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王旗花下一壶酒
关山月 第93章 谁家势大(第2页)
为巧文之言,流行之辞,示之以利势,惧之以患害,施属虚辞以坏其主,此之为“流行”。
楚元宵笑了,这一次笑得比之前更加高兴了一些,果然他先前的某些猜测是对的。
李乘仙这尊大神仙一旦不在身边,就总有些人会忍不住跳出来。
楚元宵看着那位做主的武将,笑眯眯道:“我很好奇,到时候你们那位皇帝陛下知道了你竟会有这种心思,那你这一军主将还能当多久?”
胡少荣耸了耸肩,“这就不劳阁下操心太多了,本将会如何那还是后来事,你恐怕也未必等得到那一天。”
他突然笑看着少年,好心提醒一样和蔼道:“不过道友你既然都已经把话说得这么透了,那这大营你恐怕就更出不去了,还是要先做好去我巴山大营监牢之中做客的准备。”
话音一落,整个中军大帐之中,站立两侧的一众披甲武夫,如出一辙跨前一步一声暴喝,混和着拔刀一半的铿锵之声响彻大帐!
雷动如山,摄人心魄,以势压人,顺手而为。
楚元宵有些头疼,他看着这群武夫如此动作就突然有些怀疑,是不是自己以后练拳练多了,也会如此这般缺心眼?
胡少荣从始至终都在盯着少年的表情,看他此刻表情仍旧毫无怯意,突然就皱了皱眉头,隐隐觉得哪里不太对。
楚元宵并未给他太多的思考时间,“所以我要是没理解错的话,你的意思是不是谁的势大,谁就有理?”
年轻武将笑了笑,摊开双手在两侧,算是指了指那一众麾下武将,道:“难道还不明显?”
少年长叹了一口气,又一脸果然如此的表情缓缓摇了摇头。
“我刚来渡口的时候就听说过一个传闻,说是巴山边军的军权从未旁落于皇室外姓之手过,甚至就连这巴山郡守都是皇室子弟!”
少年突然抬起头看向那个猛然开始皱眉的武将,似笑非笑道:“敢问将军一句,青云帝国皇室是什么时候姓胡了?”
胡少荣闻言一怔,心头更是忍不住猛地跳了跳。
楚元宵这个问题,也是他一路上一直没太想明白的事情,甚至最后只能归结为自己殿前侍驾多年,终于成为了皇帝心腹近臣,故而才会有此殊荣的。
虽然还是隐隐觉得哪里不对,但到底没有太过多想。
此刻,这个古怪之处被一个才来了这巴山一天的外乡少年人一口叫破,他心底的不安就猛然暴涨开来,几乎眨眼间就盈满了整座心湖。
楚元宵眼见他起疑,就笑眯眯道:“是不是突然就觉出来不对了?”
说罢,少年转头看向魏臣,笑道:“魏兄,要不然你来帮他解释解释?”
蒙眼年轻人笑了笑,从善如流开始说起另外一事。
昨天李乘仙刚刚从渡口拔地而起,带着李璟离开兴和洲陆地后不久,楚元宵三人都还在那间酒肆之中时,曾有个衣着寒酸的书生年轻人到了酒肆,用一枚铜板换了一碗水喝,然后就离开了。
胡少荣听着魏臣笑说完这句,有些狐疑般眯眼道:“一个穷书生而已,有什么特别?”
魏臣笑了笑,“穷书生确实没什么特别的,但要是那位穷书生花钱买水用的铜板,是一枚花钱呢?”
某个被那酒肆小二骂骂咧咧一顿嫌弃的穷酸书生,在喝完了水要离开酒肆之前,曾将一枚铜板按在了那张酒桌上。
当时正喝得有些迷糊的楚元宵根本没有注意这些,直到第二天三人坐在云海间客栈的那间客房圆桌边,听到另外两人讲起此事时,他才突然反应过来。
当时那个一脸不高兴的酒肆小二,在那读书人离开之后,才磨磨蹭蹭去收那一颗铜板买水钱,然后突然发现桌上的铜板竟然不是通行九洲的半两钱,而是一枚花钱!
小二哥深觉自己被人骗走了一碗水钱,是实打实吃了个大亏,就再次骂骂咧咧了大半天。
九洲天下最早的时候,各地各国的钱币形制并不统一,不同的帝国、仙家用的钱币形制都不太一样,郢爰,五铢钱、刀币、贝币…五花八门应有尽有。
这些各家形制不同的钱币,在自家辖境之内自用当然没有问题,但总会在各国或是仙家之间打交道时出现一些难解的局面,尤其是有了跨洲渡船开始联通九洲商路之后,这个问题就变得更加复杂。
钱币不通,买卖就没办法做,还总出现一些千奇百怪的头疼事,比如某些居心不良的豪商,总会在别国境内私铸钱币,然后再拿回到本国来花,明明是个投机取巧有违律法的杀头大罪,却偏偏两家都管不到。
人心不足是个常事,有些门路一旦出现,防范是可以,但想杜绝就很不易。
这件事最后就无可避免捅到了临渊学宫去,经过了长达数年的诸子协议之后,才真正有了如今通行天下的一套统一钱币,且铸币之权也不是各家仙门都能有的。
如此一来,那由临渊学宫定制,再由九洲之上有数的几家争得了铸币之权的仙家、帝国统一铸造的官行半两钱,与那些各式各样的花钱之间,就根本不是一个价钱。
这也是为何当初在盐官镇时,白衣少女李玉瑶在跟少年楚元宵介绍那枚刻有“法古宪今”四字的花钱时,曾说过那枚花钱本身不值钱的原因之一。
此刻,当那位坐在主位上的年轻武将听到“花钱”二字的时候,突然脸色一变。
楚元宵见状直接就笑了,果然有些猜测是对的。
……
巴山边军大营之外,同一间酒肆。
有个一身黑衣的年轻人,就坐在之前那个穷酸读书人曾落座买过一碗水的同一张酒桌上,此刻桌上放着一只茶壶,还有一只小巧玲珑的精致茶杯。
那个负责上茶的小二哥带着一脸的喜笑颜开,小心翼翼给那位黑衣年轻人倒茶,而后再点头哈腰缓缓退开,站在远处时刻注意这位贵客的动向,大概是想要看看还有没有更进一步的财路进门。
楠溪洲迢迢数十万里而来的名贵仙茶,整个巴山渡口所有酒肆茶楼加在一起,一年都卖不出去几两,可眼前这位上来就不是按杯点的,而是直接要了一壶!
这样的豪客,酒肆中上到东家掌柜,下到负责值客的前堂小厮,又有谁敢不巴结?
黑衣年轻人表情淡淡,一人坐在桌边缓缓品茶,慢条斯理不疾不徐,偶尔皱一皱眉头,大概就是觉得这茶太过一般,实在是不怎么能入喉。
人来人往匆匆客,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片刻之后,有个儒衫读书人便出现在酒肆之外的某个街角,一步步缓缓走进酒肆,在那个侍候一旁的小二哥诧异的眼神中,直接走到了那张桌边,开始朝那位黑衣年轻人作揖行礼。
“晚辈章颌,见过苏先生。”
从年轻人作揖行礼的这一刻开始,在这张桌边一坐一站的两人,就如同从这客栈中消失了一样,来往经过之人都如一叶障目一般,自然而然将两人忽略,更不会听到他们说的任何一个字。
楚元宵笑了,这一次笑得比之前更加高兴了一些,果然他先前的某些猜测是对的。
李乘仙这尊大神仙一旦不在身边,就总有些人会忍不住跳出来。
楚元宵看着那位做主的武将,笑眯眯道:“我很好奇,到时候你们那位皇帝陛下知道了你竟会有这种心思,那你这一军主将还能当多久?”
胡少荣耸了耸肩,“这就不劳阁下操心太多了,本将会如何那还是后来事,你恐怕也未必等得到那一天。”
他突然笑看着少年,好心提醒一样和蔼道:“不过道友你既然都已经把话说得这么透了,那这大营你恐怕就更出不去了,还是要先做好去我巴山大营监牢之中做客的准备。”
话音一落,整个中军大帐之中,站立两侧的一众披甲武夫,如出一辙跨前一步一声暴喝,混和着拔刀一半的铿锵之声响彻大帐!
雷动如山,摄人心魄,以势压人,顺手而为。
楚元宵有些头疼,他看着这群武夫如此动作就突然有些怀疑,是不是自己以后练拳练多了,也会如此这般缺心眼?
胡少荣从始至终都在盯着少年的表情,看他此刻表情仍旧毫无怯意,突然就皱了皱眉头,隐隐觉得哪里不太对。
楚元宵并未给他太多的思考时间,“所以我要是没理解错的话,你的意思是不是谁的势大,谁就有理?”
年轻武将笑了笑,摊开双手在两侧,算是指了指那一众麾下武将,道:“难道还不明显?”
少年长叹了一口气,又一脸果然如此的表情缓缓摇了摇头。
“我刚来渡口的时候就听说过一个传闻,说是巴山边军的军权从未旁落于皇室外姓之手过,甚至就连这巴山郡守都是皇室子弟!”
少年突然抬起头看向那个猛然开始皱眉的武将,似笑非笑道:“敢问将军一句,青云帝国皇室是什么时候姓胡了?”
胡少荣闻言一怔,心头更是忍不住猛地跳了跳。
楚元宵这个问题,也是他一路上一直没太想明白的事情,甚至最后只能归结为自己殿前侍驾多年,终于成为了皇帝心腹近臣,故而才会有此殊荣的。
虽然还是隐隐觉得哪里不对,但到底没有太过多想。
此刻,这个古怪之处被一个才来了这巴山一天的外乡少年人一口叫破,他心底的不安就猛然暴涨开来,几乎眨眼间就盈满了整座心湖。
楚元宵眼见他起疑,就笑眯眯道:“是不是突然就觉出来不对了?”
说罢,少年转头看向魏臣,笑道:“魏兄,要不然你来帮他解释解释?”
蒙眼年轻人笑了笑,从善如流开始说起另外一事。
昨天李乘仙刚刚从渡口拔地而起,带着李璟离开兴和洲陆地后不久,楚元宵三人都还在那间酒肆之中时,曾有个衣着寒酸的书生年轻人到了酒肆,用一枚铜板换了一碗水喝,然后就离开了。
胡少荣听着魏臣笑说完这句,有些狐疑般眯眼道:“一个穷书生而已,有什么特别?”
魏臣笑了笑,“穷书生确实没什么特别的,但要是那位穷书生花钱买水用的铜板,是一枚花钱呢?”
某个被那酒肆小二骂骂咧咧一顿嫌弃的穷酸书生,在喝完了水要离开酒肆之前,曾将一枚铜板按在了那张酒桌上。
当时正喝得有些迷糊的楚元宵根本没有注意这些,直到第二天三人坐在云海间客栈的那间客房圆桌边,听到另外两人讲起此事时,他才突然反应过来。
当时那个一脸不高兴的酒肆小二,在那读书人离开之后,才磨磨蹭蹭去收那一颗铜板买水钱,然后突然发现桌上的铜板竟然不是通行九洲的半两钱,而是一枚花钱!
小二哥深觉自己被人骗走了一碗水钱,是实打实吃了个大亏,就再次骂骂咧咧了大半天。
九洲天下最早的时候,各地各国的钱币形制并不统一,不同的帝国、仙家用的钱币形制都不太一样,郢爰,五铢钱、刀币、贝币…五花八门应有尽有。
这些各家形制不同的钱币,在自家辖境之内自用当然没有问题,但总会在各国或是仙家之间打交道时出现一些难解的局面,尤其是有了跨洲渡船开始联通九洲商路之后,这个问题就变得更加复杂。
钱币不通,买卖就没办法做,还总出现一些千奇百怪的头疼事,比如某些居心不良的豪商,总会在别国境内私铸钱币,然后再拿回到本国来花,明明是个投机取巧有违律法的杀头大罪,却偏偏两家都管不到。
人心不足是个常事,有些门路一旦出现,防范是可以,但想杜绝就很不易。
这件事最后就无可避免捅到了临渊学宫去,经过了长达数年的诸子协议之后,才真正有了如今通行天下的一套统一钱币,且铸币之权也不是各家仙门都能有的。
如此一来,那由临渊学宫定制,再由九洲之上有数的几家争得了铸币之权的仙家、帝国统一铸造的官行半两钱,与那些各式各样的花钱之间,就根本不是一个价钱。
这也是为何当初在盐官镇时,白衣少女李玉瑶在跟少年楚元宵介绍那枚刻有“法古宪今”四字的花钱时,曾说过那枚花钱本身不值钱的原因之一。
此刻,当那位坐在主位上的年轻武将听到“花钱”二字的时候,突然脸色一变。
楚元宵见状直接就笑了,果然有些猜测是对的。
……
巴山边军大营之外,同一间酒肆。
有个一身黑衣的年轻人,就坐在之前那个穷酸读书人曾落座买过一碗水的同一张酒桌上,此刻桌上放着一只茶壶,还有一只小巧玲珑的精致茶杯。
那个负责上茶的小二哥带着一脸的喜笑颜开,小心翼翼给那位黑衣年轻人倒茶,而后再点头哈腰缓缓退开,站在远处时刻注意这位贵客的动向,大概是想要看看还有没有更进一步的财路进门。
楠溪洲迢迢数十万里而来的名贵仙茶,整个巴山渡口所有酒肆茶楼加在一起,一年都卖不出去几两,可眼前这位上来就不是按杯点的,而是直接要了一壶!
这样的豪客,酒肆中上到东家掌柜,下到负责值客的前堂小厮,又有谁敢不巴结?
黑衣年轻人表情淡淡,一人坐在桌边缓缓品茶,慢条斯理不疾不徐,偶尔皱一皱眉头,大概就是觉得这茶太过一般,实在是不怎么能入喉。
人来人往匆匆客,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片刻之后,有个儒衫读书人便出现在酒肆之外的某个街角,一步步缓缓走进酒肆,在那个侍候一旁的小二哥诧异的眼神中,直接走到了那张桌边,开始朝那位黑衣年轻人作揖行礼。
“晚辈章颌,见过苏先生。”
从年轻人作揖行礼的这一刻开始,在这张桌边一坐一站的两人,就如同从这客栈中消失了一样,来往经过之人都如一叶障目一般,自然而然将两人忽略,更不会听到他们说的任何一个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