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赌王于瑞君

第2章 王八

从此,陈三成了警察局长的摇钱树。

 “六合义”赌档在曹县遍地开花。

 陈三爷任大掌柜,眼见无数人抱着发财梦而来,又输得光洁溜溜而去,妻离子散,家破人亡。

 他觉得自己在造孽。

 凡赌徒,均具备三个特征:

 其一,好吃懒做,梦想一夜暴富。

 其二,自认为很聪明,看谁都是傻屌。

 其三,脑袋缺根筋,不计后果。

 一个字:贪。

 陈三爷八岁时就明白一个道理,如果开赌档的人让你赢了钱,那赌档老板岂不是要喝西北风了?

 可陈三爷自己也满手血污,每一个悲剧,他都是背后主谋。

 他想撤出,但这不可能,上了贼船,别想下来。

 局长捧着他,是因为他有用,想弃恶从善,死路一条。

 人生的路,就是这样,一步错,步步错。

 有的人接连倒霉几十年,一辈子没出头之日,就是因为当初做了一个错误的选择。

 陈三爷开始反思自己当初离开“大流杂技团”,究竟是对还是错。

 他离开杂技团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不愿被别人看不起,不愿被别人当猴耍。

 那个年代,玩杂技的人身份低贱。

 乡下有“饿死不入生意行,穷死不堕烟柳巷”的说法。

 “生意行”就是指杂技行业,饿死穷死,也不玩杂技,也不做妓女。

 每次他登台表演,场下的人哄堂大笑,他不知道这笑声是褒奖,还是嘲讽。

 有一次,在国外演出,一个喝醉酒的洋人,竟然在身后点燃了他的辫子。

 他一怒之下,口吐火焰,烧焦了洋大人飞扬跋扈的胸毛。

 师父冲上来一口气扇了他十几个嘴巴子,他不怪师父,只怪自己命苦。

 辛亥革命后,他剪了辫子,三七分头,油光锃亮,谦谦君子。

 师父死后,他不辞而别,离开了杂技团。

 如今,在曹县骑虎难下。

 跑吧,十五家赌档都是他一手建立,他溜了,恶根不除,赌档的人继续作恶。

 不跑吧,良心饱受谴责。

 有一种人,注定做不了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