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王旗花下一壶酒

关山月 第91章 祸水东流(求票求评论~)(第3页)

他被军士从监牢带到军帐之中,虽是戴罪之身,倒也未曾披枷戴锁,但大概是因为当初那渡船使赵中宸的那一刀太过狠辣,直接就是奔着要命而来,所以他此刻伤势太重,即便只是站着都有些坚持不住的样子。

胡少荣看着王襄的凄惨行状,忍不住有些微微惋惜地皱了皱眉头,“来人,为王将军看座。”

面容冷肃、沉默寡言的中年武将,此刻倒是有些意外地抬头看了眼对面这位昔日同袍,终于第一次开口说话,沉声道:“多谢!”

胡少荣缓缓摇了摇头,“军法在前,我能做的也不太多,就算是略尽你我之间的多年同袍之谊吧,谈不到一个谢字。”

说罢,眼见对方又再次陷入沉默,胡少荣叹了口气,“出京之前,陛下已给我看过了那封由你从渡船上传回京都的牒报,关于渡船遇伏,以及赵中宸临阵变节一事,不知王兄还有什么要补充的吗?”

王襄依旧沉默,对于这个问题,他只是摇了摇头,没有多说,对面的胡少荣对此也不意外。

帝国军律有明文,战场失利之罪,轻则削职罢官,重则人头落地!

北海渡船遭袭一事,虽有海上遇伏的原因在前,但是那道出自道门的高阶符箓被消耗一空,导致如今的北海渡船这座玉山彻底失去了防护,不得不长时间停泊在巴山渡口之中,中断了渡船商路。

对于青云帝国而言,这不仅是少了一条财路,更严峻的问题是,想要再次启用这艘渡船做买卖,就得先想办法补齐与那道高阶符箓等同的防卫手段。

这其中的难度,以及钱财损失之巨大,就必须要有人对此事给个交代,否则的话,其造成的恶劣影响是绝对压不下去的!

那渡船使赵中宸早在海上时就已被当场斩首,临阵变节是不赦大罪,死有余辜!但问题是如此一来,此刻这件事就只剩下了王襄一个人来背这口锅,所以有些事也就是在预料之中了。

不过,说到赵中宸被斩首一事,胡少荣自然而然就想到了他此来的另一个目的,话题略过了王襄要按律伏法一事,语气也变得轻快了一些。

“王兄,说起赵中宸,我还得再问一句,先前的牒报之中,你曾提到了青莲剑宗的那位,还有与他一起的那个少年人,你说赵中宸曾让你试探那个少年?”

王襄闻言有些意外地抬头看了眼胡少荣,“此事不是陛下授意吗?为何要单独一问?”

胡少荣愣了愣,“陛下授意?”

话音未落,原本都有些意外的两人互相看着彼此,一瞬间都想到了某种让人难以置信的可能,齐齐脸色一沉。

胡少荣冷笑一声,语气之中的冰冷之意有如实质,“好一个渡船使,好一个赵中宸!吃着我青云帝国的食禄,临阵变节不算,竟敢如此吃里扒外!渡船之上就砍了他个混账王八蛋,算是便宜他了!”

王襄的表情同样不太好看,他与那人共事多年,也算引之为友已久,想不到竟是如此的人心隔肚皮,知人知面不知心!

寥寥几人的中军大帐,此刻气氛难免有些冷沉。

面色阴沉的胡少荣沉默良久,突然一笑,“不过,王兄你说那姓赵的,是被那个少年人一刀断了头,他一个元婴境修士竟连还手的机会都没有,那少年人有古怪?”

王襄传回帝京的牒报,很多事都有些语焉不详,虽然有提到赵中宸被少年斩首一事,但其中详情却并未在牒报里说得太明白,想来一是为求言辞精简,二则是因为某些事不好以传信的方式明说。

中年武将点了点头,道:“那少年人本来应该只是修为刚入门径,但是渡船一战,有人给他借境了。”

“借境?”胡少荣有些惊讶。

王襄点了点头,“道门的某位大能应该是提前就算好了的,在渡船之上借境于那少年,强行造了一个伪十境出来,那道用以保障渡船的符箓,流转而来的天地灵力,全被那少年用作了伪十境的修为基底。”

胡少荣缓缓点了点头,有些惊叹于某些高卧人间的大能之士,竟会有如此巧夺天工的算计安排,不光借境于人是早就算好了的,就连借符箓运转天地灵力用以托底这种事,也早就算好了时机,相辅相成,天衣无缝。

虽说当初那位道门掌教亲自出面,替青云帝国画符于玉山,不一定是那么早之前就算好了要埋这一手伏笔,但是眼前这一手顺势而为的借力之举,也足够称得上精彩绝艳,妙想天开了。

好算计,好手段!

下一刻,坐在大帐上首的卫尉胡少荣,看着面色苍白表情冷凝的中年武夫,思索片刻之后突然就眼前一亮,抬头看了眼其余的几位帐中武将。

其他人会意,纷纷悄无声息出了大帐,只留了对话的两人在场。

胡少荣突然一笑,笑眯眯看着王襄道:“王兄,如此说来,我倒是觉得你应该不用为此事搭上性命了!”

王襄闻言一愣,抬起头眯眼看向那笑眯眯的胡少荣,良久之后突然眼神一凝,猛地摇头道:“不可,如此作为,与背恩弃义有何区别?王某一生磊落,有违军法以命抵罪无话可说,岂能如此恩将仇报!”

胡少荣看着中年武夫,突然笑了笑,“王兄,有所谓‘岂曰无衣,与子同袍’,你我袍泽多年,说一句过命的交情也丝毫不为过,有些事你下不了手,但我可以!”

“既然那少年不仅消耗了那道符箓的灵气,更甚至身边还跟着一头鬼物,好巧不巧如今中土临渊那边,已有诛邪镇妖的通令遍传九洲,那么这个锅他就背定了!”

这位接管了巴山边军统军之权的胡将军,从那主位上长身而起,双手负后朝着大帐之外走去,路过中年武夫身侧时,还笑着轻拍了拍那汉子的肩膀。

“救同袍性命这种事,我是一点都不会手软的!”

说罢,这位年轻武将没有再给那王襄任何说话的机会,直接迈步出了中军大帐。

就让本将来看一看,这位能从道门掌教手里借得十境的少年人,是不是还能扛得住这一招祸水东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