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2章
他两眼含泪,激动得难以自持。
陆明珠赶紧把他扶起来,“新社会新风气,您可别行这么大的礼。”
“该谢,该磕的。没有?您,我们一大家子几十口人真?不?知道该如何熬过颗粒无?收的三年光阴。”这个?力?工家在农村,属于天津范围,他也不?是什么正式工,以前都?是趁着农闲的时候来码头扛大包,后来天津码头成为陆明珠及其家人捐赠粮食的一个?中转站,很多?百姓自发前来帮忙,见他为人憨厚老实又有?力?气,运输公司把他留下?来当个?临时工,一直干到现在。
那年地里绝收,他们一家子空有?十几个?壮劳力?,不?得不?做好随时逃荒的准备。
不?光他们,还有?他们整个?生产大队。
虽然不?允许盲流入城,但?人到绝境,有?的是办法离开,大不?了逃荒的时候不?进城。
万万没想到的是,才?断炊两三天,大量粮食就?送到了,分发到每个?人手里,无?论男女老少,都?有?一定的口粮。
靠着那些粮食,以细换粗,大家都?活了下?来。
不?进活下?来,还活得比以前好。
自从计划经济以来,他们还留不?住这么些口粮哩!
除了生老病死的以外,他们公社和周围几个?公社乃至于整个?县城就?没饿死几个?人。
就?算是不?肖子也好好地养着行动不?便的老人,以期按人头拿到口粮。
第325章
听完这个力工的?叙说,陆明珠忙问:“各个公社和生产大队的?情况可?好?有没有做好防洪抗灾的?准备?自?古以来都有久旱必涝的?说法。”
忍不住再三重复。
真?的?,能多救一个人,她都觉得重复是有必要的?。
这个力工连连点头:“做了,做了,社员们都齐心合力地挖渠筑堤,能挖多深就挖多深,能筑多高就筑多高,还?用?上了水泥呢!我们这儿在上面领导的?规划下,挖了几条特别宽特别深的?引流河,通往大海,各个县市挖的?深沟则汇聚到引流河中,用?上了您捐赠的?许多防洪抗灾设备。虽然领导也说了,事到临头未必能管用?,但我们觉得准备总比不准备来得强。”
遇到这么尽心尽力的?领导,再加上不缺粮食,大家都很拥护他。
领导也说了,这些工程不是白干的?,若是侥幸没有洪灾降临,当地百姓也可?以靠这些水库蓄水,在干旱时用?来灌溉庄稼。
陆明珠觉得那个领导很可?能是章朔,点头道:“没错,不打无准备之仗嘛!咱们就是存着一个以防万一的?心思。无灾无害是最好了,咱们求之不得,恨不得以后年?年?风调雨顺,但万一出现洪涝灾害,咱们有所准备,自?然能减轻不少损失。设备够用?吗?”
“够够够!除了您,还?有好几个好心人捐东西,就是之前捐粮食的?那些,都是您的?家人。”力工回答得铿锵有力,接着说:“您捐的?救生圈救生衣和橡皮艇之类,上面也分发给各个公社一部分,并在各个公社组建民兵团,说是一旦暴雨不断,可?以直接启动防洪抗灾的?行动。见上面这么重视,我们都往高地走?,靠山的?把粮食搬上山,派人日夜看着,没山的?就想办法堆个高堤,到时候好躲在上面。而?且,家家户户今年?都种了很多葫芦。”
“种葫芦干嘛?”好好好奇地问了一句。
力工看着这个和陆明珠很像的?小姑娘,笑道:“葫芦轻巧,落在水里能带得人浮起来,我们每个人都给自?己准备一大串葫芦,葫芦种子还?是领导从其?他地方?找来的?。不止葫芦,家家户户还?准备了木筏、木盆、木板和竹排,老的?少的?都学游泳。说起来,还?得感谢那位亲自?下乡的?领导,他经常宣传相关知识,在过去数年?中也带着大伙儿修建水利工程。当时冲着一口粮食,人人都卖力干活,生怕不高兴就不给我们粮食,我觉得就算是洪水来了我们也不怕。”
原来章朔早就搞以工代?赈的?事了!
陆明珠暗暗点头,“做得很好,让人敬佩,让我觉得我们没有帮错人。是光你们一个省呢?还?是其?他地方?都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