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四章:后天五气,大宗师之上的境界!

 被淹成了落汤鸡。 

 张北行并不恼。 

 因为在刚刚,他,抓到了关键。 

 那一瞬间的如履平地绝对不是错觉。 

 他真的在那一瞬间站在了水上! 

 “我刚才做了什么?” 

 回忆着自己方才的所作所为,张北行思量着自己到底是在下意识间做了什么,才能够出现那般不思议的情况。 

 然沉吟片刻,无果。 

 因为在水上行走,这压根就不是科学所能够解释的事情。 

 而用科学无法解释,张北行就只能够从自己的身上下手。 

 恰逢此时。 

 那霍鸿浩也和南云省的军官聊完,正要上路。 

 想到张北行还在湖边,霍鸿浩扭过头来,对张北行询问道:“张老弟,我们现在要去十公里外的前哨站安营扎寨了,一起吗?” 

 张北行此刻刚摸索出来东西。 

 正处于突破的关键时刻,哪儿会就这般将其耽搁,当即就摇头:“不了,你们先去吧,我再练会儿,之后就到。” 

 “好!” 

 听到张北行的话,霍鸿浩没有多说什么,只是从怀里掏出来了小黑方块,对着张北行一丢:“张老弟,这是咱们的信号器,你把它连在咱们的军用手机上,就能够在上面实时看到我们的位置了,到时候你直接按照我们的位置找过来就行了。” 

 “好!” 

 一把抓住霍鸿浩丢来的信号器,张北行应了一声,将它塞进了湖旁边的书包里。 

 见到张北行将信号器收下,霍鸿浩点了点头,然后就带着大部队,向着森林深处走去了。 

 在他们离开之后。 

 张北行坐在原地琢磨了一会儿。 

 刚才那瞬间的感觉真是奇怪。 

 明明是真实存在的。 

 但如今,自己却是怎么都引不出来,也摸索不出来。 

 就好像只有在他行动的时候,那种变化才会随着他的举动,从而下意识的被激发出来。 

 “难道这就是我突破超凡的契机?” 

 张北行眉头一皱,借着一个翻身从地上站起来,看着面前那因为自己,泛起了层层波浪涟漪的湖面,决定再去用行动去验证真伪。 

 于是他一脚迈出,踩了上去。 

 这一次,张北行并没有着急跟上。 

 而是把脚放在水面上,停滞了片刻,发现没有出现任何异常后,这才紧跟着,将另一只脚也放了上去。 

 “噗通!” 

 落水的闷响传来。 

 不知道是因为张北行的动作太慢了,还是主观意识太强了。 

 这一次,什么变化都没有出现。 

 显然,张北行也意识到了这点。 

 察觉到在水上行走的情况,完全是出于本能才做到的。 

 于是在从水上爬起来后,他皱着眉看了看那湖面,然后就毫无预兆的,在自己都还没有缓过劲来的情况下,直接抬腿,一脚踩在水上。 

 这一次,张北行清晰无比的感受到自己的双腿在没过水的瞬间,有那么一刹那,仿佛是置身于平地上。 

 也几乎就是在这一刹那。 

 张北行的精神直接就集中了起来,仔细感知着自己双腿上面所出现的变化。 

 就发现在这一瞬间。 

 自己的双腿上,有一股莫名的力量从中涌出。 

 形成了一个独特无比的“立场”。 

 将他的双腿包裹在其中。 

 张北行想要探索更多。 

 但是那股感觉就犹如指尖流沙,一刹那,便消失的不见踪影。 

 “噗通—” 

 沉闷的水声的响起。 

 冰冷的湖水将张北行包裹,灌进了张北行的耳朵,鼻腔之中。 

 “噗——” 

 “哈呼—” 

 破开水面,吐出湖水,张北行深吸一口气,游到湖边,从水中爬起。 

 一股寒风袭来。 

 饶是以张北行的身体素质,在全身上下都被水浸湿后,也不免感觉到了一股寒意。 

 但此刻就是再怎么冷。 

 也难掩张北行心中的火热。 

 “找到了,我终于找到了!” 

 张北行兴奋的呢喃着,他终于知道让自己站在水上而不下沉的办法了。 

 是由自己体内散发出来的未知力场! 

 知道了原因,剩下的就好办了。 

 只要他继续摸索,找到这个力场到底是因为什么原因而出现的就可以了! 

 念及于此。 

 张北行动力十足。 

 他毫不犹豫的再度迈出。 

 还是和刚才一样,彻底的放松,遵从本能,不去刻意的观察自己身体上所出现的变化。 

 直到那个脚踏实地的感觉从脚底传上来后。 

 张北行的注意力顿时被带动,全神贯注的去观察自己的双腿。 

 仔细感知着自己双腿上的状态以及血流情况。 

 便发现他的腿上之所以会出现力场,将他的双腿覆盖包裹,究其原因,就出在他腿上的数个点位上。 

 但因为时间太过于有限。 

 一时之间,张北行没有办法将他们全都记住。 

 只能够不断地尝试数次。 

 将这些点的分布全部都记在心中。 

 回忆着这些点位的分布。 

 张北行总感觉这些东西,自己仿佛是在哪里看到过。 

 于是从包里翻出来了一本古籍,查阅了起来。 

 便发现这些支撑着他在水里站起来的那些点,乃是他腿上的穴位,张北行的眉头顿时就皱了起来。 

 穴位,又名腧穴。 

 是人体经络上特殊的点区部位。 

 根据史书记载,其最早被发现与黄帝时期。 

 在黄帝所著的《黄帝内经》中明确指出,穴位,乃“气血所发,各有处名”。 

 而穴位的作用,《黄帝内经》中同样有所记载:“以痛为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