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创业实录恶的呃呃呃

第十四章 德伯尔恩的野心(第2页)

“而第三产业方面,一个生态环境恶劣的地区,显然会对当地的商业,服务业,旅游业等造成恶劣影响,毕竟在环保意识越发凸显的趋势下,如果基特韦市的自然环境进一步恶化,势必会减少外部资金,人口以及先进产业和科研资源向我们市的流动。”

这一点也比较好理解,相对于世界上其他国家,虽然东非的环保意识并不算太过深入,但是对比其他工业国,那要领先很多。

在伦敦,巴黎,纽约等城市的一部分民众还在以工业废水,废气这些“工业文明”的象征,引以为傲的时候,至少东非绝大部分民众,都知道这些是对健康有害的。

如果,基特韦市的环境得不到改善,那未来一些重视自身健康的民众,显然不会将基特韦市作为久居之地,而人口流失,又会进一步引发本地市场的萎缩,市场萎缩,进一步推动人口外流,形成恶性循环。

说到底,如果不是生活所迫,普通民众最终还是会向往青山绿水,只不过如今世界上绝大部分国家的经济都还没有发展到那种层次。

20世纪初,世界上绝大部分民众都都在温饱线上苦苦支撑,为了生存不太重视生活质量。

而在德伯尔恩看来,基特韦市显然不能随波逐流,毕竟,基特韦市在全世界也算一个工业相对发达的地区,经济水平已经达到了一个临界点。

所以德伯尔恩认为,至少铜矿带这种经济相对发达的地区,基本的温饱问题已经不存在,一部分民众已经有能力追求更高质量的生活。

而且,就目前东非的发展形势来看,国民经济水平会进一步提高,未来第三产业说不定就会超过第二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而想要发展第三产业,就要把握机遇,及时布局,至少生态环境这个短板,基特韦市应该走在东非其他工业城市之前,将基特韦市打造成一个山清水秀的地方。

当然,德伯尔恩显然还有更深层的考虑,那就是根据他的观察和思考,整个铜矿带因为产业的趋同性,过去铜矿带长期追求工业产量上的增长而忽视其他领域的发展。

包括目前在经济上稳压基特韦市的卢本巴希也是如此,虽然卢本巴希天赋比基特韦要好得多,但正因为如此,卢本巴希反而忧患意识比基特韦市要低一些。

对此,德伯尔恩说道:“在铜矿带,所有工业城镇都长期发展重工业,重视工业产量,忽视其他领域的发展,但是就我个人的观察,目前国家的经济已经出现了新的变化。”

“尤其是铜矿带地区,铜矿带在全国都属于经济中上游的地方,工业不说第一,但也能排在前列,在中部更是能挤进前三。”

“但是,我们铜矿带缺乏在全国,全世界知名度比较高的城市,这一点就算卢本巴希也是如此。”

“虽然卢本巴希是全国前十的大城市,但是他的知名度可能还比不上马普托,本格拉等城市,甚至也就比我们基特韦市高一点,而这还是沾了其省会城市,以及经济发达城市的光。”

“整个铜矿带,缺乏招牌型城市,缺乏国内和国际知名度,缺乏一个高端的消费和服务业中心,缺乏一个旅游业中心城市,生态环境更是惨不忍睹。”

“要知道,铜矿带的经济以及民众消费能力还是不错的,但是有钱人更愿意到其他地区度假,旅游和消费,比如新法兰克福市,莱茵市等等。”

“莱茵市毕竟是首都,所以情有可原,但是新法兰克福市可不比卢本巴希经济发达多少,两者可以说是同一级别的城市,但是卢本巴希民众反而喜欢跑到新法兰克福市购物,度假,消费。”

“这其中的原因是什么?为什么不是反过来卢本巴希吸引新法兰克福人到卢本巴希去呢?”

德伯尔恩也给出了答案:“那就是卢本巴希相比较于新法兰克福市,可以说是一座没有特点的城市,而且环境也差,如果不是工作等原因,谁愿意跑到卢本巴希。”

“当然,我们基特韦市更是如此,经济水平一般,生态环境差,商业环境一般,服务业水平低,缺乏知名度等等。”

“可以说我们的情况比卢本巴希更加糟糕,除了从事有色金属行业和特定产业的人群以外,我们很难吸引到人口和其他企业。”

“所以,这种情况,我们既然知道了,就必须做出改变,还是那句话,把目光放的长远一些,而第一步就是借着这次产业调整的机会,对我们市的生态问题进行整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