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章.必胜前提,钱粮、军需、人心

‘ 老小子,当真知道些什么。’高启心中暗暗想道。

 

“詹大人,不如同行?”

 

和詹同一道朝宫外走去。

 

当四下无人后,高启轻声询问道:

 

“詹大人以为,太子此时大兴国战,如何?”

 

“妙极!”

 

“妙极?”

 

高启想了许多答案,却没想到詹同竟会如此回答。

 

“何来妙极?”

 

“敢问高夫子,文臣为何不愿大兴国战?”

 

“这.....”

 

听到詹同非但没有回答他的问题,反而轻声反问。

 

高启微微一顿,沉吟片刻后,这才谨慎说道:

 

“想来是诸多同僚以为,此时大兴国战,苦耗钱粮。”

 

“我朝下令,平定四夷,有失大国风范吧!”

 

“高夫子高见。”

 

见自己说完,詹同闭口不语,径直朝宫外走去。

 

高启默默叹了口气,这才继续说道:

 

“每逢战事,武将能从中得到功勋,可文臣不仅要为粮饷、军需操劳,事后论功行赏,功劳也大不过前线厮杀的将帅。”

 

“所有文臣从来都不喜战事。”

 

高启说完,詹同环顾四周。

 

确定无人后,这才开口说道:

 

“高夫子所言极是。”

 

“而且眼下情景,文臣更不希望战事兴起。”

 

“虽说胡逆案中,所斩首的官员不仅有文臣,也有武将。”

 

“可勋贵武将一个都没有被问责,而六部官员却有半数牵连其中。”

 

“此时文臣正值势弱。”

 

“若此次国战得胜,武将势头更盛。”

 

“那些个文臣在朝堂的地位,就愈发岌岌可危了!”

 

“嗯.....”

 

高启微微点头,他没想过文武相争,自然也没想到这点。

 

只不过片刻之后。

 

高启看向詹同,很是疑惑问道:

 

“詹大人说,那些个文臣?”

 

“难道你我,不算是文臣?”

 

“高夫子说笑了,你我当然算是文臣,可并非那些个文臣!”

 

詹同回头看了眼还在奉天殿外喋喋不休的官员。

 

语气中似乎带着轻蔑意味,缓缓说道:

 

“如今我朝是何局面?”

 

“陛下圣明,太子贤德,在这两位治下,民心足备,士子、百姓心向朝廷。”

 

“此等政通人和之境,却还有人想着文武相抗。”

 

“甚至想着再复前宋文臣荣光。”

 

“这不是笑话,又是什么?”

 

“你是说.....”高启双眼微眯,沉吟片刻后方才说道:“陛下和太子殿下,绝不会让文武失衡的局面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