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0章 不破不立(第3页)

也恰恰是这些情况,使得他们没有再相互算计,而是想尽快将眼前的危机解决。

“既然你们都来了,那朕索性就把话说明白。”

朱由校向前探探身,眼神坚毅道:“若是没有今日之事,他们想怎样闹腾都行,想怎样议论都行,但是他们敢僭越大明律法,聚在奉天门向朝廷示威,向朕示威,那他们就别想着能逃过大明律法的制裁!”

“别说是会试前出现罢考,就算是殿试出现罢考,那朕该抓也还是抓,今日他们敢聚在奉天门外示威,那明日就敢冲撞皇城,这股歪风邪气不给他压下去,那大明还是大明吗?!”

这是要出大事啊!!

听到此言的内阁诸臣,无不是脸色大变,谁都没有想到天子竟这般强硬,显然是要严查此事了。

事实上对今日发生的事情,朱由校一点都不意外,甚至都在他的预料之中。

不知从何时起,大明的读书人,跟政治紧密联系到一起,关键是这一群体串联起来,造成的危害是极大的。

空谈误国之风,泛泛其谈之风,在很多地方肆意发展着,这也残害了很多读书人,继而使得博取名望,成为很多人想要做的事情。

只要有了名望,那一切就好办了。

再好的东西掺进了人性,掺进了利益集团,都会走成四不像。

朱由校选择借着山东漕运案,以逮捕孔胤植作为契机,选择在京城掀起一股思潮,就是因为他敏锐的发现,儒家在此时已经失去了本义,这其中掺杂着太多的利益集团的代言!

他们假借着儒家思想的名义,干着很多肮脏的勾当,深固于思想层面的东西,如果以这种形势长期传承,那必然会造成思想禁锢,必然会变得保守固旧,这也是为什么神州千百年来,明明有很多次机会再度腾飞,开辟一条全新的道路,可最终都只存在于萌芽状态。

朱由校想带领着大明走出去,但是想真正走出去,那儒家思想就必须要改造,且不能再受个人的影响,应以国家意志为主导掌控住,没有一个内外兼修的意识形态,哪怕朱由校能开辟一个新的时代,但是到最后啊,终究会泯灭于时代浪潮下。

原因很简单,当打着某些旗帜的守旧派占据主导地位时,必然是会推翻先前定下的种种国策,这也是为什么大明总是反反复复,朱由校要用自己的方式,彻底根除掉这一隐患,使得大明的国策,能够在大层面保持延续性,而绝非是一位天子一个国策!!

构建起汉文化圈的基准前提,就是要有兼济天下、兼容四方的大胸怀,而绝非是动辄就保守固旧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