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章 国家接力队的组建(第3页)

 为了保证测试的质量,上午四次,下午四次,打算用两天的时间,经过16次的训练,来决定最后

的位次。

 刚开始几人都不太熟练,冯书勇经验丰富,耐心给他们做着指导:

 “你们每一个等待接棒的选手,都要采取一种最能减少交接时间以及最顺手的姿势。”

 “我个人觉得最好的姿势是手臂向后伸直,虎口朝下,掌心对着身后跑来的前一棒。”

 “第一棒拿棒的时候握住棒的下半部分,递棒的时候,把棒的上半部分交给第二棒。第二棒收回手臂的时候,相当于也是握着交接棒的下半部分,依此类推,这样的姿势是最方便的。”

 “不过你们一定要记住,因为有一个区域可以助跑,所以前一棒的人在递棒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必须将交接棒递给接棒人,确认被握紧之后才能松手,千万不要以为对方已经拿住了就马上松手,这样很容易出现掉棒的情况。”

 “一旦出现掉棒、捡棒的话,那这场比赛就没戏了。”

 五人都老老实实听着,然后慢慢消化,趁休息时间,拿着棒子不断练习交接动作。

 “有林宇在,说不定我们真能跑进奥运会!”

 沈运保很激动,他100米别说跑进a标了,到现在连b标都没跑进,如果4*100米能进奥运会,也算圆了他一个奥运梦了。

 陈海建百米跑进了a标,倒是没太大压力,不过杨耀祖跑进了b标但没跑进a标,由于林宇跑进了a标,他想要参赛的话,必须跑出a标成绩,否则就无缘奥运,因此压力也算非常大。

 而胡凯则是无所谓,反正他100米和200米离b标的水平都还有段距离,而且他和林宇一样,不是省队运动员出身,作为水木大学高材生,他更看重学业,能不能参加奥运会对他来说没有那么重要。

 刚开始大家还有些紧张,不过在练了几天后,心态也逐渐放松下来,效果也就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