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宇琼楼64三更(第3页)

看到这里,她转身就离开了。夜里了,只有街边的馄饨摊子有一盏灯亮着,有个四五十岁的老者在卖馄饨。

桐桐要了一碗馄饨,跟这老者打听:“您知道咱们这里住的乡邻都在哪里买柴火?或是谁常送柴火?”

老者将馄饨下进锅里,朝前指了指:“柴六,他去城外买柴拉柴,要订柴火,得找他。”

桐桐晓得了,吃了一碗馄饨,就直接去找这个卖柴的柴六。

柴六才回来,正在院子里收绳索呢。一见有人来,就高声:“不卖了!对不住!这几天不卖了……”家里的妇人出来拍打他,他将妇人推开,跟桐桐解释:“有个老主顾的孩子丢了,帮着找几天孩子……您去寻旁人吧。”

桐桐就问说:“孩子丢的那一天,你去送柴了?”

“送了!送了六车……一家一车,给放在门口,还说得空了给送家里摞起来呢。”柴六唉声叹气的,“那孩子多好呀!进进出出的,六叔六叔的喊。那天我拉最后一车,进了巷子还跟那小哥几个打了招呼呢,真是好学问,边走边念诗……”

桐桐‘嗯’了一声,问说:“能叫我看看你的车底吗?”

啊?

桐桐不等他说话,便钻到车下看车去了,然后拿了火折子打量。

柴六喊了媳妇拿油灯出来,举着帮照明:“兄弟是衙门的差爷?”

桐桐没回答这个问题,只问柴六:“车下这俩孔……是怎么留下的?”

“哪有空?我这车是榆木……”正说着呢,不言语了,凑过去看了看而后惊讶:“诶?这是啥时候的事呀?谁用车的时候楔钉了?”

桐桐从车子下面钻出来,问说:“你平时在哪里装柴火?”

“装柴火?”柴六赶紧起身:“走!小的带路。差爷不是本地的,不熟悉,小的给您带路。”

“有劳了!”

柴六脚下也快:“……孩子丢了,都着急!只要能找见孩子……都成。”

地方不远,很空旷,在河道的拐弯处。

“河道运柴火,从这里捞上来,晾晒劈开给人送,小的就赚这一分钱。您随便看看!”

桐桐去看那河,然后拉着根棍子放到水里,感受水流的速度和深度。这条河水流速度极快,却当真不算深,也不够宽。

她问柴六:“你能找跟可以撑人的竹竿吗?”

能啊!到处都是呀。

柴六反手便挑了一根:“成吗?”

桐桐在手里掂量了一下,撑着竹竿便到了河对岸。

柴六惊的:“这么……这么远……”这都能跳过去!周围从未有人这般过河。

桐桐看着地上的脚印,再看看扔在地上的横七竖八的竹竿,心里便有数了。

她问河对面的柴六:“哪里有码头?”

柴六朝东指了指:“朝前!从桥上过去,去码头得有七八里路。这么跳过去,距离码头也就不到一里路。”

桐桐朝柴六道:“回吧!莫要告诉任何人,若是走漏了消息……”

“不会不会!”

桐桐再未言语,直奔码头:姑奶奶看你们往哪逃?也就这点故弄玄虚的本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