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5章 乌拉尔大型强子对撞机(求催更)(第2页)

 

没有想到从替代品转为正品使用,吸引全世界很多专家的到访。大家都很期待,俄国的这个大家伙能够给科学界带来惊喜。以过来人看待这个项目是绝对的支持。

 

尼古拉明白,前世因为这个大型装置在网上被喷的不在少数。什么导致平行宇宙、什么引发曼德拉效应、什么产生微型黑洞、什么触碰更高维度、什么引发自我消亡的不可预测危机。

 

这些不过都是扯淡,当初核弹头没有建造起来,抵制的声音也非常大。而且核弹也被人骂过多少次,核弹的危害有多大,影响力有多大,大家心里都清楚。

 

但换句话来说,如果因为害怕未知的危险就放弃科学,这才是不可取的。当初火药发明,炸死的人还少吗?难道阻止火药的发明了吗?同样的道理,科学需要积极的去探索,而不是一味的去抵制。

 

如果能够发现更多的科学技术,我们研究出来正确的打开方式,就可以造福人类。比如现在的核电站,运营这么多年,早就把当初给人们带来的伤害全部弥补回来。

 

所以总结一下,有人拿着菜刀啥人,不是菜刀的错,而是拿着菜刀的人有问题。不能因为菜刀啥人,就让大家不再使用它,这是不对的。成年人都有自己的判断和思考,不能因为别人断章取义就武断的下定论。

 

4月末乌拉尔山这边也开始进入春季,劳斯莱斯车队开始穿梭在山间,感受着美丽的风景。因为乌拉尔山区人迹罕至,这里的景色以及参天大树非常多,这里的动物和鸟儿也出来觅食,仿佛沉浸在大自然中。

 

山路弯弯曲曲,一路上经过十几道检查站。而最近来这里的人非常多,马路上留下的轮胎印记非常明显。这里的道路并不是很宽阔,最多只能并排行驶4辆汽车,不过都阻挡不了大家的热情。

经过一个多小时的行驶,车队停靠在山顶上,这里拥有一个直升机平台。下车后的尼古拉,在工作人员的安排下,乘坐直升机开始朝着目的地飞行。

 

从高空俯瞰,对撞机园区宛如一座科幻电影中的未来之城,而Lhc则是其核心的心脏。这个环形加速器横跨乌拉尔山洞与山脚下的平原。虽然拥有35公里长,但设备都是深埋于地下100米深处,以避开地表干扰,确保实验精度,外表看不出多大的轮廓。

 

不过这样的规模也算是世界级项目,即便是开车环绕一圈也需近一小时。巨大的混凝土隧道内,藏着无数精密的探测器和复杂的冷却系统,它们共同构成了这个地球上最昂贵的科学实验装置。

 

Lhc的地面设施同样令人震撼。巨大的探测器——如AtLAs、cms、ALice和Lhcb,各自守护着不同的实验区域,它们有点类似科幻时代的堡垒,等待着工作粒子碰撞产生的实验数据。这些探测器的构造复杂,重达数千吨,内部布满了精密的电子元件和闪烁计数器,能够捕捉到粒子碰撞后产生的最微弱信号。

 

而这些装置大部分都是来自同一个厂家,这样可以降低很多生产成本。而某些部件,则是在俄国设立工厂,并把部分技术留下来。因为俄国这边的乌拉尔对撞机项目比老欧洲的还要大,需求量也大,人工成本与原材料还要更低。而且因为乌拉尔山区这里,气候比欧洲那边更加寒冷,在降温方面也会更加省钱。

 

08年4月中旬清晨,随着控制室内紧张而有序的氛围逐渐升温,Lhc的首次运行进入倒计时。科学家们身着整洁的白袍,脸上洋溢着既期待又紧张的神情。控制室内,巨大的显示屏闪烁着各种图表和数据流,这里是整个实验的神经中枢。工程师们紧张地检查着每一台设备的状态,确保万无一失。

 

在Lhc的隧道内,数以千计的超导磁铁被冷却至接近绝对零度,以减少电阻,提高粒子加速效率。这些磁铁排列得如同精密的艺术品,它们的协同工作,将使质子束以接近光速的速度在环形轨道上飞驰,最终在四个探测器处碰撞,释放出巨大的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