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3章 贝尔斯登的归宿(求催更)(第2页)
而且这里是欧亚大铁路的桥头堡,南部与函夏的自贸区港口正在扩建中,来自南韩与小日国的商船也络绎不绝。整个海参威城市的发展就像是海鸥一样,正在展翅高飞。
葡先生感慨着科技的发展,两个多小时前还在伯力市,那里的温度比这里还要低五度,此刻的海参威则是充斥着春天的感觉。中午的温度在阳光的照耀下,非常舒适。而大统领也是在劳斯莱斯的车队陪伴,去参观尼古拉的红色造船厂。
本来想要与尼古拉沟通,下一步圣彼得到莫斯科的高铁修建计划,不过因为里面局势的复杂程度,无奈的放弃这样的计划。准备等待这里运营一年半载,形成压力之后,再提出那个俄国高铁规划图。
下午在红色造船厂的葡先生,被这里自动化的弯板机以及模块化的建设速度给震惊到。而且这里正在躺着的利比亚8万吨航母,也让葡先生格外的眼红。更别提目前即将交付的4万吨两栖攻击舰,以及三艘万吨级别的防空驱逐舰。
这两年红色造船厂,无论是民用船舶的Lng运输船、集装箱运输船、豪华油轮以及各种海上钻井平台和特种船舶等,都可以按时交付订单。更别说,层出不穷的海军舰艇。
而奇怪的是,红色造船厂的订单大多数都是来自海外,包括军舰也是一样。而来自俄国方面的军舰,不是斯拉夫财团赠送的就是改装舰艇订单。这出现一个很奇怪的现象,凡是出口的军舰反而比俄国服役的还要高大上的假象。
在经过与尼古拉的沟通中发现,这样的情况本质上是在海军自身。就比如说,海军情愿从法兰西购买西北风级登陆舰,也不愿意采购更加便宜更加先进的伏尔加级攻击舰,这是何等的讽刺。如果不是红色造船厂口碑,已经畅销第三世界国家,估计将会在没有订单的日子里破产。
在听到红色造船厂目前在建的订单中,没有一个是来自俄国海军,而非常气愤。也不是红色造船厂说谎故意刁难人家,而是每一年,除了太平洋舰队象征性的从他们这里下单一些4000吨级别的舰船之外,就没有任何订单。
而其余的订单则是被俄国北方造船厂、北德文造船厂、波罗的海造船厂以及黑海造船厂瓜分。而对外贸易的75%以上订单则是被红色造船厂消纳。以前红色造船厂还对俄国海军的订单渴望,现在反而对那边的订单不屑一顾,因为海外的订单一直做不完,而且还有北极星安保公司的海军舰队进行消纳。
现在北极星安保公司背靠科特低瓦、安哥垃、刚果和加纳等国输血,力量已经超越绝大多数中型的国家武装实力。已经成为俄国的第五个舰队,实力还在黑海舰队、波罗的海舰队之上,仅次于太平洋舰队。
按照目前尼古拉的持续输血,预计在明年的一艘7万吨航母服役后,将会成为名副其实的俄国第二大海军力量。而他们一直在海外执行任务,远洋实力与作战素养都要高于其他海军力量,不过他们也只听命于尼古拉。
大统领也考虑过收编整个北极星安保力量,但每年500亿美元的军费开支,实在是伤不起,这已经远远超过俄国的国房预算。而在这些巨大的开支下,还可以进行每年50亿美元的盈余,由此可以想象,现在的北极星安保公司参与的产业是多么庞大的数字。
在结束这里的参观后,大统领顺路去了一趟太平洋舰队,至于说了什么尼古拉就不得而知。反正就是非常生气的离开,在回去的路上就紧急召开国房会议。会议结束后,俄国o8年的国房预算提高到600亿美元,相当于前世一一年的国房开支。
因为尼古拉的原因,现在的俄国经济完成了高速增长,军费开支也跟着增加很多。持续啃老本的武器已经到了急需更换的阶段,所以增加的这部分开支,主要用于采购最新的武器装备。大统领还特意交代,让情报总局的别尔格罗夫与国房副部长少一古参加武器装备的采购执行。
很明显就是冲着公平、公正和公开角度去pk武器装备性能和价格优势,而尼古拉旗下的远东船舶集团、米高阳飞机制造厂、雅克飞机制造厂以及图波列夫公司等都会在采购目标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