营企业自然也应该纳入到国家的监管中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