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1章 诸国合力制明

伴随朱标怒喝出声,满朝文武包括蓝玉、朱棡二人齐齐跪倒在地。

 下一秒。

 只听朱标脚步铿锵,缓步走下台阶走到蓝玉跟前后,沉声质问道:“蓝玉!”

 “你是想以前线百万将士要挟于朕?”

 “微臣不敢,微臣岂敢啊,陛下!”

 就在蓝玉面露惶恐,连声不敢之时。

 却听朱标怒气未减,当即下令斥道:“梁国公蓝玉朝会对言无状,依仗军功,目空一切。”

 “传朕旨意......”

 朱标还未说完,一时间李景隆、邓镇等勋贵二代,以及在场所有武将齐齐出声劝阻。

 哪怕朱标还未说出打算惩治蓝玉。

 可倚仗军功、目空一切,便是武将的头等大罪。

 纵然众人皆知朱标倚重蓝玉,可眼下无人怀疑朱标壮士断腕的决心。

 即便是废黜蓝玉,在场众人也丝毫不会感到意外。

 “陛下三思啊!”李景隆向前跪行两步,忙出声道:“梁国公虽言语无状,可话粗理不粗。”

 “倘若末将见有外邦使臣诋毁我朝不予惩戒,家父还朝定会打折末将的腿。”

 “求陛下明鉴!”

 “求陛下明鉴~”

 见一众武将求情之下,朱标仍无所动。

 李善长想了想,也跟着说道:“还望陛下三思,我朝军武昌盛一因将士勇猛,二来便是军中将帅都是些吃不得亏的性子。”

 “如此我朝军武才能似眼下这般昌盛。”

 “方才梁国公所言,当真是话粗理不粗。”

 “旁人不知,韩国公亦不知晓?”

 听到朱标冷不丁有这么一句,李善长神情一顿有些茫然问道:“陛下,老臣不知什么?”

 “眼下爪哇使臣被晋王殴打,我朝纵然处置公正,也会被他国诟病有偏袒之意。”

 “至于什么爪哇使臣诋毁我朝在先,仅凭晋王一面之词朕如何能信?”

 被朱标这么一说,李善长长舒口气的同时,笑着开口道:“如此便也简单,陛下不如召诸国使臣当庭对峙。”

 “诸国使臣若真有诋毁我朝在先,料想圣驾之前他们也不敢抵赖!”

 “传!”

 见朱标没有犹豫分毫,当即便传召各国使臣。

 李善长这才明白朱标本意便是要传召那些藩国使臣当庭争辩。

 至于方才假意训斥蓝玉,也无非是提前定好同仇敌忾的调子。

 毕竟朱棡虽也历经倭国之战,可说到底在驻守京城的武人之间少有威望。

 而蓝玉却是不同。

 大明战功赫赫的梁国公,倘若不是死在战场,失于兵败,反而折戟沉沙乃是因他国使臣弹劾。

 此事说将出去,大明武人的脸还不被丢尽?大明武官岂不是要让他国之人笑掉大牙?

 不仅如此。

 朱标有意显露袒护他国使臣之意,为的也是给朝中文臣一份敲打。

 今日之事,不仅关系武将。

 倘若待会廷辩之上,朱标当真因他国使臣缘故罢免蓝玉梁国公之位,削其军职,甚至还惩处晋王朱棡。

 那今后但凡接待他国使臣的文官,日后也要仰人鼻息,看他国使臣的脸色行事。

 朱标这步以退为进的棋,走的当真玄妙。

 只是李善长看来却觉有些可惜。

 为了让文武同心,朱标隐有自污其名,此法当真有些折损朱标这位新任帝王的威严。

 片刻过后,诸国使臣相继入殿,齐齐跪拜。

 朱标刚吩咐众人起身,却见安南使臣黎恒率先拜倒道:“臣安南使臣黎恒启奏大明大皇帝!”

 “黎恒?”听到此人名姓,朱标双眸微缩,不免警惕了几分。

 要知道,眼下安南乃是陈氏掌权,古称陈朝。

 后永乐年间,大明派兵驻扎安南,得实际掌控。而安南黎利发动蓝山之役,将明军赶出安南。

 也因永乐年间,大明重心一直都在北方。

 所以便也承认了黎朝的藩属国地位,倒也没有继续派兵驻扎安南。

 如今这黎恒,想来便是那黎利的父辈、爷爷辈。

 “臣黎恒拜见大明大皇帝!”

 “大皇帝明鉴,昨日天朝晋王殿下以宴请为由,接见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