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2章 新城


 建造一座新城,从来都不是说说而已。

 更何况,还是一座以商业城市为目的的新城。

 好在书院可以解决这个烦恼。

 早在方静之来到苏州之前,建筑系的先生学生们就早早的过来开始了自己的勘探工作。

 有着朱标开具的证明,所有的准备工作自然是畅通无阻。

 不仅如此,所有参与勘察的学子都收到了百姓的热烈欢迎。

 百姓们不懂什么大道理,新城建好与否会带来多少好处,他们想不到那么远。

 但是他们知晓谁才是真正的对他们好的人。

 老朱家到底是天高皇帝远,他们除了对马皇后这个红薯娘娘,对老朱家其实没有太多的感情。

 但是对书院有。

 他们亲眼看到书院的小先生顶着烈日在田里指导他们种植红薯。

 看到小先生在劳累之余,依旧不忘带着庄子里的孩童读书认字。

 所以对于书院,他们是发自内心的尊敬。

 对方静之这个书院的院长,更是无比的推崇。

 所以当方静之说要建新城,要征收土地的时候,老百姓们毫不犹豫的将自己赖以为生的土地拿了出来。

 他们相信他。

 相信他的保证,新城建好以后,大家都能过上好日子。

 对于新城,方静之也有自己的想法。

 如今的大明,依旧是个一条腿走路的瘸子。

 大明的一切,都建立在农业的基础上。

 而方静之想的是将大明带到工业的道路上来。

 南京城并不适合担此重任。

 它是大明的都城,皇帝所在之地,需要承担的是政治任务。

 而且书院也在这里,未来这里也将会是科技中心。

 苏州与南京相比,可供施展的地方更多。

 便利的交通,充足的人力,浓郁的商业氛围,更有老朱如今的清洗。

 为了所谓的商税,老朱也算是下了本钱了。

 于是乎。

 洪武十五年的秋天,一位少年在苏州的河边画了一个圈。

 短短的数月之间。

 围绕着这个圈,一座座高大的新式建筑拔地而起。

 那些造型新颖的建筑,似乎也预示着大明,即将迎来一个崭新的时代。