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4.人生向暖(23)三更(第2页)





桐桐听了一模一样的夸奖年年不变,但还是一脸的深以为然:“我就觉得外面的酱没有我伯娘做的酱好吃,我上次就想要,我妈说,‘家里那么忙,晒酱多麻烦的,一点都看不见你伯娘辛苦,不会心疼人’,不叫我要……”




王娥就说妯娌,用手肘子一下一下的撞她:“你也是的!自家的豆子,自家晒的酱,你有啥不好意思的?我还想着你住城里,许是嫌咱自己做的酱。”




田易阳:“……”可别听那丫头满嘴跑火车!她现在是可会哄人了。




但她现在不得不顺着这个话往下接,“我哪是嫌弃?啥城里人,老家呆了十八年,根是变不了了!就是知道麻烦,才不好啥都跟家里要。你这家里家外的忙,咱家这大事小事哪件能离了你?本来家里就给的不少,连酱也得从家里拿,不像样儿。”




“又不是值钱的东西!家里的还多,这次你们走的时候给带上。”




成!拿就拿吧。




桐桐就认真的吃饭了,就是这样嘛!家里的当家主妇高兴了,一家子才能高高兴兴!




凡是跟儿媳妇整蛾子的,脑子大抵都是有些毛病的。




吃了饭了,田易阳要跟着去厨房收拾,王娥非不让:“坐都坐木了,歇着吧。”




很高兴的继续去忙了,然后又去喂猪,一刻不闲。




田易阳心里叹气,回头看看炕上那些东西,然后把烟、酒,还有整箱的饼干,麦乳精,还有一种是果珍,这是冲饮料喝的。




她把这些看起来就贵的,都给整到一块。




在老大家要走的时候,田易阳才拉住妯娌,“嫂子,把这些带回去。饼干给俩孩子留着,其他的是给亲家叔婶的。”




是说给王娥的父母的,“你回娘家的时候带上……”就不用另外花钱买了,这东西相对来说,高档一些。




王娥也不客气,“那成!我带过去。”




桐桐又把其他的零嘴全都塞到一个袋子里,递给奶奶,“您放柜子里,这是恬恬的。”




小孩子嘴馋,各种东西一袋子,她自己提了放在了柜子里。




回乡下什么都好,就是上厕所不方便。真就是一上完,赶紧往回跑!




进来就钻被窝,外面的雪飘飘洒洒的,这是又要下起来了。




晚上就是南北两铺炕上睡的,这边屋里暖和。床上拉两挂帘子,一拉上就遮挡了视线,这么睡就成。




躺下才聊呢,林三桥才问真实的情况,“钱要是不够用,你再拿去继续用。”不叫你哥嫂知道就行,“回头有了你再还回来。”




“不紧了!”紧不紧的,都得自己想法子了,不是实在没办法都不会从老家拿钱的,“明儿我先回我老丈人家一趟,把那边的账也还上。天一暖和,我的活就多了,现在都预订下好十几家,一个人干不过来都得请人了。”




田易阳也说:“也不走远,就在单位里,人头都熟悉。比在外面经营强多了。”




林守道‘嗯’了一声,“现在好多地方都往外承包,澡堂子都承包出去了。我们那一片三十多万人,啥生意都能漂得起来。过完年我就去看看,看看我们那社区哪里往外租,我先就租上一间,人家找咱干活至少得知道上哪里找。”




老人就听着,不管懂不懂都听的认真。听儿子说他的情况,说未来的打算。




做父亲的信以为真,做儿子的报喜不报忧。




桐桐就在这种低声聊天中,在外面呼呼的风声中酣然入睡。




早上一起来,外面的雪光都刺眼,雪还下着呢。




棉袄被奶奶暖在炕头,热乎的很。起来撸了早饭,一家三口走着去隔壁村。两村之间也就那点路,走着半个来小时也就到了。




拎着点糖,又有奶奶准备的自家酿的粮食酒,五斤的量!王娥给拎了三只扒皮的冻兔子,“叔婶家没养这个,带过去跟鸡一块炖,好吃。”




这就行了,足够了。




雪不大了,零星的飘着。双脚踩在雪上咯吱咯吱的响,两口子心情都不错。




林守道指着不远处的水渠,“修那个水渠的时候,我不到十五!整天跟着人家一块,就为了混一顿一斤的馒头。”




田易阳就笑,“你姨妈那时候是铁娘子小队的队长,跟小伙子比,看谁更能干!非要证明什么妇女能顶半边天。我可受不了那个苦,到处躲!你姨妈天天逮住我教训……她觉得我懒,思想觉悟不高!我觉得她八成是脑子有些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