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王旗花下一壶酒
关山月 第118章 上了赌桌就不想输(第3页)
如今的龙泉渡口已经跟当初由方氏主掌时不太一样了,街面上没有嚣张跋扈的方氏子弟,也没有为虎作伥的狗腿帮闲,整个渡口就显得有些风轻云淡,岁月静好。
四人等待南下的跨洲渡船期间,楚元宵曾单独去过一趟码头外的那处茶摊,还是那个白发老掌柜在那里煮茶卖茶,见谁都能笑眯眯寒暄两句,买卖不算红火,但也不差。
少年是去同那个老人致谢的,当初他在云海间门前时能从方氏手中逃脱,是要感谢那场突如其来的瓢泼大雨的,而那场雨的来历,自然逃不过这位老掌柜的手笔,或者说也该谢一谢岳王府。
老掌柜明白了少年来意后笑着摆了摆手,“小兄弟不用如此客气,老夫只是看不惯那方氏的做法,所以才会找人帮忙下那一场雨,既算是帮你,也算是老夫自己出一口气。”
楚元宵闻言笑了笑,倒是没敢再说另一句太过直白的言辞,您老只是出一口气,就把一整个方氏给出没了,这一口气可真是能吹死人了。
不过说起来帮忙,这位本名徐淮的老掌柜反倒又想起来了另外一件事,“老夫倒是有个事,要给小兄弟提个醒。”
少年坐在桌边,手中捧着老掌柜给他添的那碗茶,有些好奇回了一句:“前辈请说。”
老人此刻没说话先皱眉,缓缓道:“你大概不知道,当初你们落脚码头的时候,曾有个高阶剑修就跟在你们身后吧?”
这话倒是让楚元宵一愣,他确实不知道,魏臣那家伙也没说过。
老人一眼就看懂了少年人的表情,“果然,这就正是老夫要跟你说的事,那个家伙是来自石矶洲燕云帝国的人,跟你们从同一艘渡船上下来的,还想跟在你身后看戏来着,只是被老夫挡了回去。”
说到这里,老人皱了皱眉,又道:“他真正的意图是什么我不清楚,但我估摸着他大概会在你前路的某一站上等着你,到时候极可能还会继续跟着你。”
石矶洲燕云帝国同样是一座三品帝国,最出名的江湖事其实就是与龙池洲岳王府之间的那桩恩怨,第二出名的则大概就要说到他们有钱这件事上了。
九洲现行的那一套由临渊学宫定制,再由天下数座势力统一铸造的钱币,其中一家铸币之权就在这燕云帝国手中,他们当然就是富得流油了。
楚元宵此刻难免有些疑惑,一来不明白自己什么时候又跟燕云帝国扯上了瓜葛,二来则是不太明白眼前这位老掌柜为何会三番五次帮自己。
“燕云帝国…”
少年轻声念叨了几遍这个帝国名字,某一刻突然有了些猜测,于是抬起头来看向那个老掌柜,轻声问道:“敢问前辈,那个燕云帝国是不是在文脉教化一事上有所擅长,抑不抑武我不知道,但大概是很重文的吧?”
当初在盐官镇时,那个白衣姑娘李玉瑶曾说过,让楚元宵多读点书,出门在外也要多学一学江湖事,少年这一路上也确实在很认真地做这两件事,但天下之大,就总还是有些他暂时还没能在书上读到的地方。
至于他为何会跟这位茶摊老掌柜有这么一问,当然是来自他的另外一个猜测。
徐姓老掌柜听着少年的问题,第一反应是这少年是故意的,但看到少年那一脸诚挚的表情后,又觉得不太像,所以老人在这一刻的表情也有些复杂,但还是好心答了一句,“那燕云帝国跟中土那座文庙是有些源远,他们有几个读书人是可以坐在文庙那座大成殿里面吃冷猪头肉的。”
楚元宵听着老掌柜的这个回答,有那么一瞬的古怪感觉,但他到底是不太清楚两家之间的某些陈年旧怨,所以古怪过后就并未太放在心上,反而是先确定了某件事,也大概是明白了为什么会有燕云帝国的人会跟着他。
严格说起来,这个场面是有些似曾相识的,同样的事早在他从礼官洲去往兴和洲时,在搭乘的那艘北海渡船上就曾碰上过一回。
当初那位渡船使赵中宸,就曾做过一件类似的事,找了几个世家子弟挑衅李璟,目的是逼楚元宵现身。
他当时这么做的原因很复杂,但放在最表面上的,也是最能拿出手的理由,就是那座青云帝国想要试探楚元宵这个人,想看看其人如何。
如今再看来,这个燕云帝国恐怕也要跟那个青云一样,大概是想做同一类的事了。
至于为何他们都要这么做,理由也同样不复杂,就还是为了那“道争”两个字。
有胜负结局的地方,就必然总会有胜负心,参与赌局的人都要下注押宝,自然也就不会希望自己成为输家。
上了桌的赌徒猜不到那骰子最终会摇出来什么点数,就总要想办法先瞧瞧那扣在骰钟底下的骰子到底都长什么样子。
如果说当初在盐官镇发生的某些事算是开局下注,那么如今这层出不穷的多方试探,大概就得算是大家各凭本事靠眼力跟耳力吃饭了。
真要是有人本事高超到能将手伸进骰钟之内,“顺子”“豹子”随意换,摇大摇小也能点啥来啥,那么一旦将来某一日翻开骰钟之后,那些输了的人可就不会再有机会说对方出老千了,毕竟那个负责摇骰子的人,可是中土那座名义上的天下共主。
而且话也要再说回来,如今天下大争之世,到处都是乱七八糟的糟心事,如此大势之下,有些赌局也确实是不会再有“买定离手”一说了。
楚元宵大概有了些猜测之后就没再说什么,先是谢过了老人家的好意提醒,后又与他再寒暄几句,然后就再次致谢告辞,回到了四人落脚的云海间。
又过三日,四人终于等到了一艘从龙泉渡口出发,南下去往石矶洲的仙家渡船,开始真正踏上了又一趟跨洲远游路。
……
当这艘名为“白毫”的仙家渡船刚刚离开龙泉渡口之后,有个蒙眼年轻人再次出现在渡口码头外的那座茶摊边,熟门熟路重新坐在了当初曾坐过一次的那张桌边。
老掌柜徐淮好像对此也并不意外,只是一如往日恭恭敬敬给客人拿碗添茶,然后再收钱入账。
年轻人笑着点了点头,然后下一刻就说出来了一句,直截了当到让那个自诩山崩于前而不变色的武夫老掌柜都有些咂舌的话。
“劳烦徐将军替魏某领个路,我有件天下兴亡事,需要见一面你家岳王。”
……
白毫渡船上。
楚元宵跟余人同住一间,二人左侧的客舱里住着的是青玉,右侧的则是青霜,这两个女子直到今日都还是不愿意同住一起。
楚元宵进了自己的客舱之后,都还没来得及收拾停当,就听到有人在门外敲门。
那个站在门外的人,手中提着一本书,翻开在某一页,其中最醒目的一句,写作“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
……
四人等待南下的跨洲渡船期间,楚元宵曾单独去过一趟码头外的那处茶摊,还是那个白发老掌柜在那里煮茶卖茶,见谁都能笑眯眯寒暄两句,买卖不算红火,但也不差。
少年是去同那个老人致谢的,当初他在云海间门前时能从方氏手中逃脱,是要感谢那场突如其来的瓢泼大雨的,而那场雨的来历,自然逃不过这位老掌柜的手笔,或者说也该谢一谢岳王府。
老掌柜明白了少年来意后笑着摆了摆手,“小兄弟不用如此客气,老夫只是看不惯那方氏的做法,所以才会找人帮忙下那一场雨,既算是帮你,也算是老夫自己出一口气。”
楚元宵闻言笑了笑,倒是没敢再说另一句太过直白的言辞,您老只是出一口气,就把一整个方氏给出没了,这一口气可真是能吹死人了。
不过说起来帮忙,这位本名徐淮的老掌柜反倒又想起来了另外一件事,“老夫倒是有个事,要给小兄弟提个醒。”
少年坐在桌边,手中捧着老掌柜给他添的那碗茶,有些好奇回了一句:“前辈请说。”
老人此刻没说话先皱眉,缓缓道:“你大概不知道,当初你们落脚码头的时候,曾有个高阶剑修就跟在你们身后吧?”
这话倒是让楚元宵一愣,他确实不知道,魏臣那家伙也没说过。
老人一眼就看懂了少年人的表情,“果然,这就正是老夫要跟你说的事,那个家伙是来自石矶洲燕云帝国的人,跟你们从同一艘渡船上下来的,还想跟在你身后看戏来着,只是被老夫挡了回去。”
说到这里,老人皱了皱眉,又道:“他真正的意图是什么我不清楚,但我估摸着他大概会在你前路的某一站上等着你,到时候极可能还会继续跟着你。”
石矶洲燕云帝国同样是一座三品帝国,最出名的江湖事其实就是与龙池洲岳王府之间的那桩恩怨,第二出名的则大概就要说到他们有钱这件事上了。
九洲现行的那一套由临渊学宫定制,再由天下数座势力统一铸造的钱币,其中一家铸币之权就在这燕云帝国手中,他们当然就是富得流油了。
楚元宵此刻难免有些疑惑,一来不明白自己什么时候又跟燕云帝国扯上了瓜葛,二来则是不太明白眼前这位老掌柜为何会三番五次帮自己。
“燕云帝国…”
少年轻声念叨了几遍这个帝国名字,某一刻突然有了些猜测,于是抬起头来看向那个老掌柜,轻声问道:“敢问前辈,那个燕云帝国是不是在文脉教化一事上有所擅长,抑不抑武我不知道,但大概是很重文的吧?”
当初在盐官镇时,那个白衣姑娘李玉瑶曾说过,让楚元宵多读点书,出门在外也要多学一学江湖事,少年这一路上也确实在很认真地做这两件事,但天下之大,就总还是有些他暂时还没能在书上读到的地方。
至于他为何会跟这位茶摊老掌柜有这么一问,当然是来自他的另外一个猜测。
徐姓老掌柜听着少年的问题,第一反应是这少年是故意的,但看到少年那一脸诚挚的表情后,又觉得不太像,所以老人在这一刻的表情也有些复杂,但还是好心答了一句,“那燕云帝国跟中土那座文庙是有些源远,他们有几个读书人是可以坐在文庙那座大成殿里面吃冷猪头肉的。”
楚元宵听着老掌柜的这个回答,有那么一瞬的古怪感觉,但他到底是不太清楚两家之间的某些陈年旧怨,所以古怪过后就并未太放在心上,反而是先确定了某件事,也大概是明白了为什么会有燕云帝国的人会跟着他。
严格说起来,这个场面是有些似曾相识的,同样的事早在他从礼官洲去往兴和洲时,在搭乘的那艘北海渡船上就曾碰上过一回。
当初那位渡船使赵中宸,就曾做过一件类似的事,找了几个世家子弟挑衅李璟,目的是逼楚元宵现身。
他当时这么做的原因很复杂,但放在最表面上的,也是最能拿出手的理由,就是那座青云帝国想要试探楚元宵这个人,想看看其人如何。
如今再看来,这个燕云帝国恐怕也要跟那个青云一样,大概是想做同一类的事了。
至于为何他们都要这么做,理由也同样不复杂,就还是为了那“道争”两个字。
有胜负结局的地方,就必然总会有胜负心,参与赌局的人都要下注押宝,自然也就不会希望自己成为输家。
上了桌的赌徒猜不到那骰子最终会摇出来什么点数,就总要想办法先瞧瞧那扣在骰钟底下的骰子到底都长什么样子。
如果说当初在盐官镇发生的某些事算是开局下注,那么如今这层出不穷的多方试探,大概就得算是大家各凭本事靠眼力跟耳力吃饭了。
真要是有人本事高超到能将手伸进骰钟之内,“顺子”“豹子”随意换,摇大摇小也能点啥来啥,那么一旦将来某一日翻开骰钟之后,那些输了的人可就不会再有机会说对方出老千了,毕竟那个负责摇骰子的人,可是中土那座名义上的天下共主。
而且话也要再说回来,如今天下大争之世,到处都是乱七八糟的糟心事,如此大势之下,有些赌局也确实是不会再有“买定离手”一说了。
楚元宵大概有了些猜测之后就没再说什么,先是谢过了老人家的好意提醒,后又与他再寒暄几句,然后就再次致谢告辞,回到了四人落脚的云海间。
又过三日,四人终于等到了一艘从龙泉渡口出发,南下去往石矶洲的仙家渡船,开始真正踏上了又一趟跨洲远游路。
……
当这艘名为“白毫”的仙家渡船刚刚离开龙泉渡口之后,有个蒙眼年轻人再次出现在渡口码头外的那座茶摊边,熟门熟路重新坐在了当初曾坐过一次的那张桌边。
老掌柜徐淮好像对此也并不意外,只是一如往日恭恭敬敬给客人拿碗添茶,然后再收钱入账。
年轻人笑着点了点头,然后下一刻就说出来了一句,直截了当到让那个自诩山崩于前而不变色的武夫老掌柜都有些咂舌的话。
“劳烦徐将军替魏某领个路,我有件天下兴亡事,需要见一面你家岳王。”
……
白毫渡船上。
楚元宵跟余人同住一间,二人左侧的客舱里住着的是青玉,右侧的则是青霜,这两个女子直到今日都还是不愿意同住一起。
楚元宵进了自己的客舱之后,都还没来得及收拾停当,就听到有人在门外敲门。
那个站在门外的人,手中提着一本书,翻开在某一页,其中最醒目的一句,写作“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