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2章 我也要一份!(第2页)

 “这怎么可能?就算是盛产布匹的江南地区,那里的布匹也没有这般便宜啊!”

 “不止布匹,你们再看看下面的内容。”

 有人提醒道:“下面还有更炸裂的。”

 大家便又接着往下看。

 “东南居然还在各县府郊外设立养殖场,规模养殖鸡鸭猪等牲畜,让肉蛋类农产品价格短时间内下降......”

 还有种种的富民措施,都是葛时在文章中“欲求富民之策”时亲眼所见的。

 这些读书人们虽然很多都不食人间烟火,但他们大部分都有一些基本的眼界和见识在。

 在见到文章所描绘的东南种种政策后,脑海里适时就描绘出了一幅百姓富足、和谐美满的画面。

 “这文章写的,是真是假啊?”

 “应当是真的,若是假的,葛工资怎么敢写出来欺骗世人?”

 “对啊,东南何其大,他们不可能做戏欺骗世人的,这样代价太大了。”

 大家议论纷纷,很快就得出了文章所写的东西是真的。

 虽然这与他们在书上看到过的“大同”有些不一样,可最终的结果都是一样的。

 那就是国家兵强马壮,百姓人人能吃饱肚子,人人能穿新衣。

 “民既富矣,礼义自兴。百姓富足,君何为而独贫乎?国既有财,兵甲自锐。万邦来朝,国何为而忧边乎?”

 “......”

 长长的一篇文章,以东南所行之政向世人说出了能使民富的种种之策。

 看完之后,在场的众人久久不能回过神来,几乎都沉浸在里面的各种政策与描写的胜景中。

 有人喃喃道:“待吾考中秀才,必定要第一时间前往东南游学!”

 考中秀才后有了功名,就能到处去游学。

 到时候他们一定要约上同窗,一同到东南去看看当地的盛况!

 也有人说:“如此胜景,居然只是我大周一地,若是咱们整个大周都能推行这些政令,岂不是整个大周都能变得像东南那般?”

 “也不一定吧?自古以来江南富庶,其他地方也不能直接照搬江南的东西啊。”

 “那是因为江南本身便有底蕴在,可东南不一样,它本身在我们大周就并不算富足,如今短短时间,淮南王就把它完全发展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