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王旗花下一壶酒
第179章 道藏问心(第2页)
时光荏苒,一座朴素简陋的无名殿前,楚元宵站在那里寂静不动陷入沉寂之中,春去秋来,夏暑冬寒,殿外环绕的桃林绿了又黄,黄了又绿,落叶生新芽,循环往复不知道轮转了多少回。
一直站在殿门外的楚元宵从一个少年人开始,年岁渐长,胡须渐长,再到须发皆白,直到垂垂老矣,原本挺直的脊背也在一年又一年的光阴流转中开始渐渐弯曲佝偻,这期间一共过去了多少年,大概都已经算不清了。
数百上千年一晃而过,也曾时常有来此求见的道门弟子,站在殿前礼数周全求见道藏,人来人往的道门弟子们,好像也都习惯了殿门口处那个多少年寂静不动的死寂背影,布满了尘土落叶不说,风吹雨打多少年之后,远远看起来都已成为了一尊泥塑,看不到半点人影和生气。
光阴还在流转,站在殿前的楚元宵陷入沉寂已不知多少个春秋,后来入门的道门弟子们,甚至都以为那里其实是一尊石雕,而非是一个人。
……
李乘仙带着苏三载送过来的那几坛得自临渊学宫的美酒,一步步登上昆仑墟山前神道,最终停步在昆仑墟半山腰处的那座恢宏山门前。
那位刚刚送走了大师兄的三掌教陆春秋又开始如先前一样,蹲在那块门外山石上,盘腿打坐,闲云野鹤,不知何时手里还多了一把葵花子,一边嗑瓜子一边看着门内门外人来人往。
李乘仙在山门前停步,侧过头看了眼那位看热闹一样的道门三掌教,笑了笑之后开始打招呼,“多年不见,三掌教风采依旧。”
陆春秋像是对这位白衣大剑仙这种说话的语气不太满意,有些见怪般不悦道:“大剑仙见到我家师兄还知道打个稽首,怎么到了贫道这里就成了老友相见的语调,都说剑修直脾气,大剑仙这是看不起贫道?”
李乘仙也不觉得尴尬,闻言朝着那块山石靠近几步,笑道:“江湖传闻陆掌教不爱虚礼,李某这也算是入乡随俗,客随主便嘛。”
陆春秋定定看了眼李乘仙,挑着眉似笑非笑道:“你那徒弟见到我就是这么一副哥俩好的架势,如今你这个当师父的上山还是这个做派,贫道怎么觉得好像是我这个道门三掌教的帽子不太值钱?”
李乘仙掏出酒壶喝了口酒,“三掌教要是觉得李某也该像你门下的那些后辈弟子们一样,朝着你这位掌教之尊三拜九叩,倒也不是不行。”
说罢,这位大剑仙手腕一翻收掉了酒壶,还真就要弯腰下拜开始行礼。
陆春秋一闪身直接从那块山石上消失,却也没有真的受了他的拜礼。
李乘仙也没有将礼数做全,站起身来转身看了眼站在他身后稍远处的陆春秋,笑道:“三掌教不是说要李某行礼,这怎么又自己让过了礼数?”
陆春秋被反将了一军,大概是有些尴尬,露出一脸不好意思的表情,扔了手中瓜子笑着摆手道:“大剑仙这话说的,贫道就是开个玩笑而已,你怎么还当真了?”
要按道门的辈分,曾经是道门弟子的李乘仙给道祖座下关门弟子行礼,当然也不算有错,可毕竟如今的青莲剑仙已是堂堂四大剑宗之一的开山祖师了,他要是真朝着陆春秋行了大礼,这位三掌教以后怕是就得防着点,自己会不会什么时候被青莲剑宗那帮杀胚们乱剑砍死了。
双方刚见面就是一场言辞争锋,三掌教也没想到这位盛名比自己还大的李白衣竟然如此放得开,一不小心吃了个哑巴亏,自然让他难免有些尴尬。
李乘仙倒是无所谓般笑了笑,看着陆春秋道:“当年还是道门弟子的时候,没得着机会来祖师堂拜山,如今倒是托徒弟的福有了个瞻仰的机会,李某自然也要讲一讲礼数嘛。”
陆春秋闻言笑了笑,转头朝着山门内望了望,道:“该说不说,你那个徒弟还真就是个人物,就那么赤手空拳去见道藏,竟然也能引动那老家伙亲自给他安排一局问心。”
李乘仙闻言有些意外,想了想之后又笑着摇了摇头,“这么说来,我们这帮当师父的,倒是多此一举帮他准备猪头肉了?”
陆春秋闻弦歌而知雅意,一瞬间明白了这位大剑仙肯定是带了什么好东西来的,干脆一闪身凑到李乘仙身旁,饶有兴致搓着手笑道:“不多余不多余,道藏那老家伙虽然沉不住气了一些,但贫道是个会办事的,大剑仙有好东西别糟践,先让贫道开开眼如何?”
李乘仙笑了笑,“都说提着猪头肉找不见庙门,如今既然我那好徒弟都已经半只脚迈进了门槛里去,那这猪头肉省下来给李某自己吃,它难道不香吗?”
……
山外方一日,殿前已千年。
垂垂老矣的楚元宵此时依旧寂静不动站在那座无名殿门前。
他原本就只有四境而已,在大殿门前站了无数年岁月,其间也曾站着入定修行,吸纳天地灵气不断在体内经脉中循环往复,炼化入己身成为自身的修行家底。
昆仑墟是道门祖山,天地灵气浓郁远超普通的福地洞天,楚元宵虽不是以打坐入定的方式修行,但无数年岁月日积月累下来,成果也算是颇为可观了。
但是,这个修为增长的进度依旧不足以支撑他在殿前站到地老天荒,终有一日还是走到了油尽灯枯的那一天。
某一日殿外桃花落尽时,那个寂静站立了无数年光阴的泥塑身影微微颤动了一下,泥塑的外壳也因为这个颤动而出现了一道裂缝,自头顶处开始不断延伸向下,很快就如碎瓷一样遍布全身,最终在他又一次的颤动之中轰然碎裂,露出了他本来的面貌。
一股厚重沧桑的古意弥漫开来,氤氲荡漾在大殿前的那片小广场上。
因为寂静不动站立太久,苍老模样的楚元宵此刻没挪动一点身形,全身各处的关节便开始咔咔作响,像极了一扇多年不曾开启的古老木门,门柱处不断有艰涩刺耳的吱呀声遍传开来。
楚元宵缓缓抬起头,看了眼那座无数年间不曾有过任何变化的殿门,有些苍老浑浊的双眼微微动了动,最后还是什么话都没能说出口,只是缓缓抬起一条腿,有些艰难地一步跨过那道门槛,再将另一条腿也收入门槛后,如此一来,他就整个人都跨进了大殿之中。
这一刻,那座千年都不曾有任何声音传出来的大殿中终于有了动静,一个饶有兴致的声音自殿内深处传过来,“在这殿前站过的人有很多,比你站得久的也大有人在,但是从入定中醒来之后,敢如此放肆直接进殿的,你勉强能算是第一个。”
楚元宵虽在殿前了无生机站了数百上千年,但他并不是真的死了,所以此刻的楚元宵几乎已被不断生长的须发掩埋,长发遮掩之中,他缓缓抬起双眼看了眼那个声音传来的方向,开口说话时,声音显得干涩而沙哑,刺耳难听。
“毕竟是罚站了这么久,晚辈要是不进来看一眼,回去没办法跟父老乡亲们交代。”
那个声音似乎是觉得更有趣了一些,语气古怪道:“若非修行中人的话,千年光阴下来就莫说是坟头草,恐怕连坟包都不见了吧?”
那个声音说着话又突然笑了笑,“况且,据我所知你除了那几位师门之外也算是无亲无故了,你又能跟谁去交代?”
楚元宵闻言,眼神也稍微灵动了一些,说话似乎也比方才要稍微顺畅些许,“拜山昆仑前,晚辈刚巧在承云帝国提了亲。”
“哦?”那个声音像是又多了几分兴趣,“罚站了千年,还没忘了你曾跟人提亲的事,你倒也算是个情种。”
说完了这句,那个声音突然像是有些恍然一样,笑道:“如此一来,我倒是明白了你为何能在选了无情道之后,还能从那家伙的魔掌下逃出来,还能反过来算他一手,将他送进魔尊剑去当剑灵。”
一直站在殿门外的楚元宵从一个少年人开始,年岁渐长,胡须渐长,再到须发皆白,直到垂垂老矣,原本挺直的脊背也在一年又一年的光阴流转中开始渐渐弯曲佝偻,这期间一共过去了多少年,大概都已经算不清了。
数百上千年一晃而过,也曾时常有来此求见的道门弟子,站在殿前礼数周全求见道藏,人来人往的道门弟子们,好像也都习惯了殿门口处那个多少年寂静不动的死寂背影,布满了尘土落叶不说,风吹雨打多少年之后,远远看起来都已成为了一尊泥塑,看不到半点人影和生气。
光阴还在流转,站在殿前的楚元宵陷入沉寂已不知多少个春秋,后来入门的道门弟子们,甚至都以为那里其实是一尊石雕,而非是一个人。
……
李乘仙带着苏三载送过来的那几坛得自临渊学宫的美酒,一步步登上昆仑墟山前神道,最终停步在昆仑墟半山腰处的那座恢宏山门前。
那位刚刚送走了大师兄的三掌教陆春秋又开始如先前一样,蹲在那块门外山石上,盘腿打坐,闲云野鹤,不知何时手里还多了一把葵花子,一边嗑瓜子一边看着门内门外人来人往。
李乘仙在山门前停步,侧过头看了眼那位看热闹一样的道门三掌教,笑了笑之后开始打招呼,“多年不见,三掌教风采依旧。”
陆春秋像是对这位白衣大剑仙这种说话的语气不太满意,有些见怪般不悦道:“大剑仙见到我家师兄还知道打个稽首,怎么到了贫道这里就成了老友相见的语调,都说剑修直脾气,大剑仙这是看不起贫道?”
李乘仙也不觉得尴尬,闻言朝着那块山石靠近几步,笑道:“江湖传闻陆掌教不爱虚礼,李某这也算是入乡随俗,客随主便嘛。”
陆春秋定定看了眼李乘仙,挑着眉似笑非笑道:“你那徒弟见到我就是这么一副哥俩好的架势,如今你这个当师父的上山还是这个做派,贫道怎么觉得好像是我这个道门三掌教的帽子不太值钱?”
李乘仙掏出酒壶喝了口酒,“三掌教要是觉得李某也该像你门下的那些后辈弟子们一样,朝着你这位掌教之尊三拜九叩,倒也不是不行。”
说罢,这位大剑仙手腕一翻收掉了酒壶,还真就要弯腰下拜开始行礼。
陆春秋一闪身直接从那块山石上消失,却也没有真的受了他的拜礼。
李乘仙也没有将礼数做全,站起身来转身看了眼站在他身后稍远处的陆春秋,笑道:“三掌教不是说要李某行礼,这怎么又自己让过了礼数?”
陆春秋被反将了一军,大概是有些尴尬,露出一脸不好意思的表情,扔了手中瓜子笑着摆手道:“大剑仙这话说的,贫道就是开个玩笑而已,你怎么还当真了?”
要按道门的辈分,曾经是道门弟子的李乘仙给道祖座下关门弟子行礼,当然也不算有错,可毕竟如今的青莲剑仙已是堂堂四大剑宗之一的开山祖师了,他要是真朝着陆春秋行了大礼,这位三掌教以后怕是就得防着点,自己会不会什么时候被青莲剑宗那帮杀胚们乱剑砍死了。
双方刚见面就是一场言辞争锋,三掌教也没想到这位盛名比自己还大的李白衣竟然如此放得开,一不小心吃了个哑巴亏,自然让他难免有些尴尬。
李乘仙倒是无所谓般笑了笑,看着陆春秋道:“当年还是道门弟子的时候,没得着机会来祖师堂拜山,如今倒是托徒弟的福有了个瞻仰的机会,李某自然也要讲一讲礼数嘛。”
陆春秋闻言笑了笑,转头朝着山门内望了望,道:“该说不说,你那个徒弟还真就是个人物,就那么赤手空拳去见道藏,竟然也能引动那老家伙亲自给他安排一局问心。”
李乘仙闻言有些意外,想了想之后又笑着摇了摇头,“这么说来,我们这帮当师父的,倒是多此一举帮他准备猪头肉了?”
陆春秋闻弦歌而知雅意,一瞬间明白了这位大剑仙肯定是带了什么好东西来的,干脆一闪身凑到李乘仙身旁,饶有兴致搓着手笑道:“不多余不多余,道藏那老家伙虽然沉不住气了一些,但贫道是个会办事的,大剑仙有好东西别糟践,先让贫道开开眼如何?”
李乘仙笑了笑,“都说提着猪头肉找不见庙门,如今既然我那好徒弟都已经半只脚迈进了门槛里去,那这猪头肉省下来给李某自己吃,它难道不香吗?”
……
山外方一日,殿前已千年。
垂垂老矣的楚元宵此时依旧寂静不动站在那座无名殿门前。
他原本就只有四境而已,在大殿门前站了无数年岁月,其间也曾站着入定修行,吸纳天地灵气不断在体内经脉中循环往复,炼化入己身成为自身的修行家底。
昆仑墟是道门祖山,天地灵气浓郁远超普通的福地洞天,楚元宵虽不是以打坐入定的方式修行,但无数年岁月日积月累下来,成果也算是颇为可观了。
但是,这个修为增长的进度依旧不足以支撑他在殿前站到地老天荒,终有一日还是走到了油尽灯枯的那一天。
某一日殿外桃花落尽时,那个寂静站立了无数年光阴的泥塑身影微微颤动了一下,泥塑的外壳也因为这个颤动而出现了一道裂缝,自头顶处开始不断延伸向下,很快就如碎瓷一样遍布全身,最终在他又一次的颤动之中轰然碎裂,露出了他本来的面貌。
一股厚重沧桑的古意弥漫开来,氤氲荡漾在大殿前的那片小广场上。
因为寂静不动站立太久,苍老模样的楚元宵此刻没挪动一点身形,全身各处的关节便开始咔咔作响,像极了一扇多年不曾开启的古老木门,门柱处不断有艰涩刺耳的吱呀声遍传开来。
楚元宵缓缓抬起头,看了眼那座无数年间不曾有过任何变化的殿门,有些苍老浑浊的双眼微微动了动,最后还是什么话都没能说出口,只是缓缓抬起一条腿,有些艰难地一步跨过那道门槛,再将另一条腿也收入门槛后,如此一来,他就整个人都跨进了大殿之中。
这一刻,那座千年都不曾有任何声音传出来的大殿中终于有了动静,一个饶有兴致的声音自殿内深处传过来,“在这殿前站过的人有很多,比你站得久的也大有人在,但是从入定中醒来之后,敢如此放肆直接进殿的,你勉强能算是第一个。”
楚元宵虽在殿前了无生机站了数百上千年,但他并不是真的死了,所以此刻的楚元宵几乎已被不断生长的须发掩埋,长发遮掩之中,他缓缓抬起双眼看了眼那个声音传来的方向,开口说话时,声音显得干涩而沙哑,刺耳难听。
“毕竟是罚站了这么久,晚辈要是不进来看一眼,回去没办法跟父老乡亲们交代。”
那个声音似乎是觉得更有趣了一些,语气古怪道:“若非修行中人的话,千年光阴下来就莫说是坟头草,恐怕连坟包都不见了吧?”
那个声音说着话又突然笑了笑,“况且,据我所知你除了那几位师门之外也算是无亲无故了,你又能跟谁去交代?”
楚元宵闻言,眼神也稍微灵动了一些,说话似乎也比方才要稍微顺畅些许,“拜山昆仑前,晚辈刚巧在承云帝国提了亲。”
“哦?”那个声音像是又多了几分兴趣,“罚站了千年,还没忘了你曾跟人提亲的事,你倒也算是个情种。”
说完了这句,那个声音突然像是有些恍然一样,笑道:“如此一来,我倒是明白了你为何能在选了无情道之后,还能从那家伙的魔掌下逃出来,还能反过来算他一手,将他送进魔尊剑去当剑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