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王旗花下一壶酒
关山月 第57章 山水郎(第2页)
若是事后再被那位能轻轻松松捏着他小命的黑衣大神仙知道了,岂不要说他这伴当小厮当得不尽心尽力,万一再一生气,一巴掌给他拍个魂飞魄散,他到时候找谁说理去?总不能跟那位神仙老爷说这事不怪他,要怪就怪公子爷不听话?
……
理由万万千,絮絮叨叨,唉声叹气碎碎念,一路上念得少年有些头大不说,更过分的是,这余人本身是个鬼物,好像就没有要睡觉休息一说。
楚元宵醒着赶路的时候,他就跟在他身后碎碎念。
到了晚上少年睡觉休息了,这个王八蛋玩意儿不知道从哪里学来的损招,竟然还要给他托梦,在梦里继续碎碎念!
他倒也不碰旁的梦境,就只管在梦里往少年耳朵里继续灌那些白天没说尽兴的唠叨话…
如此过分,逼得少年忍无可忍,最后不得不出个狠招,威胁余人要是再敢废话,他就把那枚软玉吊坠拿出来,让他这个话痨鬼尝尝什么叫痛不欲生!
这招倒是好用,余人被威胁的时候确实有些害怕,缩了缩脖子没敢再开口。
可楚元宵发狠换来的清静,根本就没能维持住多久,那个话痨鬼不知道是怎么突然反应了过来,笑眯眯说公子爷你当初在山谷口上的时候,掏出来那枚吊坠没多久,担心我这小鬼被那火凰之灵的灵火烧死,所以很快就又揣回去了。
如今我余人是公子爷你手下的侍读伴当,你哪可能还会再掏出来那东西,就因为小的碎碎念?你也不是那不讲理的人不是?
面冷心软的少年被那余人一句话一语中的,实在是彻彻底底的没了办法。
若是这余人作为阴物邪祟,干一些伤天害理作恶多端的恶事,楚元宵觉得他可以毫不犹豫地掏出来某些家底,直接将他打杀了事都没问题,可现在人家也算是好心,就是突然变成个话痨鬼让人有些猝不及防,但也确实没有道理为了这么个事情就下狠手,实在说不过去。
被逼无奈的贫寒少年最终只能叹了口气,然后找个地方换下那一身旧衣裳,入水搓洗干净,晾晒干爽,再珍而重之将之折叠整齐,存放在那须弥物中,说不准以后还会有机会再将之重新穿戴在身上也说不定。
鬼物余人见此,心满意足,也没再多说什么。
其实当初被那个黑衣神仙大老爷拿在手中的时候,他就觉得自己这条鬼命今日休矣。
只是后来发现那位大老爷好像也没有要取他狗命的意思,并且在那一夜少年休息了之后,那位还单独与他聊了聊,也没说什么别的,只是摆了两条路在他面前让他选。
第一条是继续留在这山谷之中,但是不允许害人性命,并且那位也不保证他的这条小命能活多久,会不会遇上个过路的仙家修士发现他的踪迹,然后二话不说将他打杀,这些都不归他管,只要不犯杀戒,就放他随意,也任他自生自灭。
第二条路,就是如今他选的这条路,不保证他一定会平安无事,但是只要他能好好尽心尽力跟随眼前少年,一路东行去往石矶洲见到该见的人,再平平安安回到礼官洲,那位神仙老爷承诺到时候会亲自替他出面,跟那位在中土涿鹿州的魔道祖师爷讨一份造化。
作为阴冥鬼物,余人在听到这两条路之后,仔仔细细考虑了整整一夜。
过去的十多年间,他一直安身在那条山谷之中,幸得那几位坐镇盐官的镇守圣人法外开恩得以苟活。
当初那场妖龙睁眼的天地异象,加上山谷中常年穿行而过的那条灵气脉络,才造就了他如今二境的修为在身。
可是,如今小镇大阵已破,那条灵气脉络自然也不复存在,至于那个对妖魔鬼物裨益极大的诡异天象,也不可能当成家常便饭一样月月年年有的吃。
那位黑衣服的神仙老爷又限制了不允许他残生伤性,否则只消片刻就能要了他的狗命!
如此一来,那条山谷之中还能剩下些什么?两位武圣问拳剩下的一堆黄土碎石?还是那偶尔从某些犄角旮旯里散逸出来,足以让他神魂摇曳吃饱苦头的武夫拳罡?
两相比较下来,好像就是第二条路更值得搏一把!
且不说他此行也能见识一番真正的九洲江湖,首先那半截槐枝就足以让他垂涎三尺,那可不是随随便便哪棵槐树都能长出来的宝贝,对他们这些鬼物而言,比什么天材地宝要贵重得多了。
再加上那个黑衣大老爷的承诺,就算最终见不到那位魔道祖师爷,哪怕是傍上眼前这少年,到时候那位黑衣神仙稍稍抬手漏一些机缘宝物出来,也足够他吃饱喝足了!
如此最后,一个崭新黑衣长衫的小镇少年人,带着一个青衣短褂的鬼物小厮,两人一起开始自凉州盐官镇二百里外的那条山谷出发,一路东行南下,去往礼官洲东南海岸边的那座长风渡口。
从凉州盐官镇一路走到与隔壁狄州地界的交界处,数千里的路程,一人一鬼走走停停大约用了一个多月的光景。
山高路远,道阻且长。
二人在这其间还遇上了不少或有趣或神异的精怪志异神仙事。
有些事说来奇怪,按理说这类神神怪怪的江湖事,天生鬼物的余人能够看在眼中不算怪事,可作为一个普通人,甚至连修行都不能的少年楚元宵,竟然也能看见某些事件人物,就显得有些奇异了。
就好像当初在盐官镇二百里外的那座山口,虽然因为鬼物余人没有现身出来,楚元宵还没看到他的所在,但他一到那座山口的时候,就已经隐约感觉到了那片山谷应该是有古怪的,与已经在他身后的那二百里路绝不相同。
如此异常,就连鬼物余人都发觉到了某些值得玩味的背后事,在中途某一站休憩时,还曾忍不住好奇问过少年此事。
但可惜的是,作为当事人的小镇少年对此也并无真切答案,只是有些暗暗藏在心头,没有说出来的猜测,他之所以会有某些按理来说是仙家中人才有的能力,大概跟当初曾暂时担任过那座盐官大阵的阵主一事有关。
至于这个猜测当不当真,暂时不得而知,也无处求证。
……
二人行到姑臧县隔壁的苍松县辖境时,曾在某日夜间,在那苍松县城西六十里外的一处官道上,碰上了一位出门迎亲的夜游神。
这位按规制来说,应该是属于苍松县城里的那位城隍爷麾下的神灵老爷,当时骑着一匹全身火红、笼头簪花的高头大马,身着大红色喜服,肩头到身侧绑着一匹红绸,在胸前位置还有一朵由那红绸扎成的喜庆大红花。
一路兴高采烈,满面红光,乐乐呵呵带着身后长长的迎亲队伍,敲锣打鼓,一路爆竹,像极了人间普通百姓的迎亲队伍。
那队伍与赶路东行的楚元宵二人狭路相逢时,这位本应司职夜间巡游,负责捉拿辖境内妖邪鬼祟的一地神灵,几乎瞬间就看穿了那鬼物余人的真身。
……
理由万万千,絮絮叨叨,唉声叹气碎碎念,一路上念得少年有些头大不说,更过分的是,这余人本身是个鬼物,好像就没有要睡觉休息一说。
楚元宵醒着赶路的时候,他就跟在他身后碎碎念。
到了晚上少年睡觉休息了,这个王八蛋玩意儿不知道从哪里学来的损招,竟然还要给他托梦,在梦里继续碎碎念!
他倒也不碰旁的梦境,就只管在梦里往少年耳朵里继续灌那些白天没说尽兴的唠叨话…
如此过分,逼得少年忍无可忍,最后不得不出个狠招,威胁余人要是再敢废话,他就把那枚软玉吊坠拿出来,让他这个话痨鬼尝尝什么叫痛不欲生!
这招倒是好用,余人被威胁的时候确实有些害怕,缩了缩脖子没敢再开口。
可楚元宵发狠换来的清静,根本就没能维持住多久,那个话痨鬼不知道是怎么突然反应了过来,笑眯眯说公子爷你当初在山谷口上的时候,掏出来那枚吊坠没多久,担心我这小鬼被那火凰之灵的灵火烧死,所以很快就又揣回去了。
如今我余人是公子爷你手下的侍读伴当,你哪可能还会再掏出来那东西,就因为小的碎碎念?你也不是那不讲理的人不是?
面冷心软的少年被那余人一句话一语中的,实在是彻彻底底的没了办法。
若是这余人作为阴物邪祟,干一些伤天害理作恶多端的恶事,楚元宵觉得他可以毫不犹豫地掏出来某些家底,直接将他打杀了事都没问题,可现在人家也算是好心,就是突然变成个话痨鬼让人有些猝不及防,但也确实没有道理为了这么个事情就下狠手,实在说不过去。
被逼无奈的贫寒少年最终只能叹了口气,然后找个地方换下那一身旧衣裳,入水搓洗干净,晾晒干爽,再珍而重之将之折叠整齐,存放在那须弥物中,说不准以后还会有机会再将之重新穿戴在身上也说不定。
鬼物余人见此,心满意足,也没再多说什么。
其实当初被那个黑衣神仙大老爷拿在手中的时候,他就觉得自己这条鬼命今日休矣。
只是后来发现那位大老爷好像也没有要取他狗命的意思,并且在那一夜少年休息了之后,那位还单独与他聊了聊,也没说什么别的,只是摆了两条路在他面前让他选。
第一条是继续留在这山谷之中,但是不允许害人性命,并且那位也不保证他的这条小命能活多久,会不会遇上个过路的仙家修士发现他的踪迹,然后二话不说将他打杀,这些都不归他管,只要不犯杀戒,就放他随意,也任他自生自灭。
第二条路,就是如今他选的这条路,不保证他一定会平安无事,但是只要他能好好尽心尽力跟随眼前少年,一路东行去往石矶洲见到该见的人,再平平安安回到礼官洲,那位神仙老爷承诺到时候会亲自替他出面,跟那位在中土涿鹿州的魔道祖师爷讨一份造化。
作为阴冥鬼物,余人在听到这两条路之后,仔仔细细考虑了整整一夜。
过去的十多年间,他一直安身在那条山谷之中,幸得那几位坐镇盐官的镇守圣人法外开恩得以苟活。
当初那场妖龙睁眼的天地异象,加上山谷中常年穿行而过的那条灵气脉络,才造就了他如今二境的修为在身。
可是,如今小镇大阵已破,那条灵气脉络自然也不复存在,至于那个对妖魔鬼物裨益极大的诡异天象,也不可能当成家常便饭一样月月年年有的吃。
那位黑衣服的神仙老爷又限制了不允许他残生伤性,否则只消片刻就能要了他的狗命!
如此一来,那条山谷之中还能剩下些什么?两位武圣问拳剩下的一堆黄土碎石?还是那偶尔从某些犄角旮旯里散逸出来,足以让他神魂摇曳吃饱苦头的武夫拳罡?
两相比较下来,好像就是第二条路更值得搏一把!
且不说他此行也能见识一番真正的九洲江湖,首先那半截槐枝就足以让他垂涎三尺,那可不是随随便便哪棵槐树都能长出来的宝贝,对他们这些鬼物而言,比什么天材地宝要贵重得多了。
再加上那个黑衣大老爷的承诺,就算最终见不到那位魔道祖师爷,哪怕是傍上眼前这少年,到时候那位黑衣神仙稍稍抬手漏一些机缘宝物出来,也足够他吃饱喝足了!
如此最后,一个崭新黑衣长衫的小镇少年人,带着一个青衣短褂的鬼物小厮,两人一起开始自凉州盐官镇二百里外的那条山谷出发,一路东行南下,去往礼官洲东南海岸边的那座长风渡口。
从凉州盐官镇一路走到与隔壁狄州地界的交界处,数千里的路程,一人一鬼走走停停大约用了一个多月的光景。
山高路远,道阻且长。
二人在这其间还遇上了不少或有趣或神异的精怪志异神仙事。
有些事说来奇怪,按理说这类神神怪怪的江湖事,天生鬼物的余人能够看在眼中不算怪事,可作为一个普通人,甚至连修行都不能的少年楚元宵,竟然也能看见某些事件人物,就显得有些奇异了。
就好像当初在盐官镇二百里外的那座山口,虽然因为鬼物余人没有现身出来,楚元宵还没看到他的所在,但他一到那座山口的时候,就已经隐约感觉到了那片山谷应该是有古怪的,与已经在他身后的那二百里路绝不相同。
如此异常,就连鬼物余人都发觉到了某些值得玩味的背后事,在中途某一站休憩时,还曾忍不住好奇问过少年此事。
但可惜的是,作为当事人的小镇少年对此也并无真切答案,只是有些暗暗藏在心头,没有说出来的猜测,他之所以会有某些按理来说是仙家中人才有的能力,大概跟当初曾暂时担任过那座盐官大阵的阵主一事有关。
至于这个猜测当不当真,暂时不得而知,也无处求证。
……
二人行到姑臧县隔壁的苍松县辖境时,曾在某日夜间,在那苍松县城西六十里外的一处官道上,碰上了一位出门迎亲的夜游神。
这位按规制来说,应该是属于苍松县城里的那位城隍爷麾下的神灵老爷,当时骑着一匹全身火红、笼头簪花的高头大马,身着大红色喜服,肩头到身侧绑着一匹红绸,在胸前位置还有一朵由那红绸扎成的喜庆大红花。
一路兴高采烈,满面红光,乐乐呵呵带着身后长长的迎亲队伍,敲锣打鼓,一路爆竹,像极了人间普通百姓的迎亲队伍。
那队伍与赶路东行的楚元宵二人狭路相逢时,这位本应司职夜间巡游,负责捉拿辖境内妖邪鬼祟的一地神灵,几乎瞬间就看穿了那鬼物余人的真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