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8章 杨玄感培植私人圈(第2页)

 杨玄感是非常有心计——我到个人生地不熟的地方上任,怎么能让属下为我卖命呢?怎么能够让他们听命于我呢?我怎么管理他们呢?杨玄感有智谋也够黑的呀。您想,从小看着他爹杨素在政治圈里摸爬滚打,杨玄感熏也熏会了呀。于是,上任之后不吭不言、不急不躁。表面上,你看不出这个刺史有什么能为。一个小年轻孩儿,也就是仗着他老子,他是个官二代。所以,才拨了一个刺史,其实没啥呀。没啥呀?哼!杨玄感暗地里“布置耳目潜察属吏言行”,就是派了很多特务去暗地里把手下这些官员们的一言一行、他们一些私生活全都给掌握在了手中。然后,杨玄感适机地透露给大家:你哪一天干嘛了,你哪一天家里来什么人儿了……这么一透露。哎呦!这些官员一听,我的天呐!我们这些隐私咋都让刺史给知道了呢?这不是抓住我们的把柄了吗?哎呀……那您想,把柄被人家抓住了,谁还敢不服从杨刺史?从此,这些部下都不敢欺瞒杨玄感了。杨玄感通过这样的特务手段是让吏民敬服。

 再加上杨玄感“性虽骄倨”,就说他难免有官二代他们所具有的那骄蛮的性格。但是,他也有他的长处,“爱重文学,四海知名之士多趋其门”。爱交朋友又出身高贵,虽然在官场上显得有点骄傲,但是,杨玄感对那些名士、对那些士子们还是非常客气,礼贤下士。所以,他的社会声望也是与日俱增。

 后来,杨玄感由颍州调到宋州,又在这里做刺史。做着做着,杨素死了。他没办法,只能丁忧去职。丁忧就是古代官员的父母死了,得回去服丧,这时叫丁忧。

 按说杨素死了,杨素的越王之位应该让他袭爵,人家世袭罔替的呀。没想到,隋炀帝杨广没有叫杨玄感承袭越王之爵位,而是给降了一级,把王爵降为公爵,封他为楚国公——你不是在颍州当过刺史吗?哎,封你为楚国公,拜鸿胪卿,就是鸿胪寺一把手。

 对这一点,杨玄感非常不满。但他心里也明白隋炀帝猜忌自己父亲。父亲为什么死?得了病了不吃药啊?杨素就知道皇上不愿意让我多活呀,盼着我死呢。我如果吃药,嘿,回头更会加害咱们家呀。既然皇上容不下我,我干脆死了。我死了,还能保全咱一门富贵呀。所以,杨素不吃药。于是,死了。不但如此,杨素的兄弟、杨玄感的叔叔?杨约?也被免职了,也是郁郁而终。杨玄感一看,这真是龙目无恩呐!我们家为朝廷立下多大功劳啊?我爹功高盖世啊!没想到,最后落得如此的下场!

 而且,隋炀帝还曾经跟别人说过,说:“杨素,嘿!早晚终当夷族!”我就应该把他全族夷灭了!

 这种言语就传到了杨玄感的耳朵眼里。您想,杨玄感会怎么想呢?您是杨玄感,您会怎么想啊?就等于朝廷对自己全家满门都不信任了。一旦是抓住自己一朝之错。那完了,我们老杨家就得灭门呐!杨广啊杨广,你大隋王朝为什么能这么稳当?可以说我们老杨家居功甚伟呀!你怎么当上的太子?怎么当上的皇帝?没有我爹,你能够吗,啊?哼!等到你做了皇帝位了,你要卸磨杀驴了,把我爹逼死了,把我叔叔也弄死了。哎呀……现在把我的王爵还给我降了,把我们越王府扒拉出一多半儿给了靠山王杨林……你也太欺负人了吧,啊?!你难道不知道我们老杨家的势力吗?!

 杨玄感从小就生活在越王府上,那亲眼所见,天天的门庭若市。自己父亲过大寿的时候,那什么场面?来送礼的都堵一条街呀。我父亲的门生故吏可谓遍布天下呀。而且,我身边也都是一些贤士名臣呐,都是我的粉丝啊。这就叫政治资本呐!你杨广天天高高在上,龙目寡恩。过去帮助你的人,你都猜疑。这样一来,你就慢慢地失去人心了。那么彼消而此长,迟早有一天,嘿,我弄不巧可以取而代之!最起码的,我能够报复吧,嗯?我能够复仇吧?别忘了,我也是关陇的贵族啊!我们这老杨家不比你老杨家差!所以,杨玄感早就怀有不臣之心呐。

 有了这份心之后,杨玄感性情大变。过去杨玄感还有那富家子弟

、官二代的骄横劲儿。现在全没有了,变得非常深沉,而非常非常有长者之风。干嘛呢?这样一来,更能平易近人呢。平易近人,那更能交结天下豪杰了。他们弘农杨氏又是累世尊显的门阀士族。朝堂之上,自己父亲越王杨素又有很多的门生故吏。杨玄感本人又非常热爱文学,又盛名于天下,又这么一深沉一稳重一礼贤下士。哎呦……一时之间,四海知名人士多趋其门,纷纷来投啊。杨玄感尤其注意结交那些胸怀锦绣,但是又怀才不遇之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