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三群聊:三国混日子的又一天

第337章:换个途径,其乐融融(第2页)

但仅仅只是有这一个可能,贾逵就想敬而远之。

 

反正他从碰到长公主开始,整个人生的轨迹,就已经变成了他所看不懂的情况了。

 

说运气不好吧,至今还活着,而且看起来还前路光明的样子。

 

说运气好吧,现在依旧飘泊在外,为了理想和梦想而奋斗。

 

强行压下内心当中对于长公主的复杂想法,贾逵扭头看向了另外一个可能性。

 

河内司马家族,主脉之嫡子司马懿,司马仲达。

 

出生名门,家庭背景优越,自身人脉资源广阔,也享有名号,号称司马家百年不出的天才。

 

如果是这个人的话,有这样的能力和谋划,貌似也正常。

 
 不过就年龄而言,这家伙的年龄可比他小多了。

 

这种天赋和天资,以及在谋划上面的谨慎,确实是一个可怕的家伙,真要和这样的人对上,他所引以为傲的优势,会被直接碾碎吧。

 

而同样从安息帝国回到丛林地区的司马懿和徐庶,彼此之间的想法,那就完全不一致了。

 

因为都在安息帝国待过,也了解了安息帝国的军队制度,政治制度,还有各方势力,甚至对于国家的人口军队规模战争潜力等等各方面有了全方位的了解。

 

在这种情况下,司马懿和徐庶做出了不同的推论。

 

两者的观点,算是出现了较大的误差。

 

对于徐庶来说,安息帝国终究不是自己的国家,自己的领土,甚至上面所生存的百姓,都不能够称之为国家的子民。

 

能力有限的情况下,自然优先保证本国国民,而非普及众生。

 

罗马帝国的强大,光凭安息帝国自己的记载,就能够窥探一二,在这种情况下,常规的军事手段和军事战争,在不变更军制的情况下,徐庶完全看不到胜利的希望。

 

所谓的国家规则,都是建立在实力之上的东西,如果自身的实力不足以保护这个规则,那么这个规则的建立和诞生,终究是空中楼阁,一碰就碎。

 

所以真要保护这个国家,这个不属于汉帝国的帝国,就应该向着军事方面进行倾斜,变更制度的同时,完善对应的奖惩制度,从基层开始抓起,自下而上,重新完成体制的积累,然后通过这一方面的积累,去获得对抗罗马帝国的本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