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4章 李世民谋划战四平(第2页)

 

李渊手捻须髯,频频点头,“二郎言之有理,甚合吾意。那二郎,你是什么意思?”

 

“我的意思呀,咱们现在还要听杨广的,让杨广再当两年皇帝,再把这隋朝造一造、毁一毁。那么咱们这一次奉旨前往,我带着我三兄弟元霸前去四平山前,利用大隋朝的军队和这十八家反王斗一斗。凭着元霸的本领,那必能够锤震四平山,威震十八国,让这十八家反王得知咱们老李家才是现在天下最不可挡的势力,让我们老李家在他们心中产生震撼!那么同时,咱们也能够得到皇帝杨广的信任。再回过头来,晋阳举兵,到那个时候受到的阻碍就小得多了。同时,孩儿还想借此次机会,拉拢天下群雄,尤其是瓦岗英雄啊。”

 

李渊一听,“二郎啊,此次如果你带着元霸前往,定然与十八国为仇作对,你怎么还能够拉拢瓦岗英雄呢?”

 

“父亲,瓦岗英雄乃是天下群雄之首啊。这些人讲义气,够朋友,是英雄,但是未遇其主啊。那程咬金,据孩儿打探得知,虽然此人讲义气、重朋友,但并非是个治国之君。且出身贫寒,难以服众啊。他们群雄占领瓦岗已逾十年,但是直到今日,还龟缩一隅,难有进取之功。这其中的原因,孩儿想,还是他们内部因素比较大呀。

 

“这一次他们牵头拦河截御驾,表面上看来,十八国结成联军,其实内部并非铁板一块,他们也是互相留着心眼儿,互相暗中较劲呐。一旦杨广被灭,他们之间必然为争夺天下而互动刀兵、互相残杀呀。如果那时,咱们在此处举起义旗,必定要在中原也要有一个朋友联络,哪怕是暂时的。这十八国谁能够成为咱的朋友呢?谁能够和咱们联手取得天下呢?最有实力者莫过这瓦岗军呢。而我们又有和瓦岗军结盟的天然条件。

 

“父亲,您别忘了那瓦岗军大元帅秦琼秦叔宝可是咱家的救命恩人呐。跟孩儿我当年又一起大闹过大兴城。跟我姐夫柴绍,那还是结义的兄弟。所以,从这些方面讲,咱们老李家跟瓦岗英雄是最为亲近的。那么,如果咱们在这一次战役当中能够卖给他们个面子,能够手下将其超生,他们必然对咱们感恩戴德,哪怕不感恩戴德,也必然欠咱们一份人情。在未来咱们举事方面,必然会得到瓦岗的帮助。最次,瓦岗不会首先阻拦咱们。等到大事已成,到那个时候,咱们再看当时天下情况,再决定和瓦岗之间的关系。如果能够收降瓦岗那些英雄,那对咱们夺取天下帮助就太大了!”

 

“嗯!世民,你的意思是:这一次你带着元霸前去,一方面要救杨广,在大隋这边咱们买个好;另外一方面,又得卖给瓦岗一个面子,让他们少在这一次战争中受损,在他们那边也卖个好。然后,这两边的好就成就咱们未来自己的好。是不是这个意思?”

 

“真是知子莫若父啊!”

 

“也是知父莫若子啊!”

 

李渊一说这话,旁边李建成抿了抿嘴,心里有点酸意,心说:这老二怎么一肚子都是道儿道儿。这道儿道儿我怎么就没想到呢?哎呀,看父亲每一次看他的眼神就跟看其他儿子不同啊。看来在我爹的心目当中,最喜欢的儿子就是二郎啊。我呀,要努力努力再努力呀!李建成现在还给自己打气呢,还能把李世民当榜样,因为现在两人之间还没有太大的利益冲突呢。

 

李渊一拍大腿,“妥了!就这么定了!”他站起身来,“二郎啊,那你准备怎么做呢?”

 

“父亲,我想这一次,我带着我兄弟出发之前,要给靠山王杨林写一封密信。这封密信就是同他一起暗中调兵布阵,把这十八国围困在四平山上。十八国并不知道我兄弟元霸的厉害,他们可能一时不屑这些围困的隋军。但等到他们发现被围困了,而我的兄弟元霸又如此厉害,他们定然阵脚大乱。到那个时候,我和我的兄弟元霸就如同一把匕首插进四平山,他们定然四散奔逃。四面隋军一起围攻,可把这十八国人马全部歼灭!”

 

“二郎啊,这圣旨上写得明白,据说十八国联军可是百万雄师啊。”

 

“父亲大人,这叫兵不厌诈呀。十八国联军哪有那么多的军队呢?您想想,百万之众得多少人呢?他们由打各地往四平山走,怎么能够瞒得住隋军的眼线呢?另外,百万雄师的粮草怎么能够接济得上呢?所以,孩儿料定,这十八国联军充其量兵力也就是十多万。如果隋军四下围困,十多万人马慌乱当中战斗力减半,必然会被全歼。

 

“那么就在打歼灭战的时候,孩儿带着我的兄弟给这瓦岗军留一条生路,放他们走。他们必然会对咱们老李家感恩戴德。到那个时候,咱们伤了十八国的元气,给了瓦岗面子,又救了大隋皇上圣驾。更重要的是,显示了咱们老李家的威风,让他们十八国在未来对咱们老李家闻风而丧胆。到那个时候,咱们再挑起义旗,大隋朝对咱们不防备,还以为咱是忠臣。咱好起事!往前开动的时候,中原又有瓦岗在那里做帮助或者不阻挡。而其他的那些小势力闻风丧胆。那咱们夺取大隋江山,岂不是事半而功倍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