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6章 隋炀帝三征高句丽(第3页)
别忘了,你连本国大隋的局势你都没办法控制,你还谈什么控制外邦高句丽呀?所以,隋炀帝杨广现在犯了意气用事的毛病了。就是说,你打高句丽,行。但,现在不是时机呀,你现在征讨高句丽是毫无意义的。但隋炀帝不这么想啊——我非得要讨个说法,我非得要把掉到地上啪啪的这面子我捡起来再贴上!我不能不胜!我不胜就不退!“给我赶紧赶路!拿下高句丽势在必得!”所以,隋炀帝催促人马是节节往前。
哎,果然,高句丽现在有点盯不住了。高句丽王高元听说隋炀帝这个疯子第三次统领百万大军又来了!他还真就含糊了。其实,第二次隋军来打自己,要是没有杨玄感在大隋国内捣鼓啊,嘿!第二次我都悬呢!现在呢?连年守土作战,高句丽人困马乏,无力再战。现在百万大军又压境。怎么办呢?求和吧!先把这隋军稳住、糊弄住再说吧。“那个被杨广恨之入骨的隋朝叛臣斛斯政不还在咱手里吗?赶紧地!把胡思正给送回去!送到辽东城下!上表乞降!”
隋炀帝杨广一看乞降书到面前了,“哈哈哈哈……”杨广高兴了。怎么样?怎么样!哎呀……还得说我有决心吧!要是没有朕一路之上咬着后槽牙立定决心不动摇,焉有高句丽给我们送来乞降书啊?他撑不住了,要投降啦!嗯……隋炀帝琢磨一会儿,行啊,只要投降,我就有台阶下了啊。隋炀帝也不想打,谁想打呀?隋炀帝就是觉得自己面子挂不住啊。由于前两次全失败了,杨广现在对取胜也不像过去那样有把握了,他对战局的发展心里头也没大有底儿了。再加上国内那么多的叛乱,还有军粮运输实在困难,让隋炀帝现在也非常沮丧。那既然高丽王的使者把这斛斯政都送来了,要向我赎罪乞降。嗯,行啊!总算是讨回了一个说法呀,这样不就把脸面也挽回了一点儿吗?那这么来说,我就是胜利呀!反正现在对杨广来说呀,就是老百姓那句俗话——死要面子!我大隋皇帝脸面怎么也得给我!“好吧!传令下去,各路隋军停止攻击,接受高句丽的投降条件。”哎呀……隋炀帝看看营外秋风一起,太好了!这一下,就不用等到寒冬到来啦。“传诏!自怀远镇班师回朝!”
隋炀帝三征高句丽的军事行动结束了!这一次比前两次走得都从容啊。第一次是打败仗了;第二次是后院着火了。这一次那真是鞭敲金镫响、旗唱凯歌还呐!打胜啦!
说:“打胜了,得到什么好处了吗?”哎,得到面子了,这就是最大的好处啊!隋炀帝美!结果,得意忘形,乐极生悲。没想到,隋炀帝的御驾在邯郸遭遇到了一股农民义军!领兵带队的姓杨,叫杨公卿,带着八千人,“哗”一下子把隋炀帝的大军给抄了,把隋炀帝的御马给劫走了四十二匹!哎呀!隋炀帝这个恶心呢!好家伙,没跟高句丽打,被这一伙子乱贼给我抢了,抢了我的御马了。这无疑在高兴的火热脑袋上浇了一瓢凉水。但甭管怎么说,这一次打胜了。打胜了,那就不用回高阳了,就有脸面回京了!
于是,隋炀帝在这一年的冬十月初三日回到了东都洛阳。到这里未作休整,是继续西行。走了也就十二天,就回到了京师大兴城。
靠山王杨林率镇守京师的满朝文武前来迎驾。
隋炀帝一看:“皇叔,朕回来了……”他终于掉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