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伐天下披甲莽夫

第1523章 过程不重要 结果才重要

第1523章 过程不重要 结果才重要

 

李朝宗可以下令,但是他下令杀了这些人之后,路朝歌绝对跟他翻脸,在翻脸之前还要想尽办法把李朝宗的名声给挽回,做一件坏事容易,想掩盖一件坏事可就不是那么容易的了,那可是要下大力气的。

 

而也正是因为知道路朝歌的脾气,李朝宗才叫曲灿伊去通知的路朝歌,不然那些人压根就活不到路朝歌赶到正殿。

 

这么多年这哥俩就是相互成就,一个懂另一个,两个人没什么利益冲突,主要是路朝歌压根就没想要什么权利之类的,他巴不得李朝宗什么都不让他干呢!

 

路朝歌但凡有一点歪心思,他都不带好好培养李存宁的,肯定想尽一切办法,把李存宁给带歪了,等李朝宗两腿一蹬,他路朝歌很容易就可以接过李朝宗扔下的权利,当个摄政王之类的轻而易举。

 

可是他并没有,从李存宁出生的那天开始,路朝歌就不遗余力的培养李存宁,甚至为了让李存宁未来能接李朝宗的班,连他娘的《帝王术》和《厚黑学》都教给李存宁了。

 

甚至告诉李存宁,必要的时候连他这个二叔也不是不能杀,这就是路朝歌最狠的地方。

 

当然,李存宁学了《帝王术》和《厚黑学》,但是从来没想过对自己二叔如何,用他的话来说,这是我二叔,我得多狠的心,才能对他下的去手。

 

说白了,从李朝宗和路朝歌起兵那天开始,李家和路家就绑定在了一起,两家就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相互之间不需要制衡,只有相互扶持。

 

上百万大军扔在那,李朝宗自己控制的住吗?

 

根本就不可能,尤其是地方上的那些野战军,他们有几个人见过李朝宗?

 

你也不能让李朝宗为了控制军队,一年四季什么都不干,四处流窜去检阅自己的军队去吧!

 

但是,路朝歌就可以,他就能四处乱窜的控制军队,军队控制住了,你觉得谁能在他们哥俩手里翻出浪花来?

 

为什么长安城的军队永远是最多的,为什么四疆的大将军必须是李朝宗的死忠?

 

就是为了让路朝歌在无论何时何地,不用担心四疆会出问题,也不用担心若是地方军队发生暴动,他路朝歌手里无人可用,人家哥俩算的明明白白,李朝宗主持大局,极力支持路朝歌掌军,路朝歌掌控军队,从外部对内部的那些官员形成威慑,谁还敢不老实啊!

 

人家哥俩算计的清楚,这帮大臣也看的明白,大家各司其职老老实实的,人家哥俩爱怎么样怎么样,别掺和别打听,打听多了就惹祸上身了。

 

那为什么路朝歌还多次要请辞军权,这是一个态度,也是一个信号,就和杨嗣业要主动回家养老是一个道理,告诉这些人别总是贪恋权势,该让地方的时候老老实实的让地方,别最后弄的大家都挺不愉快的。

 

杨嗣业为什么位列国公第一?

 

人家活明白了。

 

自己这辈子该吃的苦吃了,该享的福享了,该拥有的权利也拥有过了,那就已经足够了,太贪婪的人不会有好下场,这已经被历史多少次证明过了。

 

路朝歌离开正殿,李朝宗叫了几名官员跟了上去,他了解路朝歌,就算是杀人也不会把所有人都杀了,那不是几十人几百人说杀就杀了,那可是好几万人,男男女女老老少少的,不能一刀全都结果了不是。

 

几名官员跟上路朝歌,他也不以为意,出了皇城直接回到了府上,几名官员在正厅喝茶等待。

 

路朝歌换上将军甲,披上麒麟纹披风,腰间挂上将军刀,这就是他出征时的样子,杀人的时候也是这样。

 

朝服震慑不住那些大楚后裔,但是将军甲可以。

 

给几名官员安排了马车,府上的马夫将大黑马给路朝歌牵了过来,几名官员愣是没敢上车。

 

路朝歌骑马他们坐车,这是李朝宗的待遇,可不是他们几个四品官员的待遇。

 

“上车,动作快些。”路朝歌说道:“我还要赶回来吃午饭。”

 

几名官员无奈,只能坐上了马车,一行人来到了长安城外的临时营地,这个临时营地距离那些读书人的临时营地不算远,差不多也就一二里的距离。

 

此时的临时营地已经被御林军围了个水泄不通,里面的人想出来根本就不可能,那些知道出事的人想回来,也得在外面老老实实的给我待着,那帮读书人好说话,这些拎着战刀的战兵可不太好说话,他们真敢动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