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王旗花下一壶酒
关山月 第77章 有个小乞丐(第2页)
没有这个好命的,就只能偷偷摸摸藏一些私房钱,等待着人老珠黄无人问津的那一日,就自己替自己赎身,然后隐姓埋名枯等老死。
有诗所谓“自古美人如名将,不许人间见白头”,诗句出自何人不必多说,同是天涯沦落人,短短两句,肺腑至深。
渡口经营年月已久,早不是一代两代的事情,街头巷尾繁花似锦烈火烹油,背角巷陌僻静处,就有了一群常年以乞讨为生的小乞丐,大一些的大概有十四五岁,小一些的只有六七岁大小,当然还有更小一些的,只是到不了街上来罢了,被这些小乞丐里的孩子王安排在他们的落脚处,有同伙的小乞丐轮班照料。
这些孩子,全都既不知父亦不知母,大多都是从那烟柳之地被扔出来,丢在街角等死的苦命婴孩,有些是命硬扛住了堕胎药的,还有些则是不知道怎么被偷偷摸摸生下来,却又养不了的,但无一例外,都是真正不招人待见的所谓野种。
虽然一个个扛过了娘胎里就大难临头的重重劫数,又扛过了被扔在街角之后没被冻饿而死的要命难处,但还是要比那些只是因为贫寒才上街乞讨的小乞丐们要更受白眼得太多。
人间苦楚不由人,万般遭罪如天命。
这群小乞丐人数当然不会太多,毕竟那些老鸨龟公们,都还指着姑娘们按时按点接客挣钱,又怎么会放任她们一个个去生下这些,连种是谁种的都不知道野种?
避子汤,堕胎药,爹不知,娘不疼,能活下来的,都是命硬的,也大多都是男童,要是运气不好生下来是个不带把的,可能这辈子都没命从那些地方出来了。
也不知道该说这些小乞丐是命好,还是命不好。
这群小乞丐聚在一处讨生活,求的就是个人多好活命,不知是从哪一个开始的想法,总之是已经有了个属于他们自己的一些规矩,但凡有人在街上见到了被扔出来的苦命孩子,就必须要捡回来养着,一个人养不活就大家一起养!
算是苦命人的同病相怜,大概也是这群小乞丐能有如今这个数目的最大原因。
人多了之后,自然就也会有主事之人,这两年里一直都是个大约只有十三四岁的少年说了算!他不是这里面年岁最大的,但却是打架最狠的,要不然也不至于抢来那孩子王的王冠戴在头上。
小家伙没有名姓,也不会知道爹娘是谁,但是为了有个好盼头,小家伙自己给自己起了个名字叫“钱多”,所以麾下的小乞丐们都管他叫钱老大。
钱老大每日里带着麾下小乞丐上街乞讨,早就定好了规矩,所有人不管是谁,上街只要讨到了食物,绝不能直接就给一口吞了,要带回去收到一处统一给所有人一起分,想吃饱是不可能的,但总要保证每个被丢出来的苦命娃都能有一口吃的,不至于有人被饿死。
至于偶尔实在运气好,能讨到些铜板碎银子之类的钱财的,则都会存起来,一来是防着实在运气不好没饭吃的时候,二来则是因为这钱老大几年里给麾下小的们竖下的一个念想。
钱多一直有那么个想法,等到将来存够了钱,一定要在这渡口上盘一家店面下来,到时候把所有被丢了的小乞丐们都招到一处,一起做生意,大家有饭吃。
时间久了以后,“让小乞丐们都有饭吃”这件事,就大概成了这群相依为命,同甘共苦,没人要的苦命孩子们全部的唯一的一点心底念头。
既然能讨到的钱不会太多,那就一直存,这一代存不够,还有下一代,铁打的长风渡口,流水的低贱人命小乞丐,日日月月,岁岁年年,总能有存够的那一天。
钱老大当上领头之后,还在这几个规矩之外又多立了一个属于他自己的规矩,不管多难,大家都是同甘共苦的兄弟,我少吃一口也不能让你饿死,但是所有人既然进了这丐字门中,就绝不能再多一只手出来进那贼门,否则就是另立山头的兄弟叛徒,要被逐出门去!
没有人知道这是谁教给钱老大的道理,还是他自己悟出来的想法,总之从他当上了乞丐头的那一天之后就开始了。
最开始那两年,习惯了为一口吃的无所不用其极的小乞丐们,大多还不太服气这个规矩,但是后来被那只要动手就是亡命徒的十来岁少年打断了其中两个人的腿之后,就没有人再敢伸手坏规矩了。
时间日久,这群在渡口上最被人看不起的小乞丐,反而成了渡口几伙讨饭为生的丐字门中最规矩的一伙,也是个奇事。
……
前些天,那个追人至此的草鞋老人谢石,到了长风渡口之后丢了前人踪迹,就彻底在这人来人往的渡口附近趴窝不动了。
多年下来,谢姓老人多多少少还有些积攒,也不至于直接吃不上饭,加之有本事傍身,不好酒色,勉强也能在这渡口上过活。
有一日,老人在街头闲逛,碰巧遇上那个带着麾下出来讨饭的乞丐头钱多,那个时候这小家伙正带着一群麾下小乞丐,跟另一伙讨饭的同行抢地盘。
一群只有十来岁上下的孩子,一个个瘦骨嶙峋面黄肌瘦,却能跟另外一伙人数虽少却都是成年人的同行打得有来有往,大多都是靠了那领头的小乞丐头,亡命徒一样的狠辣劲儿,正是那个人人都怕的不要命的亡命徒。
原本只是路过的草鞋老人谢石,在那一瞬间看到了某种似曾相识的眼熟劲,故而就饶有兴致找了个街边空处,蹲下来看完了两伙乞丐之间的恶斗。
虽然是吃不饱穿不暖,身子骨不够壮,但那个打人最狠的小家伙,尽然出奇地没有长成个不中用的细糠,根骨重,拳头硬,竟然叫老人看出来了几分仙灵气。
趴窝不动的草鞋老人,在这一刻破天荒有了一种冥冥之中的感觉,开始思忖着他是不是该收个徒弟的想法。
虽然一介散修,算不上什么家大业大,也没有什么道法精深可以炫耀,但好歹混迹江湖很多年,总还是有些心得可以聊一聊的,说不准遇上这么个好苗子之后,过个几百年之后就能有个也将他谢石恭成祖师堂老祖宗的山门呢?
痴心妄想,也要想过了才有后来事不是?
不过,老散修到底是混江湖多年的人精,脑子算不过那些飞在天上的仙家高人,但在普通人中间,他还是能实打实当一个老神仙的,看上了个能收徒的好苗子,也不着急着上去就自报家门,就跟在那小乞丐身后,足足跟了十天。
直到有一日,那个一贯出门都带着两个麾下兄弟的小乞丐,莫名其妙支走了身边人,然后在一处僻静巷弄里转过身来,看着草鞋老人的藏身地,冷冷说了两个字,“出来!”
老散修在那一刻,其实都有些不太好形容自己到底是怎么个心情?
有诗所谓“自古美人如名将,不许人间见白头”,诗句出自何人不必多说,同是天涯沦落人,短短两句,肺腑至深。
渡口经营年月已久,早不是一代两代的事情,街头巷尾繁花似锦烈火烹油,背角巷陌僻静处,就有了一群常年以乞讨为生的小乞丐,大一些的大概有十四五岁,小一些的只有六七岁大小,当然还有更小一些的,只是到不了街上来罢了,被这些小乞丐里的孩子王安排在他们的落脚处,有同伙的小乞丐轮班照料。
这些孩子,全都既不知父亦不知母,大多都是从那烟柳之地被扔出来,丢在街角等死的苦命婴孩,有些是命硬扛住了堕胎药的,还有些则是不知道怎么被偷偷摸摸生下来,却又养不了的,但无一例外,都是真正不招人待见的所谓野种。
虽然一个个扛过了娘胎里就大难临头的重重劫数,又扛过了被扔在街角之后没被冻饿而死的要命难处,但还是要比那些只是因为贫寒才上街乞讨的小乞丐们要更受白眼得太多。
人间苦楚不由人,万般遭罪如天命。
这群小乞丐人数当然不会太多,毕竟那些老鸨龟公们,都还指着姑娘们按时按点接客挣钱,又怎么会放任她们一个个去生下这些,连种是谁种的都不知道野种?
避子汤,堕胎药,爹不知,娘不疼,能活下来的,都是命硬的,也大多都是男童,要是运气不好生下来是个不带把的,可能这辈子都没命从那些地方出来了。
也不知道该说这些小乞丐是命好,还是命不好。
这群小乞丐聚在一处讨生活,求的就是个人多好活命,不知是从哪一个开始的想法,总之是已经有了个属于他们自己的一些规矩,但凡有人在街上见到了被扔出来的苦命孩子,就必须要捡回来养着,一个人养不活就大家一起养!
算是苦命人的同病相怜,大概也是这群小乞丐能有如今这个数目的最大原因。
人多了之后,自然就也会有主事之人,这两年里一直都是个大约只有十三四岁的少年说了算!他不是这里面年岁最大的,但却是打架最狠的,要不然也不至于抢来那孩子王的王冠戴在头上。
小家伙没有名姓,也不会知道爹娘是谁,但是为了有个好盼头,小家伙自己给自己起了个名字叫“钱多”,所以麾下的小乞丐们都管他叫钱老大。
钱老大每日里带着麾下小乞丐上街乞讨,早就定好了规矩,所有人不管是谁,上街只要讨到了食物,绝不能直接就给一口吞了,要带回去收到一处统一给所有人一起分,想吃饱是不可能的,但总要保证每个被丢出来的苦命娃都能有一口吃的,不至于有人被饿死。
至于偶尔实在运气好,能讨到些铜板碎银子之类的钱财的,则都会存起来,一来是防着实在运气不好没饭吃的时候,二来则是因为这钱老大几年里给麾下小的们竖下的一个念想。
钱多一直有那么个想法,等到将来存够了钱,一定要在这渡口上盘一家店面下来,到时候把所有被丢了的小乞丐们都招到一处,一起做生意,大家有饭吃。
时间久了以后,“让小乞丐们都有饭吃”这件事,就大概成了这群相依为命,同甘共苦,没人要的苦命孩子们全部的唯一的一点心底念头。
既然能讨到的钱不会太多,那就一直存,这一代存不够,还有下一代,铁打的长风渡口,流水的低贱人命小乞丐,日日月月,岁岁年年,总能有存够的那一天。
钱老大当上领头之后,还在这几个规矩之外又多立了一个属于他自己的规矩,不管多难,大家都是同甘共苦的兄弟,我少吃一口也不能让你饿死,但是所有人既然进了这丐字门中,就绝不能再多一只手出来进那贼门,否则就是另立山头的兄弟叛徒,要被逐出门去!
没有人知道这是谁教给钱老大的道理,还是他自己悟出来的想法,总之从他当上了乞丐头的那一天之后就开始了。
最开始那两年,习惯了为一口吃的无所不用其极的小乞丐们,大多还不太服气这个规矩,但是后来被那只要动手就是亡命徒的十来岁少年打断了其中两个人的腿之后,就没有人再敢伸手坏规矩了。
时间日久,这群在渡口上最被人看不起的小乞丐,反而成了渡口几伙讨饭为生的丐字门中最规矩的一伙,也是个奇事。
……
前些天,那个追人至此的草鞋老人谢石,到了长风渡口之后丢了前人踪迹,就彻底在这人来人往的渡口附近趴窝不动了。
多年下来,谢姓老人多多少少还有些积攒,也不至于直接吃不上饭,加之有本事傍身,不好酒色,勉强也能在这渡口上过活。
有一日,老人在街头闲逛,碰巧遇上那个带着麾下出来讨饭的乞丐头钱多,那个时候这小家伙正带着一群麾下小乞丐,跟另一伙讨饭的同行抢地盘。
一群只有十来岁上下的孩子,一个个瘦骨嶙峋面黄肌瘦,却能跟另外一伙人数虽少却都是成年人的同行打得有来有往,大多都是靠了那领头的小乞丐头,亡命徒一样的狠辣劲儿,正是那个人人都怕的不要命的亡命徒。
原本只是路过的草鞋老人谢石,在那一瞬间看到了某种似曾相识的眼熟劲,故而就饶有兴致找了个街边空处,蹲下来看完了两伙乞丐之间的恶斗。
虽然是吃不饱穿不暖,身子骨不够壮,但那个打人最狠的小家伙,尽然出奇地没有长成个不中用的细糠,根骨重,拳头硬,竟然叫老人看出来了几分仙灵气。
趴窝不动的草鞋老人,在这一刻破天荒有了一种冥冥之中的感觉,开始思忖着他是不是该收个徒弟的想法。
虽然一介散修,算不上什么家大业大,也没有什么道法精深可以炫耀,但好歹混迹江湖很多年,总还是有些心得可以聊一聊的,说不准遇上这么个好苗子之后,过个几百年之后就能有个也将他谢石恭成祖师堂老祖宗的山门呢?
痴心妄想,也要想过了才有后来事不是?
不过,老散修到底是混江湖多年的人精,脑子算不过那些飞在天上的仙家高人,但在普通人中间,他还是能实打实当一个老神仙的,看上了个能收徒的好苗子,也不着急着上去就自报家门,就跟在那小乞丐身后,足足跟了十天。
直到有一日,那个一贯出门都带着两个麾下兄弟的小乞丐,莫名其妙支走了身边人,然后在一处僻静巷弄里转过身来,看着草鞋老人的藏身地,冷冷说了两个字,“出来!”
老散修在那一刻,其实都有些不太好形容自己到底是怎么个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