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王旗花下一壶酒
第177章 山外集市老神仙
中土神洲南部有一片山水环绕、荒无人烟的十万群山,除了诸子百家的某些大圣人常年围绕在群山周围驻守边界,这片荒山之内不允许有其他人深入其中。
这条封山令,传说是临渊学宫这座江湖共主早在万年前第一次开门时传令出门的第一条严令,如今时隔万年之久,也依旧是学宫内的第一严令。
这片占地极广的荒山之所以如此戒备森严,自然是因为那座大名鼎鼎的云梦泽,就矗立在这片群山之中。
万年前的陆地妖族万妖朝,被末代人皇送入云梦泽之内不见人间已有万年,而云梦泽的入境山门就在这十万大山之内。
中土神洲诸子百家是整个九洲人族最大的一笔坛坛罐罐棺材底,有超过六成以上的诸子圣人,全都被临渊学宫放置在这片群山的四周边缘处,将整座群山之内的那片大泽里三层外三层围起来,看守得严严实实,就是怕有朝一日云梦泽小世界之内的陆地妖族不愿继续留守在那座巨大的小天地之内,冲破小世界之门入寇九洲。
如今天下之争,人族与海妖、鬼族两家战火连天,但是中土这边的诸子圣人依然少有人出现在两军阵前,大部分原因就是被这座占地极广的十万大山牵累了手脚。
兵家武庙调动天下战力牧守九洲,却仍旧无法收复金钗洲,有很大一部分原因就在“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这几个字上,看守万妖朝的入境山门这件事,是诸子圣人万年间最大的要务,也成了中土神洲最大的负累,掣肘人间太多,是个正儿八经的大包袱。
当世纵横之一的路春觉前前后后凑了一大堆手笔,意图让楚元宵去敲万妖朝的门,目的也在这里,至少要想办法放开中土的手脚,人族九洲才有可能跟海外那两族坐在棋盘对面,真正下一局势均力敌的棋。
临渊学宫下过严令,非诸子圣人且有学宫传令在身,不得擅自进入十万群山,但是这片荒山边缘处还是会建起一些集市,且有不少仙家中人逗留其中。
这座万年不曾有过人烟的十万群山,万年间都是山珍野兽一类的极乐之地,因为没有人族的身影出现,所以这里才是整个九洲唯一的一处能够让野兽修炼成妖的地方,再加上这里还是万妖朝的国门之外,就更是妖类聚集最为繁盛的所在。
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所以这些山外集镇当然也并不是随意排布,大多都坐落在这片群山的各处出口上,聚集在其中的人族修士,大多都是抱着呆在这里捡漏的意图,就是等着某些倒霉迷了路的山中妖兽跑出荒山,然后就会被他们群起围攻挖出妖丹来换钱。
临渊学宫出于某些考虑,默认了这种集市的存在,且有意在每一座出口集市中安置了诸子圣人镇守其中,大概也是有顺势而为,防患于未然的想法。
万年已降,这些山外集镇星罗棋布遍布十万群山周围,大小不一,有些甚至已经到了高墙坚城的地步,成了防御万妖朝破门而出的第一道防线。
今日的十万大山之外某个人烟尚可的小集市上,有个手牵青牛的老道士晃晃悠悠进了集市的彩门。
老道士好像也不怎么着急去集市里头找落脚地,牵着一头老牛在集市中四处转了转,像是对这集市上的各处摆摊买卖兴趣极高,这里瞅瞅那里看看,有感兴趣的物件还会掏几张银票出来换进囊中。
这一类聚落之所以称之为“集市”,就是因为这里靠近群山,有很多不可多得的稀罕物,比如高阶妖兽的妖丹,或者是珍贵妖兽的皮革妖骨,这一类炼制仙家法宝的珍材都是九洲市面上难得一见的珍品,可这老道士反倒像是不屑一顾。
看起来穿着朴素,普普通通的老道士,看起来像是更喜欢那些花不了几个钱的小物件,大多都是某些从九洲各处运载而来在此买卖的普通凡品,如小香炉,小背篓,或者是一些普通仙家修行秘籍之类的大路货。
老道士掏了银子买下来的东西,也不会放进须弥物、芥子物一类的储物法器中,就是顺手塞进身后那头青牛背上搭着的布袋褡裢中,一圈集市逛下来,就让他鼓鼓囊囊装了两大包,可总共也才花了就是个三两银子不到而已,正儿八经都是些不值钱的东西。
逛集市逛高兴了的老道士,时近正午时分才像是终于过足了买东西的瘾头,笑呵呵牵着青牛走到集市靠近群山一侧的出口处,在那里随意找了一间简陋的茶铺坐下来,跟掌柜的要了一壶三钱银子就能喝个饱的茶水。
老道士大概是跟身后老牛相依为命多年,习惯了走到哪里都要先考虑老伙计的吃喝,所以等那掌柜的端茶上桌,他也不着急给自己倒茶,反倒是从牛背褡裢中掏出来一只蓝边瓷碗,先给老伙计倒了一碗茶。
老道士一边牵着牛鼻子让老牛喝瓷碗中的茶水,一边才摸着牛头,像是自说自话一样乐呵道:“世人见了我道门中人,都爱称呼一句牛鼻子老道,这个说法也不知道该是你这老家伙的功劳,还是贫道的功劳,但听得久了反倒还觉得挺舒坦。”
老道士转过头看了眼不远处群山边缘那挺拔入云的连绵高峰,继续笑道:“也不知如今若是送你进了这群山深处,以你这牛脾气的板筋和道行,能不能混上个妖王的头衔?”
集市的另一侧,有个赤足老和尚缓步自西方而来,一路上走过熙熙攘攘的人群时,那些各处闲逛的仙家修士们毫无所觉就自动让开了一条路,让这老和尚可以不躲不闪一路直行进入集市,顺畅无阻去往集市靠近群山那一侧的那间简陋茶铺处。
佛法空空,老和尚超脱世外,好像不在世人眼中,虽然那些过路人都会不自觉让开一条路,可又好像没人察觉到有个金光四溢的老和尚从自己身旁走过,这一座不大不小的集市,行走其中的仙家中人数千近万,好像就没有几个人真的看到那个诵经前行的老和尚。
同样也是老道士落座的那间茶铺中,离老道士不远处的一张桌边,还有个手捧书卷的老书生,从老道士进了茶摊的那一刻,他就饶有兴致看着那头被按着头喝茶的老青牛,对于老道士喃喃自语一般的碎碎念充耳不闻。
这一刻在这座集市上的仙家中人,包括临渊学宫派驻镇守此地的学宫圣人,都不知道自己不知不觉就接了桩大福源在头顶。
天下最顶尖的三位大圣人不约而同造访这处名不见经传的集市,这种几乎等同于跟天地大道擦肩而过的福源,会在不久的将来让他们真正体会到什么叫天降甘霖。
当那个赤足老和尚走到茶铺的那一刻,天地之间微微一静,这处山外集市在一瞬间像是被三股从不同方向而来的洪荒气息同时缠绕,以那座简陋茶铺为中心,三股饱含着苍茫气息的力量开始不断缠绕盘旋,互相之间泾渭分明,又在不断碰撞,甚至有丝丝缕缕的虚空缝隙开始在集市内外各处不断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