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9章 花式越狱展览会(第2页)

  很多人都以为这是那些战俘不甘被俘勇于斗争机智勇敢的体现。

  屁咧!

  事情的真相是:他们害怕影响自己的前途!

  二战时期欧洲各国的军官条例上几乎上都有明文规定:军官被俘后一定要主动越狱否则就是违反条例,战后要接受相关惩罚,如果越狱成功?那就也会有表彰。

  也就因为这点儿,科尔迪茨战俘营简直就成了越狱训练营,各国的战俘排着队越狱。

  关于这点儿,科尔迪茨战俘营的一把手和二把手堪称可以被战俘们供起来的圣人。

  他们和战俘们立了越狱的规矩。

  没错,在这里越狱是有规矩的。

  战俘可以越狱那监狱自然也可以抓捕,大家各凭本事。但是战俘们都是有身份的体面人,那离开监狱外出时间不能越狱不然是辜负了监狱的福利;去小镇上采购的物资不能用于越狱,越狱时候使用的工具必须是平自己本事搞出来的。

  如果越狱被抓怎么办?

  严格按照《日内瓦公约》规定——关禁闭!

  这个处罚力度简直就是在鼓励越狱。

  那么这所监狱第一个从这个监狱越狱的人是谁呢?

  就是日后的法国陆军上将阿兰-勒雷。

  当时他关在这里的时候还是中尉。

  他是怎么逃出去的?

  1941年4月11日那天,他发现监狱里有个小屋没有锁门他就藏在里面。

  按照他的想法是:看守点名的时候会发现他不在队伍里,然后守卫们就会去四下搜寻,这时候监狱内部空虚他可以趁乱逃出去。

  结果他等到半夜发现监狱里连声警报声都没响——原来守卫点名的时候压根就没发现他不在队伍里。

  这下阿兰-勒雷就尴尬了,这时候逃还是不逃呢?

  多亏他参战前是一个攀登爱好者,干脆一咬牙一跺脚爬上了二十七米高墙,然后凭借自己在监狱里学到的流利德语一路畅通无阻的回到法国。

  就这么说吧,1942年秋季之前,科尔迪茨战俘营简直就是花式越狱展览会。各种各样的越狱手段层出不穷。

  不过估计大多数军官压根就不想逃走。

  他们又不傻,外面那么乱,哪里有科尔迪茨战俘营待着舒服?他们只是按照军官条例进行越狱活动避免被战后清算而已。

  为什么这么说呢?

  他们的越狱主力方向都在挖地道。

  科尔迪茨战俘营可是建立在悬崖上,怎么可能挖通这个地道?

  而且就算是挖地道还是各国挖各国的一点儿也不团结:法国人从地窖挖,波兰人从院子挖,英国人从下水道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