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那种录像带(第2页)

  有正规片子,也会有东京很热。几十年后再提起音像租赁店,许多男人都会会心一笑。这里,承载了最初的悸动。

  现在还是麻生、白石、饭岛老师霸屏的时代,武藤仓井的都得往后稍稍。

  当然,这种店也都是扫黄打非的重点关照对象,只不过大部分时候重点在非上。

  “老板,有新片子没?”李晋乔进门就招呼上,

  “武打的还是枪战的,港岛还是老美的?这两天来了不少。”租赁店老板回道,

  “你想看啥?”李晋乔问李乐,

  “我先翻翻。”

  站在满墙的录影带前寻摸半天,李乐扒拉出两盘带子递给李晋乔,“看这俩盘。”

  “教父?你能看明白?”

  “多看两遍呗。”这种枯燥、冗长、结构复杂的缓慢叙事,对于阅历单薄的少年来讲,并不是那么友好。情节紧张刺激,打斗激烈的无脑娱乐片,才是李乐这个年纪喜欢的。

  李晋乔又找了一部《亡命天涯》,一起塞给老板。“押金多少?”

  “三盘算两部,押金30,一天租金2块。”

  “你这押金咋涨了。”

  “没办法,最近开始放假,租带子人多,手欠的也不少,您看这一箱。”老板伸手指着桌后的一个纸箱,里面扔着一堆录影带,“消磁的、断带的、还有摔烂的。”

  “呦,这么多?”

  “可不是。”老板叹着气。

  爷俩一回到家,李晋乔支使李乐开电视摆弄录像机,自己则进了厨房,抽刀切西瓜。

  “爸,先看哪个?”.m

  “亡命天涯那个,前两天在单位就看了个开头。”

  “哦。”李乐蹲在电视柜前,插线,插电调信源。

  家里这台,卡拉ok录像机,日立的777,曾敏卖画钱买的。

  春天的故事唱起来后,文化市场也开始抬头。

  搞绘画,也和老郭说的一样,有主流和非主流。

  主流就是画院、美院、美协里的,有一份工资养家糊口,多做命题作文,主打歌颂路线,辅以人文关怀,教育意义明显,目的是催人尿下。

  非主流就是职业画家,纯靠卖画维持生计。下限低,上限也高。

  可以在宋庄、圆明园那里,如野狗一般,靠泡面炒饼坚强地活着,也可能一夜暴富,数钱数到手抽筋。

  曾敏么,属于两边不靠。

  那个捧红了江南小镇的画家一次在酒桌上,喝多了拉着李晋乔,说曾敏是仙女派,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

  因为画的风格,还都是小尺幅,基本属于自娱自乐,偶尔有谁搬新家、结婚,就当礼物送。不过去年被一个当艺术品经纪的同学窜捣,参加了在羊城的一个双年展之后,逐渐有人找上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