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王旗花下一壶酒
关山月 第81章 有桩买卖(求推荐求评论)(第2页)
“今天中午的时候,我还听伙计念叨了一句,说是敦煌城那边的巡城护卫,在那渡口西北方向的彩门外与人起了冲突,最后是一位仙风道骨的白衣文士出来和的事,有人说他是青莲剑宗的那位白衣,此事最后还引来了敦煌城程氏的那对贵女姐妹。”
年轻掌柜对于少年的复杂表情视而不见,又连续给出了两个消息。
李璟终于有些叹服地叹了口气,随后笑道:“现在再看,我今天来谈这趟买卖,就是真的来对了。”
澹台笑了笑,“既然齐王殿下说是要做买卖,那你我先按买卖人的路数来各自出个价再说?”
少年王侯饶有兴致看了眼这个掌柜,抬了抬手让他先开价。
澹台也不拒绝,想了想之后才道:“殿下想要用这间铺子,给你同行的那位背刀少年去做人情,我是可以接受的,毕竟如果殿下的消息属实,我很快就会离开此地,这铺子留着也就没什么用了。”
他说完了这第一段出价,见李璟还是没有要开口的意思,于是就又开始了第二段。
“让我去你那大行台出任军师祭酒一事,我暂时还不能答应,得见过了我家兄长之后再看情况。”
李璟到了此时,对于眼前之人能轻易猜到自己心中所想,已经不意外了,闻言想了想之后笑着出价道:“虽然我不太喜欢你那个家族,但我还是可以修书一封去长安,让他们派人去一趟春容国,把你那家族中人都接到承云境内去,落户在长安还是凉州随你挑。”
说罢,少年似乎是又想了想,随后看着澹台道:“当然,你如果觉得我们父子,可能会像那春容国皇室一样那么小器,那也可以由你自己挑地方,不在承云境内也可以,我们只负责让春容国放行,然后再出一份搬家的路费就是。”
澹台摇了摇头,表情微微严肃了下来,眼神中的某些阴沉之色显而易见,但并不是对着李璟的。
“澹台氏就不劳殿下这边费心了,倒也不是不相信你们,只是有些事得由我们自己去解决!假借他人之手虽然省心省力,但难平心头那一口郁气!”
这段对话摆明了涉及某些旧故事,只是两人都没有再明说,李璟之所以会提起此事,也不过是作为一手出价而已,既然对方不需要,那就再换一个便是。
“话说到这里,想必以先生韬略,应该已经猜到了你要找的人,在什么地方了吧?”
年轻掌柜轻轻点了点头,“八九不离十。”
李璟也点了点头,“这也算是本王送给先生的见面礼,春容国皇室握在手里的底牌,已经不包括这一件了,你们澹台氏那边想要动作的时候,也不用再顾忌此事。”
澹台轻轻点了点头,随后又有些叹服地笑了笑,“九洲之内被改朝换代的顶尖帝国不在少数,但承云帝国能在这样的大浪淘沙之中屹立万年不倒,确实不是没有道理的。”
李璟被年轻掌柜这话说得一愣,随后像是明白了他的意思,轻轻摇了摇头,“各家都有一本难念的经要咬着牙念下去,我承云的那本陈年老账簿,也快到了要念不动的时候了。”
澹台看着这个大大方方把自家难处显露人前的坦诚王侯,却没有选择搭话,对方某些言辞之中的意有所指,他是多少知道一些的,但这并不是他此刻能接话的理由,这是属于聪明人之间该有的默契。
李璟收起某些一闪而逝的凝重,随后笑看着年轻掌柜,道:“军师祭酒一事,先生可以考虑完了之后再说,不作为此次你我双方买卖的讨价还价,如果先生最终决定进入我大行台幕府,则到时候可以直接去凉州找薛城隍,他自会为先生安排。”
澹台点了点头,并未多说什么客气言辞。
少年王侯笑着从椅子上长身而起,“那今日买卖就谈到这里?劳烦掌柜的把我那两个朋友叫出来吧,我们得赶紧回去了,要不然我那个未来姐夫该起疑了。”
——
楚元宵是被客栈小二的敲门声将他从睡梦中叫醒来的。
小时候的事情,他还能记起来的不算特别多,毕竟老酒鬼在他七岁那年就去世了,到现在还能记得一些事,都已经是他那好记性的功劳了。
当年那个老酒鬼每次喝醉,一觉睡到第二天醒来,都会一边敲着脑壳,一边骂骂咧咧说那沽酒的酒铺不地道,总卖劣酒给他,害得他酒醒了之后还要头疼大半天。
可那老头每回喝完酒都骂,头疼过了之后就又不长记性,下回还是会去那同一家酒铺买酒,继续喝得酩酊大醉,然后第二天接着骂。
有些事在楚元宵这里其实都成了习惯,那老头每一回二两廉价的劣酒灌大了之后,就会开始迷迷糊糊骂人,不光骂那酒铺卖酒的掌柜,也骂被他捡来的这个孩子。
每回听那老头骂他,内容都是大同小异,就说什么你以为老子当年为啥要把你捡回来?
要不是看那装着你的包裹,像是有钱人家里出来的,想着说不定万一有人没死绝,等到将来找过来带你走的时候,老子还能得几个辛苦钱,你以为老子会捡你回来?
本以为是个金疙瘩,没曾想竟然是个他娘的赔钱货!早知道老子就不该捡你,数九寒天冻死你算逑!
骂人的话听得多了,楚元宵也就习惯了,也懒得生气。
每回那糟老头喝醉了躺在炕上骂人的时候,他就背对着屋子坐在门槛上,看着屋外面院子里的那棵老槐树,虽然现在都记不清那时候坐在门槛上到底在想什么,但那个老酒鬼的骂人声,到现在都还记得清清楚楚。
他后来还在想,那个面冷心热的老酒鬼,那些想不出来新说辞的骂人话,到底有几分是真心?
如今沧海桑田,物是人非,时至今日,那个老头也已经不在了快七年了。
从睡梦中醒来的楚元宵坐在桌边,屋外的店小二还在等着他开门,所以他虽然还有些迷瞪,但还是先给人回了一声,免得让人等着急。
少年之所以会在此时想起那个老酒鬼,是因为他突然发现,那个买卖附赠顿递曲的山间酒肆青衣账房,好像真的没说假话,那酒肆女掌柜确实有一手酿酒的好手艺。
少年是第一次喝酒,可醉倒趴在桌边睡了一觉,醒来之后就没有其他的感觉了,也没有什么头疼的说法,这顿递曲看起来,确实比当年老酒鬼每天都喝的那些劣酒要好很多。
楚元宵从迷瞪之中醒了醒神,随后起身走到客房门边拉开门,等店小二说完了事,他就知道了那个钱多,此刻就站在客栈外的街面上。
店小二说那小乞丐蹲在客栈门外许久都不走,他怕影响客栈生意所以去赶他离开,结果那个家伙竟然说他有朋友住在客栈里,正是那个在彩门外跟敦煌城护卫打过架的少年人。
店小二当然是不会信一个乞丐的这种说法的,正准备继续赶人的时候,却见那小乞丐没有丝毫的害怕怯场,还嚷嚷着说让他把人叫出来当面对质,要不然耽误了贵客的大事,绝对叫他一个区区店小二吃不了兜着走!
小二见这往日里都只会规规矩矩在街边乞讨的小乞丐,今日竟然敢如此理直气壮,一时之间也有些拿捏不准,生怕真被他说中了之后,容易砸了自己的饭碗,犹豫了半天之后,就还是想着先上来问一问客官是不是真有此事,也好求个心安。
年轻掌柜对于少年的复杂表情视而不见,又连续给出了两个消息。
李璟终于有些叹服地叹了口气,随后笑道:“现在再看,我今天来谈这趟买卖,就是真的来对了。”
澹台笑了笑,“既然齐王殿下说是要做买卖,那你我先按买卖人的路数来各自出个价再说?”
少年王侯饶有兴致看了眼这个掌柜,抬了抬手让他先开价。
澹台也不拒绝,想了想之后才道:“殿下想要用这间铺子,给你同行的那位背刀少年去做人情,我是可以接受的,毕竟如果殿下的消息属实,我很快就会离开此地,这铺子留着也就没什么用了。”
他说完了这第一段出价,见李璟还是没有要开口的意思,于是就又开始了第二段。
“让我去你那大行台出任军师祭酒一事,我暂时还不能答应,得见过了我家兄长之后再看情况。”
李璟到了此时,对于眼前之人能轻易猜到自己心中所想,已经不意外了,闻言想了想之后笑着出价道:“虽然我不太喜欢你那个家族,但我还是可以修书一封去长安,让他们派人去一趟春容国,把你那家族中人都接到承云境内去,落户在长安还是凉州随你挑。”
说罢,少年似乎是又想了想,随后看着澹台道:“当然,你如果觉得我们父子,可能会像那春容国皇室一样那么小器,那也可以由你自己挑地方,不在承云境内也可以,我们只负责让春容国放行,然后再出一份搬家的路费就是。”
澹台摇了摇头,表情微微严肃了下来,眼神中的某些阴沉之色显而易见,但并不是对着李璟的。
“澹台氏就不劳殿下这边费心了,倒也不是不相信你们,只是有些事得由我们自己去解决!假借他人之手虽然省心省力,但难平心头那一口郁气!”
这段对话摆明了涉及某些旧故事,只是两人都没有再明说,李璟之所以会提起此事,也不过是作为一手出价而已,既然对方不需要,那就再换一个便是。
“话说到这里,想必以先生韬略,应该已经猜到了你要找的人,在什么地方了吧?”
年轻掌柜轻轻点了点头,“八九不离十。”
李璟也点了点头,“这也算是本王送给先生的见面礼,春容国皇室握在手里的底牌,已经不包括这一件了,你们澹台氏那边想要动作的时候,也不用再顾忌此事。”
澹台轻轻点了点头,随后又有些叹服地笑了笑,“九洲之内被改朝换代的顶尖帝国不在少数,但承云帝国能在这样的大浪淘沙之中屹立万年不倒,确实不是没有道理的。”
李璟被年轻掌柜这话说得一愣,随后像是明白了他的意思,轻轻摇了摇头,“各家都有一本难念的经要咬着牙念下去,我承云的那本陈年老账簿,也快到了要念不动的时候了。”
澹台看着这个大大方方把自家难处显露人前的坦诚王侯,却没有选择搭话,对方某些言辞之中的意有所指,他是多少知道一些的,但这并不是他此刻能接话的理由,这是属于聪明人之间该有的默契。
李璟收起某些一闪而逝的凝重,随后笑看着年轻掌柜,道:“军师祭酒一事,先生可以考虑完了之后再说,不作为此次你我双方买卖的讨价还价,如果先生最终决定进入我大行台幕府,则到时候可以直接去凉州找薛城隍,他自会为先生安排。”
澹台点了点头,并未多说什么客气言辞。
少年王侯笑着从椅子上长身而起,“那今日买卖就谈到这里?劳烦掌柜的把我那两个朋友叫出来吧,我们得赶紧回去了,要不然我那个未来姐夫该起疑了。”
——
楚元宵是被客栈小二的敲门声将他从睡梦中叫醒来的。
小时候的事情,他还能记起来的不算特别多,毕竟老酒鬼在他七岁那年就去世了,到现在还能记得一些事,都已经是他那好记性的功劳了。
当年那个老酒鬼每次喝醉,一觉睡到第二天醒来,都会一边敲着脑壳,一边骂骂咧咧说那沽酒的酒铺不地道,总卖劣酒给他,害得他酒醒了之后还要头疼大半天。
可那老头每回喝完酒都骂,头疼过了之后就又不长记性,下回还是会去那同一家酒铺买酒,继续喝得酩酊大醉,然后第二天接着骂。
有些事在楚元宵这里其实都成了习惯,那老头每一回二两廉价的劣酒灌大了之后,就会开始迷迷糊糊骂人,不光骂那酒铺卖酒的掌柜,也骂被他捡来的这个孩子。
每回听那老头骂他,内容都是大同小异,就说什么你以为老子当年为啥要把你捡回来?
要不是看那装着你的包裹,像是有钱人家里出来的,想着说不定万一有人没死绝,等到将来找过来带你走的时候,老子还能得几个辛苦钱,你以为老子会捡你回来?
本以为是个金疙瘩,没曾想竟然是个他娘的赔钱货!早知道老子就不该捡你,数九寒天冻死你算逑!
骂人的话听得多了,楚元宵也就习惯了,也懒得生气。
每回那糟老头喝醉了躺在炕上骂人的时候,他就背对着屋子坐在门槛上,看着屋外面院子里的那棵老槐树,虽然现在都记不清那时候坐在门槛上到底在想什么,但那个老酒鬼的骂人声,到现在都还记得清清楚楚。
他后来还在想,那个面冷心热的老酒鬼,那些想不出来新说辞的骂人话,到底有几分是真心?
如今沧海桑田,物是人非,时至今日,那个老头也已经不在了快七年了。
从睡梦中醒来的楚元宵坐在桌边,屋外的店小二还在等着他开门,所以他虽然还有些迷瞪,但还是先给人回了一声,免得让人等着急。
少年之所以会在此时想起那个老酒鬼,是因为他突然发现,那个买卖附赠顿递曲的山间酒肆青衣账房,好像真的没说假话,那酒肆女掌柜确实有一手酿酒的好手艺。
少年是第一次喝酒,可醉倒趴在桌边睡了一觉,醒来之后就没有其他的感觉了,也没有什么头疼的说法,这顿递曲看起来,确实比当年老酒鬼每天都喝的那些劣酒要好很多。
楚元宵从迷瞪之中醒了醒神,随后起身走到客房门边拉开门,等店小二说完了事,他就知道了那个钱多,此刻就站在客栈外的街面上。
店小二说那小乞丐蹲在客栈门外许久都不走,他怕影响客栈生意所以去赶他离开,结果那个家伙竟然说他有朋友住在客栈里,正是那个在彩门外跟敦煌城护卫打过架的少年人。
店小二当然是不会信一个乞丐的这种说法的,正准备继续赶人的时候,却见那小乞丐没有丝毫的害怕怯场,还嚷嚷着说让他把人叫出来当面对质,要不然耽误了贵客的大事,绝对叫他一个区区店小二吃不了兜着走!
小二见这往日里都只会规规矩矩在街边乞讨的小乞丐,今日竟然敢如此理直气壮,一时之间也有些拿捏不准,生怕真被他说中了之后,容易砸了自己的饭碗,犹豫了半天之后,就还是想着先上来问一问客官是不是真有此事,也好求个心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