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2章 我的错 我来处理(第2页)
“城外的那些楚人后裔。”曲灿伊说道:“这帮人闹事了,吏部和礼部还有工部派过去的官员都被人打了。”
“啥玩意?打官员?”路朝歌将手里的菜刀一扔:“这帮人要造反啊?”
“周尚书原本是要过去的。”曲灿伊说道:“可陛下担心那帮人在动手,就没让周尚书过去,已经派人把临时营地给围上了,现在大家都商量着准备怎么处理呢!”
“走,路上说。”路朝歌解了围裙扔在了一旁:“到底怎么回事?”
曲灿伊也不敢隐瞒,将自己知道的事情和路朝歌一五一十的说了一遍。
这件事其实也没那么复杂,就在早上的时候,三部官员去了临时营地,想给这些人找点事情做,也能让他们手里有点余钱,这些人早早晚晚肯定是要送走的,现在可以白吃白喝的养活着,以后就得靠自己了。
三部官员想的确实没问题,这些人过段时间是要送到北方去的,补充北方因为刘子腾折腾而产生的人口缺口。
可这帮人不想干活了,毕竟每天什么都不用干就有吃有喝的,那谁还愿意干活,三部官员就想着劝一劝,这种事商量着来就是了,也不是白干活,每天有工钱可以拿,但凡想过好日子的,肯定都愿意去干活的。
三部官员好心劝说,可有人就不干了,讲理他们肯定不是这些官员的对手啊!那就剩下直接动手了,三部九名官员,被一帮人给围殴了,若不是巡逻而过的战兵及时出现,这几位估计今天是在劫难逃了。
李朝宗得到消息,第一时间派出了御林军将整个临时营地给围上了,先控制住这些人,怎么发落还要商量,毕竟这是从大草原上接回来的大楚后裔,怎么处理他们肯定要小心小心再小心。
武官这边就一个意思,全都拉出去弄死,这件事就算得了,给你吃给你喝,还养活出个孽来,大明的粮食不是大风刮来的,大明的银子也不是地里长出来的,那都是百姓们一文一文攒出来的,给你们白吃白喝的,你们转过头就打人,这要是时间长了还了得?
文官这边这次一句话也不说了,都被人打了还有什么可说的,他们这次绝对支持武官的建议,这些年,武官的地位明显提升了不少,尤其是鞠永安这样的大喷子都开始尊敬武人之后,武人的地位自然而然的也就上升了。
李朝宗现在也是挠头,这些人是路朝歌从草原上弄回来的,说是为了彰显大明的气度和仁义,现在气度和仁义展现了,这帮人却不知好歹起来,什么事情都有个度,过了可就不太好了。
你说要是直接把这些人杀了倒是简单了,可终究是落了下风,人是大明接回来的,就因为这点事你就把人都杀了,说出去是真不好听,可你若是继续这么放纵他们,弄不好以后很久养出一帮活爹出来。
路朝歌急匆匆的赶到了皇宫,一帮文武大臣分列两侧,文官这边今天格外沉静,武官这边群情激奋。
“都杀了。”夏侯闻叔最近在忙活成亲的事情,所以没有什么大事他基本上就不上朝:“留着也是个祸害,好心好意把他们接回来,让他们过点人过的日子,反倒是我们错了,就应该把他们扔在草原上,让草原人继续奴役他们,一帮子没骨头的贱皮子,不敢反抗草原人,倒是对恩人耍起横来了,一个个什么东西,杀了利索。”
“对。”在朝会上一向不怎么说话的穆斯塔法都坐不住了:“陛下,您把他们当人看,他们可没把您当圣上,这帮人现在都觉得我们养活他们是应该的了,我前几日上街,就看见他们到处闲逛,游手好闲也就罢了,还好吃懒做。”
“我是一向主张不要灭人全家的。”夏文宇这个被誉为儒将的将军,这个时候也站了起来:“陛下,这次要是不好好让他们长长记性,以后送到各地去,结果也是一样的。”
“陛下,都是大明的百姓。”周俊彦站了起来:“既然是大明的百姓,那就按照《大明律》处理就是了,合情合理也合法,《大明律》可不是摆设。”
看看,看看,读书人可比武人坏多了。
武人的坏,直来直去的,我就是要弄死你,我就是要废了你,没那么多弯弯绕。
可是,你在看看读书人,直接把大明律搬出来了。
可人家说的就是在理,而且你挑不出一点毛病来,你还得说人家没毛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