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分配 “黎善,去技术部。”(第3页)





寒冷的冬日夜晚喝上一碗热热的猪肺汤,上面撒着蒜苗碎和白胡椒,浓郁鲜香还有点小辣口,那滋味儿简直美极了。




而且猪肺很大,骨头也不少,黎善用很大的锅炖的,这天气也不怕坏了,未来好几天早饭都能喝猪肺汤,简直太美了。




张朝喝了两大碗,抱着剩下的猪肺汤就锁进了碗柜。




倒是范琴拿着陶钵舀了一钵子,给住在筒子楼的张新民送过去了,顺带通报好消息。




等回来的时候,张新民就带着三舅妈陈芬一起来了。




“不会吧,真考上了?”陈芬有点不相信,她印象里黎善胆小又内向,怎么可能会考上药厂呢?




问完了察觉自己说的有些不好,连忙又找补了一句:“不是说药厂很难么?”




“考上了,粮油关系都迁过去了,明天就去上班了。”张逐日对这个弟媳妇向来有点不大满意,只觉得她虽然当老师,但是有点不会说话。




当初才嫁过来的时候,满口都是‘书香门第’的,显得张家一家子都是俗人,就她陈家清贵似的。




“挺好,小舅为你感到高兴。”




张新民对黎善那是真心的满意,只要外甥女在药厂站稳脚跟,以后就不用愁了。




“谢谢小舅。”小舅张新民对她很不错,但是对小舅妈陈芬却有多远躲多远,上辈子她见到他们一家子都不愿意说话,因为每次小舅妈都喜欢吊书袋子,谈诗词歌赋,后来差点被人贴大字·报才收敛了。




“那纺织厂的工作怎么办?”那天吵架回去,张新民就将事情告诉了陈芬。




所以陈芬是知道黎善在纺织厂也有一份工作的。




“卖了哦。”




陈芬这话一出口,黎善就知道她对工作有企图,但她装作听不懂的样子,叹气道:“我盘算了所有家里人,发现这工作居然没人能顶替,于是只好让大舅帮我找人卖了,卖点儿钱正好留着我去药厂上班用。”




卖了?




陈芬顿时心疼的不行。




“怎么卖了呢,现在找份工作多难啊。”




“小舅妈你是想要工作么?”黎善满脸懊悔:“哎呀,我以为小舅妈一家子全是老师,根本不需要这份工作呢,早知道就不卖了。”




黎善看向张新民责怪道:“小舅,你也不早说。”




张新民是真没听懂,他大大咧咧地摆摆手:“我老丈人那边可不喜欢这种满是‘铜臭味’的工作,你就别瞎想了。”




‘噗嗤——’




黎善内心忍不住喷笑。




她是真有点怀疑,张新民到底是有意的还是无意的,没看见陈芬脸都绿了么?




送走了小舅张新民两口子,黎善摇摇头,啧啧两声。




旁边的张朝听见了问道:“大姐你为什么啧嘴?”




“就觉得小舅今晚上日子怕是不好过。”




黎善歪过身子,贴着张朝耳朵说道:“你没发现小舅妈今晚上对我纺织厂的工作格外关注么?我看她就是想要这个工作,可惜了,我卖了。”




“卖了就卖了呗,谁让她不早些开口问。”




张朝翻了个大白眼,他也被陈芬念怕了:“三婶肯定给她娘家小弟要的。”




现在当老师多难啊。




不仅学生难教,工作还充满了危险性,小学老师还好,初中和高中老师简直是重灾区,但凡家里有点儿门路的,都不会去当初中和高中的老师,说错一句话就容易出事,这谁受得了啊。




“现在小学老师都招满了。”




如果去当老师,就只能当初中老师了。




黎善笑笑没说话。




这一夜黎善睡得极好,家里其他人也睡得很好,她还做了个梦,她梦见远在琼州的张逐本在船上遇到了风浪,还遇到了敌船,两边开始了一系列的试探与角逐之后,终于不知是谁打响了第一枪。




风雨中张逐本冷静地指挥,冲在最前方。




突然一颗子弹袭来。




黎善心里一紧,下意识地大喊一声:“危险!”




张逐本立即卧倒,躲过了这颗子弹。




黎善松了口气,刚想走过去看看有没有受伤,就发现眼前一黑,梦境溃散了,她的视线被遮掩的太快,自然没有看见张逐本那有些恍惚的表情。




同一时间,滨城那边。




贺堂的姑丈刘千里被妻子贺慧堵在了兵团农场女知青刘小荷的房间里,贺慧一边伤心欲绝,一边撕扯着刘小荷的头发,将她从屋子里拖到了外面的雪地上。




刘小荷浑身上下只披了件棉袄,出来没一会儿就冻的晕了过去,还是刘千里怕出事,将人从屋子外面抱回了房,夫妻俩也不敢声张,一整晚都在给刘小荷烧炕,生怕刘小荷就这么死了。




第二天黎善起的很早。




去食堂买了早饭回来,路上遇见好几波人,都来打听药厂的事,黎善自然知无不言,甚至连自己的复习资料都慷慨借出,让有意的人家备战明年的招考。




一时间,黎善在机械厂的名声都响亮了不少。




黎善也不怕这事儿传到童玲耳朵里,甚至她还有些迫切,她已经迫不及待地想看到童玲知道她把纺织厂工作卖掉时的表情了。




回家后先把炉子通了。




黎善将水坐上,自己啃了两个馒头,又吃了个煮鸡蛋,便将剩下的放在炉子上温着。




做完这一切,范琴起来了。




“这么早?”




“睡不着。”黎善笑笑,将手里的事交给范琴,又回房间拿了自己小包,里面有钥匙和笔记本,昨天方红星提醒说今天可能会先参与学习,所以她得准备齐全。




又检查了一下自己的工具,黎善才背着包出门去上班。




今天的运气仿佛格外的好,不仅到了站台就碰上了公交车,甚至一路绿灯,中途也没有很多人上车,就这样安静自在的到了药厂。




黎善和李琳还有苏卫清碰头后不久,就有人事部的徐干事过来念名字分配部门。




第一个念的就是黎善的名字:“黎善,去技术部。”




“是。”黎善应了一声,抬脚走到技术部牌子的后面。




第二个是那个叫宣扬的男同志,看来是按照成绩来分配的:“宣扬,去质量部。”




宣扬走到跟黎善隔了两个牌子的质量部牌子后面站着。




第三个:“苏卫清,秘书处。”




苏卫清:“?”




黎善也是一头雾水地看着苏卫清。




一时间都有些懵。




“行了,苏卫清去秘书处牌子站着去,你可是老笔杆子了,进了厂自然要发挥特长,做我们厂区的笔杆子。”徐干事显然是认识苏卫清的,这会儿跟苏卫清说话的语气都轻松不少。




苏卫清举手:“徐干事,我主动申请去技术部。”




徐干事脸色一肃:“苏卫清同志,希望你能服从上级命令,不要对工作挑三拣四,你是厂区一块砖,哪里需要去哪里,希望你能正视自己的工作。”




苏卫清被训了一顿,只能蔫哒哒地去了秘书处的牌子后面站着。




秘书处是第一个牌子,黎善在倒数第二个,两个人对视一眼,就好比那牛郎织女中间隔着银河。




苏卫清刚想跟黎善来个眉目传情,就看见那个叫宣扬的男同志突然扭过头,冷淡的眉眼间冒出一丝明显的疑惑,不明白为什么这个第三名要这样看着他。




苏卫清:“……”




算了,下班后有的是时间。




于是站直了身子,一本正经地看着剩下的那群人。




除了第一名黎善去了技术部,第二名宣扬就去了质量部,苏卫清由于自己的‘个人特长’过于突出,本该去生产部办公室的人,被转去了秘书处,第四名补上去了生产部办公室,从第五名开始,剩下的将近十个人,全去了生产部下属的车间里,还打散到了不同车间里。




这样一分配,这十几个人就宛如水滴入大海,瞬间十分不显眼了。




黎善去技术部,属于研发所的外围部门,一切以研发所的需求为中心,进行开发一系列药品方面的调配,还要负责整理一些实验报告。




这工作看似简单,实际上却很复杂。




不仅要求有一定的专业知识,知识储备也得足够。




黎善一到部门就被分配给了一个姓刘的大姐,大姐很忙,没空理她,直接拿了本《医用拉丁语》给她,冷漠地下了任务:“最快速度将这本书背完,背完了来找我默写。”




于是黎善就抱着本书在技术部里坐了一整天。




她在任务世界是学过医的,医用拉丁语自然熟悉,只是她却不能立刻表现出来,毕竟这个时候的她,只是个普通的,刚高中毕业的女同志。




如果她表现的太过于逆天,不仅不会有人觉得她是天才,反而会觉得她是受过专业训练,却蠢钝如猪,第一时间就暴露自己的女特务。




刘大姐从未考虑过黎善会不会读这个拉丁语。




说实际的,她其实也不会读。




但她看见这个符号,就知道代表了什么意思,所以刘大姐不需要黎善背诵给她听,只需要黎善默写就行,她在工作的空余时间,会关注黎善所在的这个角落,看着她一直埋头苦背,还拿了个笔记本写写画画,不由满意的点点头。




“这个瞧着还不错?”技术部的文部长小声问刘大姐。




刘大姐点头:“可算是来了个踏实肯干的了。”




犹记得去年分配过来的那个,只一天就被她扔回了生产部车间。




黎善一直背到下班时间,刘大姐过来敲敲她的桌子:“下班了,你背的怎么样了?”




“我有点笨,才背了一小半。”




黎善有些不好意思,她把控着速度,与任务世界里的进度差不多。




却不想刘大姐却开怀的笑了:“挺好,明天继续。”




显然对黎善的进度很满意。




“好的,刘大姐。”




黎善将书放在桌子的左上角,然后将笔记本收回包里,起身将椅子推回到桌子下面,做完这一切才对着刘大姐点点头,背着包离开。




刘大姐看着她利落的动作,心里顿时更加满意了。




她看的出来,这不是刻意伪装,而是自然而然形成的习惯。




黎善走出药厂大门,苏卫清已经在等着了,见她来了,连忙迎过去。




“走,我陪你一起回去收拾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