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咂摸出个国泰民安来(第2页)

 众人没日没夜的忙了两天一夜,终于在第二日傍晚将所有的稻子都脱穗完毕。

 蓝家私田的二十亩稻子,原本蓝家是准备放在最后的。

 不知道哪个汉子嚷嚷了一句先脱蓝家田里的稻子,那稻子看着得劲。

 最后老蓝家老老少少都来了学堂,蓝家院子里一家派了一个代表去帮忙脱 粒 去了。

 ……

 付村长和蓝老爷子、李老爷子,现在是秤不离砣,陀不离秤的,同进同出。

 三个老爷子,一人揣着一个大烟袋,站在晒谷场边,虽然是满脸的疲惫,那眼睛却是格外的亮。

 晒谷场上,汉子们正在对着收上来的稻子一袋一袋的过秤。

 “窦鹏小子,你刚刚说什么?一共是多少斤来着?”村长倒抽一口凉气,惊得那不离身的大烟袋子都差点掉地上去了。

 “村长大叔,你可得悠着点,别吓个大屁墩。

 二百亩地,差一百斤,就二十万斤稻子了。

 按着蓝大哥说的,这是晒的大半干,再晒一个日头,差不多也得有十九万五千斤,合下来就是亩产九百七十五斤。”

 “什么?九百七十五斤???亩产近一千斤?”付村长颤抖着手,一时间乐得找不着北。

 不对,准确来说,整个晒谷场一个个的都乐得找不着北。

 远的先不说,就说荒年前收成好的时候,一亩地的收成也就在三石左右,一石百二十斤,三石也就三百六十斤左右。

 这还是那收成顶顶好的时候,平常人家也就两石左右的收成。

 这其中还要先交够人丁税,凡年满十五,每年三十钱,未满十五者,每人每年二十钱。

 听起来不多对吧?

 摊到一个普通的十口之家,我们来算一算。

 八个成年者,加两个未成年的孩童,就是整整二百八十钱。

 这还是额外的,还有那田地收成的近三成得拿出来交赋税。

 额外的还有什么征兵税。

 算下来,一场收成,连留够吃到来年收成的粮食都不行。

 按着往年来算,正常的税都交完了,剩下来的粮食他们唯一要考虑的就是挨过冬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