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你就不行之新征途林木儿
540.人生向暖(49)一更(第2页)
四爷:“……”其实人家没说错,自己和桐桐在选自己没学过的,未尝不是一种完善自我的需求。只是自家两人的情况特殊,但从老师的角度去想,他们会觉得是这个孩子被教偏了,这是一种思想不成熟的极致表现。
是的!老师就是这么想的:有人要求你完美,那你就得去完美吗?不是这样的。
但是呢,老师又说:“你们最出色的地方不是各科都很优异的成绩,而是身上的这股子韧劲。十五六岁,这需要多大的自制力、毅力,才能耐着性子把不喜欢的做到极致?这是个很了不起的特质。”
四爷就问了一句:“您觉得我物理上有天赋,您认为林雨桐擅长数学,那为什么林雨桐没有被数学专业录取,我也没有被物理专业录取?”
老师真笑了:“你们的资料里有你们各科的试卷。为了证明你们完成了高中学习,基础扎实,甚至于语文、政治、历史、地理的考卷都有。比起理科成绩,我更惊艳于你们在文字上的功底。”
他记得很清楚,“我记得你们语文的模拟试卷上有一道作文题,主题是写春的。林雨桐的作文题目是‘半为怜春半恼春’。当时看到这个题目的时候,我觉得这是一篇伤春悲秋的文章,看着老师难得的给了满分,我想着文笔一定很惊艳。等认真的看了文章,才发现这不是无病呻|吟,她用春隐喻这场变革,变革带来春的生机,但同样的,这变革的过程那种阵痛,在文章里表现的很深刻。文章最惊艳和打动人的,正是这种思想深度。”
四爷已经明白了:老师们觉得他们学理科是因为必须得生存!家庭、家境限制了他们个人的发展,他们努力把各方面做到极致,为的是出人头地,为的是得到更多的发展机会。
而这种出人头地,不是错的,但却觉得可惜。
他们觉得不管是家长还是中学时期的老师,都没有真正的育才。
老师拿着酒瓶子,又抿了一口,这才道:“你的文章,我印象也很深刻。有一篇是材料作文,关于管仲和鲍叔牙的。材料有限,但你的文章包含却无限。管仲和鲍叔牙以及他们所处的年代,在你的笔下是恢弘的!为此我还问了很多我的学生,理科生嘛,哪怕是在读的研究生,他们有些都不知道管仲和鲍叔牙生活在什么时期。听过管仲,但关于鲍叔牙一无所知。”
他说着自己都笑了,“我又看了你的所有的历史试卷……我也当过学生,我知道历史题的标准答案是什么样!你的答案不那么标准,但这恰恰是叫我觉得惊艳的地方。一个的熟读史书的十六岁少年,已经很完美了!你没有不足……”不用强行的拧巴自己!
虽然这很了不起,很优秀,但大可不必!
“小伙子,学好理工科的确更能找到好的工作。但是,我也有一句很重要的话告诉你。”
您说。
“理工科的高度,决定了一个国家的高度。但这并不是说文科就不重要,恰恰相反,思想的高度决定一个国家的深度。”老师盯着这孩子的眼睛,“出身所限,你求存,这没错!因此,录取你是希望给你底气;但同样,专业性越强的东西,发展的方向越是单一,它是垂直型发展方向。而你……或者说是你们俩,也许有更宽阔的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